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30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立春后为什么还会下“冻雨”

①2014年,立春过后,长江中下游一些地区,受冷空气入侵与暖湿气流的共同作用,在大范围雨雪天气中,还发生了“冻雨”,给交通安全、越冬作物生长均造成一些不利影响。不少公众质疑,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立春后怎么还出现这类冻害?

②立春在天文意义上是入春,但在气候意义上,一般2月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滑动候平均值不会稳定通过10℃,故仍处于冬季,发生此类灾害性天气现象,不足为怪。人们所称的“冻雨”,气象学名叫“雨凇”。

③这一不速之客,是来自天空低于0℃但未冻结的过冷却水滴。通常大气温度从地面向上随着高度的递增而递降,但产生雨凇的大气层结,是自下而上呈“冷——暖——更冷”的分布,即“过冷却雨层——暖层——冰晶层”,通常存在0℃或以上的逆温层是雨凇层结的重要特征。近日出现的雨凇,是来自气温在零下十几度5500米上空冰晶云层中的雪花,在下降中遇到3000米左右高于0℃的气层,使其“冰容”销魂沦为“雨滴”。又当其以重力加速度下降到1500米以下时,再度进入了低于0℃的近地层,此刻一部分可能还魂冻结成“冰粒”,大多数因来不及冻结,成为低于0℃过冷却雨滴,在低于0℃的地物上“安家落户”,冻结成为雨凇。

④雨凇的形成,还与冷空气南下所带来的降温、大风、降水等天气条件相关。

⑤像江汉平原,是从汉江河谷南下冷空气首当其冲的地方,发生雨凇的几率就大。如武汉市年平均雨凇为2.8天,最多年达19天。其冻结在电线上的厚度较大,直径一般可达25~40毫米(荆州2014年2月6日为26.8毫米),严重雨凇会造成交通、输电通讯线路中断,自来水管冻裂,越冬作物茎叶严重机械损伤……

⑥有人认为气候变暖雨凇会减少,其实不然。湖北省气象局乔盛西研究员等分析,雨凇形成的典型气象条件并非是严寒,而是微寒有雨。武汉与荆州市的雨凇,通常在0℃到零下3℃的微寒天气条件下出现,其频率占84%,而其中在0℃到零下1℃之间出现的频率的占42%,在零下3℃以下的出现频率只11%,即使气温高于0℃,在0.1℃到1.0℃之间出现的频率还占5%。可以说气候变暖不至于减少雨凇的危害,因此要防患于未然。

【小题1】通读文章,说一说“冻雨”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小题2】请简要分析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小题3】说一说第③段加点的“不速之客”一词的表达效果。
【小题4】阅读下面短讯,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纬度很低的香港为什么会出现“冻雨”现象?

昨天,广州人见到了这辈子头场雪,可见霸王级寒潮的威力。而在紧邻的特区香港,虽说没有飘来雪花,但是部分高地普遍达到了零度以下,出现了罕见的冻雨和结冰现象,部分地区还有雨夹杂小冰粒的现象。

(摘自“环球网”)

18-19八年级下·江苏淮安·期中
知识点:事理说明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二)阅读《编钟里的科技与奥秘》,回答14—17题。
①在古代,世界各地都有钟,但它们都没有成为乐器,这是因为这些钟的截面是正圆形的,声音持续时间太长。唯独中国的编钟,它的截面像两片瓦合在一起,因为钟体扁圆,边角有棱,声音的衰减较快,所以能编列成组,作为旋律乐器使用。
②在湖北省随州市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共有65件,是迄今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套编钟。曾侯乙墓编钟铸造于两千五百年前的战国时代,它气势恢弘,总重量达到两千五百多公斤,加上横梁、立柱等构件,用铜量达五吨之多,这在世界乐器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更神奇的是,每一个编钟都能发出两个乐音,这两个音恰好是三度关系。
③曾侯乙墓编钟的音域宽达五个半八度,而且十二个半音齐备,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具有十二个半音的乐器。
④编钟的发声原理大体是,编钟的钟体小,音调就高,音量也小;钟体大,音调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铸造时的尺寸和形状,对编钟有重要的影响。
⑤即使在今天,铸钟仍不是一件易事。有的编钟形体很大,高度超过一米五,制造时需要用136块陶制的模子组合成一个铸模,灌注摄氏近1000度的铜水才能得到。从出土的编钟来看,它们不仅音调准确,而且纹饰极为精细,这说明商周时期青铜模具的制造技术运用得极为熟练。
⑥编钟在铸造时,除了考虑钟的美观,还要注意它的声学特点。编钟表面被称为“枚”的突出部分,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它还能加快声音的衰减。
⑦青铜是一种合金,主要成分是铜,又加进了少量的锡和铅,各种金属成分的微妙的比例变化,对钟的声学性能、机械性能有重大的影响。青铜中锡含量的增加,能提高青铜的硬度。但含量过多,青铜就会变脆,不耐敲击。铜中加铅,可降低熔点,增加青铜熔铸时的流动性,还可以减弱因加锡导致的脆性,使所铸的钟耐击经用。但是含铅量过高,钟的音色又会干涩无韵。而曾侯乙编钟里,铜、锡、铅的含量达到了最合理的比例,可见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对合金成分与乐钟性能的关系有了精确的认识,正因为如此,铸出的钟才音色优美,经久耐用。
【小题1】.请概括出曾侯乙墓编钟的四个特点。
【小题2】.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从出土的编钟来看,它们不仅音调准确,而且纹饰极为精细,这说明商周时期青铜模具的制造技术运用得极为熟练。
【小题4】.综合全文看,影响编钟发声和音色的两个关键因素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美韩部署“萨德”是醉翁之意

