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98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芝麻《通鉴》

吴人韦政,腹枵然,好谈诗书,语常不继。或嘲之曰:“此非出芝麻《通鉴》上乎?”盖吴人好以芝麻点茶,市中卖者,以零残《通鉴》裹包。一人频买芝麻,积至数页,而以零残语掉舌。人问始末,辄穷曰:“我家芝麻《通鉴》上止此耳。”


[注]①《通鉴》:指《资治通鉴》。②枵(xiāo)然:原指空虚的样子,这里指没多少知识。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中卖者(       )  (2)我家芝麻《通鉴》上此耳(       )
【小题2】文中画线句“而以零残语掉舌”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就用零残的书页去调换整本书。
B.就用零残的语句到处卖弄学问。
C.就用零碎的学问和别人进行辩论。
D.就用残缺的书包裹掉下来的舌头。
【小题3】“吴人韦政”可笑的行为表现是“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
2020·上海虹口·一模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栖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曹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曹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侧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弗敢(        )
(2)公将(        )
(3)彼竭我(        )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小题3】下列对文章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自然段对曹刿语言、行动的描写,表现了曹刿精于谋略,在军事上具有卓越的指挥才能。
B.选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详写战前、战后论战,略写战争过程,这样安排强调战争过程很短。
C.长勺之战中,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
D.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做“记言”。选文采用的就是这种叙述历史事件的方式。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秦以关中之地,日夜东猎六国,百有余年,悉禽灭之。虽云得地利、善为兵,故百战百胜,以予考之,实六国自有以致之也。韩、燕弱小,置不足论。彼四国者,魏以惠王而衰,齐以闵王而衰,楚以怀王而衰,赵以孝成王而衰,皆本于好兵贪地之故。

魏承文侯、武侯之后,表里山河①,大于三晋②,诸侯莫能与之争。而惠王数伐韩、赵,志吞邯郸,挫败于齐,军覆将死,卒之为秦国所困,国日以蹙(cù),失河西七百里,去安邑而都大梁,数世不振,讫于殇③(shāng)国。

闵王承威、宣之后,山④东之建国莫强焉,而狃⑤(niǔ)于伐宋之利,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而为天子,遂为燕所屠。虽赖田单之力,得复亡城,子孙沮气,孑孑(jié)自保,终堕秦计,束手为虏。

怀王贪商於六百里,受诈张仪失其名都⑥丧其甲士不能偿身受囚辱以死

赵以上党之地,代韩受兵⑦,利令智昏,轻用⑧民死,同日坑于长平者过四十万,几于社稷为墟,幸不即亡,终以不免。

此四国之君,苟为保境睦邻,畏天自守,秦虽强大,岂能加我哉!

(选自北宋洪迈《容斋随笔》,有改动)

【注释】①表里山河: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②三晋:春秋末,晋国为韩赵魏三家卿大夫所分,各自立国,史称三晋。③殇:为国战死者。④山:崤山。⑤狃:贪。⑥名都:指汉中郡。⑦代韩受兵:公元前260年(秦昭王四十七年),秦将白起攻韩,又与赵争夺韩的上党郡。⑧轻用:指赵王中秦反间计,令赵括代廉颇为主将。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禽灭之                 悉:全,都B.去安邑而大梁        都:以……为都
C.终秦计                 堕:落入D.为保境睦邻            苟:苟且
【小题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受诈张仪失其名都丧其甲士不能偿身受囚辱以死。
A.受诈张仪/失其名都/丧其甲士/不能偿/身受囚辱以死。
B.受诈张仪/失其名都/丧其甲士/不能偿身/受囚辱以死。
C.受诈/张仪失其名都/丧其甲士/不能偿/身受囚辱以死。
D.受诈/张仪失其名都/丧其甲士/不能偿身/受囚辱以死。
【小题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作者的考证,魏齐楚赵四国都有招致自己灭亡的内在原因,即好兵贪地。
B.魏惠王屡次攻打韩国、赵国,志在吞并邯郸,而且挫败了齐国。
C.齐闵王向西侵犯三晋,想吞并二周而自立天子,于是被燕国所屠杀。
D.赵国因为上党的一片土地,代替韩国接受秦国的攻击,几乎使国家成为一片废墟。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成现代汉语。
卒之为秦国所困,国日以蹙。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