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9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小题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无与为乐者
武卫营
吾在
【小题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小题3】从甲乙两文中,你能感受到苏轼怎样的情感或者是怎样的精神品质?请分别加以概述。
19-20八年级上·江苏镇江·期中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山水游记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曾巩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常平:官仓名。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甫,名闻四方       成年
B.欧阳修见其文,   奇特
C.富人自实粟        规劝
D.江西岁大疫        适逢,正赶上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生警敏/笑遣之
B.视常平价稍增予民/中有足乐者
C.治以疾奸急盗为本/以钱覆
D.军民不能自养/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
【小题3】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
②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小题4】曾巩以“仁”为怀,有君子之风,请根据文段概括出能表现他“仁”的事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献遗其亲戚。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士以此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

秦昭王闻其贤,乃先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将入秦,宾客莫欲其行,谏,不听。苏代谓曰:“今旦代从外来, 见木禺人与土禺人相与语。木禺人曰:‘天雨,子将败矣。’土禺人曰我生于土败则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未知所止息也。’今秦,虎狼之国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还,君得无为土禺人所笑乎?”孟尝君乃止。

(节选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注释]①文:即盂尝君。孟尝君姓田名文。②木禺(yú)人:即木偶人,用木头做的人像。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木禺人”与土禺人相与             相与:共同、一起
B.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之。          遇:对待
C.有一人火光                                 蔽:遮住
D.乃先使泾阳君为质于齐                    使:使者
【小题2】下列加点的“之”与例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
A.攻亲戚之所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B.往送之门                         《富贵不能淫》
C.跳往助之                           《愚公移山》
D.称善者久之                      《周亚夫军细柳》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土禺人曰我生于土败则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
A.土禺人曰我/生于土/败则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
B.土禺人曰/我生于土/败则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
C.土禺人曰/我生于土/败则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
D.土禺人曰/我生于土败/则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
【小题4】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盂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归附了孟尝君。
B.盂尝君经常让侍史在屏风后记录自己与宾客的谈话内容,记载宾客亲戚的住处。
C.孟尝君热情待客,但有次晚餐吃得不同,有个客人认为没受到平等对待而自杀了。
D.宾客苏代用木偶人与土偶人的故事规劝孟尝君,盂尝君才放弃了去秦国的打算,
【小题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秦,虎狼之国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还,君得无为土禺人所笑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贫且贱。及长,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之。

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魈其如予何!”

《史记孔子世家》


①史:管理仓库的小吏。②料量平:出纳钱粮算量得准确清楚。③司职吏:管理牧场的官吏。④桓魅:(音tuí),东周春秋时期宋国人。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官—司马,掌控宋国兵权。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
B.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
C.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
D.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
【小题2】选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A.《论语》与《大学》《中庸》《春秋》统称四书。
B.孔子命运多舛,不得诸侯重用,官运卑贱,所以司马迁评价其“贫且贱”。
C.孔子周游列国,做过管仓管的官吏,做过管牧场的官吏,还做过别人的家臣。
D.所谓仁者,是具有博大情怀的善者,他们有着崇高的美德,悲天悯人,泛爱大众,行为处事无不着眼于大多数人的利益。面对威胁,孔子认为仁者无畏。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
(2)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