①2016年7月,美国和韩国宣布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引起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强烈反对。中国和俄罗斯等国为什么反对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个反导系统。

②“萨德”系统是美国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全称是“末段高层区域防御系统THAAD”,是一种可车载机动部署的反导系统。该系统的技术起点高,是唯一能在大气层内和大气层外拦截弹道导弹的地基系统。

③导弹射程远,防护区域大。“萨德”系统射程达到300千米,可以防御半径200千米的区域。而“爱国者”2的反导射程只有15千米,“爱国者”3也仅为30千米。因此“爱国者”被称为点防御系统,而“萨德”为面防御系统,主要用于保护较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和目标,用来保护美国、盟国军队、人口中心及关键设施免遭中、短程弹道导弹打击。

          。“萨德”的拦截高度达到40~150千米,即大气层的高层和外大气层的低层,这一高度段实际是射程3500千米以内弹道导弹的飞行中段,是3500千米以上洲际弹道导弹的飞行末段。因此,它与“地基中段拦截”系统配合可以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的末段,形成双层拦截。

⑤采用动能杀伤技术,破坏威力大。“萨德”采用的技术中最引人注目的“动能杀伤技术”。这是从“星球大战”计划就开始发展的一种新型技术,其破坏机理是“碰撞-杀伤”。这种方式看似简单,却对末制导和空间机动的矢量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难度不亚于“子弹打子弹”。

⑥“萨德”系统具有多次拦截能力,摧毁概率高。由于“萨德”可以在较大高度实施拦截,这为系统提供了充足的反应时间和作战空间实施多次拦截。因此“萨德”系统在方案中设计了“射击-评估-再射击”的作战方式,具有二次拦截和二次毁伤评定的能力。

⑦具有较高机动能力,系统生存性强。“萨德”系统具有很高的机动性,不但可以快速运到所需的战区,而且可以通过公路机动变换阵地,躲避空中打击,提高系统生存性。发射车从装弹到完成发射准备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待命中的拦截弹在接到发射命令后几秒钟内便能发射。

⑧数据兼容性强,系统应用广泛。“萨德”系统的BM/C3I系统由一个战术作战站和一个发射车控制站组成,把拦截弹、发射车和雷达联接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它一方面负责全面的任务规划,协调和执行拦截来袭弹道导弹的作战;另一方面它有与其他防空系统兼容的接口,以实施联合作战;还提供与天基探测器的接口,以利用其数据,扩大防御区域。

⑨目标识别能力强,可有效识别假目标。“萨德”雷达系统由雷达天线、电子设备车、冷却设备车、电源车和操作控制车五部分组成,具有公路机动和空运机动能力。它是一种x波段相控阵固态多功能雷达,此种雷达使用窄波束,对弹头具有跟踪和识别能力,因此能够给拦截器提供弹头预计位置的精确评估,并能识别假弹头。X波段雷达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功能最强的陆基移动雷达,探测距离达到500千米,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⑩“萨德”探测范围半径可达2000公里,可覆盖中国华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其监控范围和拦截对象远超韩国自称的防卫需要,大大超出防御朝鲜导弹所需的范围,把中国和俄罗斯置于美国监视之下。把韩国纳入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不仅直接损害中国、俄罗斯等国的战略安全利益,也破坏地区和全球的战略稳定。

