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98
阅读甲、乙语段,回答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舜于畎亩之中
(2)困于心,于虑
(3)王封我矣
(4)孙叔敖之
【小题2】翻译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小题3】请用/在下面的句子上断句(断两处)
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小题4】写乙文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甲文进行解释。
19-20八年级上·辽宁盘锦·阶段练习
知识点:文言实词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议论说理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有删改)


【注释】①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②卫指挥佥事:官名。③卫所:明代在京师和各地设卫所.④剽悍:矫捷勇猛.⑥薮泽:湖泽。⑥审步代便利:从行进便利的角度考虑。⑦大猷:俞大猷,明朝名将,⑧飙发电举:办事如暴风闪电般迅猛,②并著声:都有突出的声誉。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经史大义_________________
(2)乃因地形阵法_________________
(3)兵械精求而置之_________________
(4)名更大献上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操行不如,而果毅过/此诚危急存亡秋也 (《出师表》)
B.又南方多薮泽/农食所安,弗敢专也,必分人 (《曹判论战》)
C.谈兵者遵用/且置土石 (《愚公移山》)
D.因地形制阵法/百废俱兴,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1)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2)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小题4】通读全文,总结概括戚继光的特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