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76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

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

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独府兵法,众以为不可而止。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有删改)


【注】①戚同文:北宋初年著名教育家。②府学:古代官学的一种,由府一级设立。
【小题1】下列句中的“以”与“以赡族人”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B.不以疾也C.醒能述以文者D.属予作文以记之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范仲淹读书勤奋,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他却从不叫苦。
B.范仲淹崇尚简朴,要求几个儿子不能穿华贵的衣服出门,出门前要换衣服。
C.范仲淹深得皇帝信赖,皇帝对他陈述的十条建议,全部认同。
D.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邠州、庆州的百姓和众多羌族部落,在他活着时就为他建立祠堂。
【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                           ②仲淹《百官图》
里巷之人                 其卒也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①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19-20九年级上·江苏无锡·期中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释】①景公:齐国国君。②陛:皇宫的台阶。

【小题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得 无 楚 之 水 土 使 民 善 盗 耶
②公 被 狐 白 之 裘
【小题2】解释加点的字。
①晏子避对曰(      )       ②叶相似(      )
③雨雪三日而不(      )   ④立有(      )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小题4】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一人,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乙】

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帝悟,卒可其奏,后果以称职闻。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帝大,终宴。普临机制变,能回帝意类此。

(选自毕沅《续资治通鉴》)

【注释】①普:即赵普,字则平,北宋初年宰相。②除:封授。③帝:指宋太祖赵匡胤。④可:同意。⑤骤:突然。⑥供帐:供宴会用的帷帐、用具等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当涉猎________________
即更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
其奏投诸地________________
帝大________________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蒙辞以军中多务。
帝素嫌其人,不与。
(3)根据乙文内容,说说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文言文阅读

(1)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幼传家业,六岁能属诗,十三而孤,邈过庭之训,长遂博览 群书,不事章句之学,而爱奇尚异,深沉有远识。建平王刘景素闻风而悦,待以布衣之礼。 然少年尝倜傥不俗,或为世士所嫉,遂诬淹以受金者,将及抵罪,乃上书见意而免焉。而宋 末多阻,宗室有忧生之难,王初欲羽檄征天下兵,以求一旦之幸;淹尝从容晓谏,言人事之 成败,每曰:“殿下不求宗庙之安,如信左右之计,则复见麋鹿霜栖露宿于姑苏之台矣。”王遂不悟,乃凭怒而黜之,为建吴兴令,爰有碧水丹山,珍木灵草,皆淹平生所至爱,不觉行 路之远矣。山中无事,专与道书为偶,乃悠然独往,或日夕忘归,放浪之际,颇著文章自娱。

(2)俄皇帝始有大功于四海,闻而访召之,为尚书驾部郎、骠骑竟陵公参军事。当沈攸之 起兵西楚也,人怀危惧,高帝尝顾而问之,曰:“天下纷纷若是,君谓如何?”淹对曰:“昔 项强而刘弱,袁众而曹寡,羽号令诸侯,竟受一剑之辱,绍跨蹑四州,终为奔北之虏,此所 谓在德不在鼎,公何疑焉?”帝曰:“闻此言者多矣,其试为我言之。”淹曰:“公雄武有奇略,一胜也。宽容而仁恕,二胜也。贤能毕力,三胜也。民望所归,四胜也。奉天子而伐逆叛,五胜也。攸之志锐而器小,一败也。有威而无恩,二败也。士卒解体,三败也。缙绅不怀,四败也。悬兵数千里,而无同恶相济,五败也。故豺狼十万,而终为我获焉。”帝笑曰:“君 谈过矣。”受禅之后,又为骠骑豫章王记室参军、镇东或令,参掌诏册,并典国史,既非雅 好,辞不获命。寻迁正员散骑侍郎、中书侍郎。

(3)淹尝云:“人生当适性为乐,安能精意苦力,求身后之名哉?”故自少及长未尝著书 惟集十卷谓如此足矣

【小题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节选自江淹《自序传》))


故 自 少 及 长 未 尝 著 书 惟 集 十 卷 谓 如 此 足 矣。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或为世士所嫉,遂诬淹以受金者,将及抵罪,乃上书见意而免焉。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待布衣之礼       求一旦之幸
B.诬淹以受金者       不悟
C.其试我言之       而终为我获焉
D.不事章句       竟受一剑
【小题4】根据第(2)段内容,简析江淹对战争取胜的看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