【小题1】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一致的一项是(       
A.末段高层区域防御系统THAAD系统,是能在大气层内和大气层外拦截弹道导弹的地基系统之一。
B.“萨德”系统拦截高度达到40~150千米,可以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的末段,并形成双层拦截。
C.“萨德”系统由一个战术作战站和发射车控制站组成,把拦截弹、发射车和雷达联接成完整整体。
D.“萨德”雷达系统是一种x波段相控阵固态多功能窄波束雷达,对弹头具有跟踪和识别能力。
【小题2】下列理解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简要概述美韩部署萨德系统的反响,意在引出说明对象,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B.文章按照逻辑顺序,依次说明什么是萨德系统、萨德系统的性能和美韩部署萨德的目的危害,层次清楚。
C.“拦截范围广,可防御洲际弹道导弹”可以作为总起句,放在第④自然段的开头。
D.第③段运用作比较和列数据的方法,说明萨德系统主要用于保护较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和目标。
【小题3】结合文本内容回答:(1)美韩在韩国部署萨德的真正目的是什么?(2)中国应采取那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反制?
根据听力材料完成问题。
【听力材料】

贵州贵阳:万物皆互联,生活更智能

①除了刚才我们看到的科技创新的发展之外,贵州同样在数字经济上奋力抢抓机遇。如今每年在贵州都会召开数博会,而且还在曾经闭塞的大山当中发展起了大数据的产业,把大数据运用到了很多的生产生活场景当中。现在我们的总台记者杨洋就在贵州贵阳体验着数字生活,我们马上连线杨洋:“杨洋,这个万物互联的智能生活是什么样的?带我们先睹为快吧!”

②好的,没问题。欢迎大家跟随我来到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众所周知,数据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但是来到贵州以后啊,我发现它融入到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现在,我们就来体验一下。

③您看啊,回家了我用指纹开了锁,这个时候呢,黑暗的房间里面灯也打开了,然后窗帘也会拉开,整个空调也随之而开了,就好像有人在家里等着我一样。那如果说我又想在家里面洗漱,又想在这个时候看一些新闻,同时又想了解一下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怎么做到呢?其实一面镜子就可以了。您看,这面镜子上现在正显示我们央视新闻的界面,我可以随意选一个节目来观看,同时点开镜子上面的这个按钮,我就可以看到现在实时的温度,而且还可以看到根据数据分析给我的穿衣建议。当我开始刷牙的时候,我只要打开牙刷,您看,镜子上就出现了每一颗牙齿。针对我到底要刷多久,它会给我一个最健康的建议。可以说这样的数据生活,顺利开启我一天的生活。那像这样的智能家居系统,现在在贵州已经有超过10万的家庭在使用了。

④除此之外,出门的时候数字生活也是无处不在的。来到贵州以后,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里的大多数人出门都不带身份证也不带驾照,为什么呢?他们的电子证照都在移动的政务平台的一个软件上,比如说现在我们的工作人员给大家展示的这个屏幕上,就是大家使用的政务服务平台的软件。点开之后,您看,这里展示的其实就是我们谢青青这位工作人员的账号信息,这里有青青的身份证、医保卡、社保卡,她的驾驶证,还有电子结婚证。我们不要小瞧这样的电子证照,每一个证照背后其实都是数据的互联和互通。我们举个例子,来,青青,我问一下:“我看到你的社保卡了,能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一张小小的社保卡电子证照背后是多少数据的联通吗?”“它需要打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公安厅,包括银行的数据,这个平台现在已经实现了数字政务、民生、商务三者的融合,能够让咱们的老百姓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⑤说得特别好啊,真的是数据连通了,一通则百通。现在,在贵州这个政务服务平台上已经有1589项政务服务可以通过手机来进行操作了,是不是很方便呢?还有更方便的,如果说在贵州,我生小病了,看医生不想出门,想远程让医生看一下可不可以呢?这里其实打造了很多远程问诊的平台,很多医生会实时在线,在这里我们给大家展示一下:今天在线的有4位医生,我选择其中的一位,他显示在线,我可以跟他进行电视的视频问诊。像这样的数据生活大家是不是觉得非常的方便?其实这样的方便已经慢慢走出贵州,走向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了。因为现在很多知名企业的大数据中心已经落户在贵州了。为什么是贵州呢?这里有凉爽的天气,同时远离地震带,并且在深山里可以保证恒温和恒湿,能够节省耗能。可以说是建设数据中心先天有利的条件。那么通过这些数据中心的整合和利用,同时随着更多数据的互享和互联互通,我们相信数据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生活上的便利,同时也更好地赋能高质量发展。

⑥主播,我们这里的体验就先到这儿。

【小题1】下面提到的万物互联智能生活方式与材料不符的一项是(     
A.到家后用指纹开锁,同时房间的灯、窗帘、空调会自动打开。
B.镜子可以结合实时温度进行数据分析,提供穿衣建议。
C.在这里,所有的人出门都不带身份证、驾照等证件。
D.可以通过远程问诊的平台进行一些小病的问诊。
【小题2】结合材料内容说说为什么很多知名企业的大数据中心是在贵州落户。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