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4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小扇轻摇的时光

(1)放暑假了,母亲一直盼望我回乡下住几天。她知道我打小就喜欢吃些瓜呀果的,所以每年都少不了要在地里种一些。待我放暑假的时候,那些瓜呀果的正当时,一个个在地里静静地躺着,十分诱人,专等我回家来吃。

(2)天气炎热,我懒在空调间里怕出来,回家的行程一拖再拖。眼看着假期已过一半了,我还没有回家的意思。母亲沉不住气了,打来电话说:“你再不回来,那些瓜果都要熟得烂掉了。”

(3)再没有懒下去的理由了。于是带着儿子,顶着烈日,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小村庄。

(4)村里的人是看着我长大的,看见我,亲切得如同自家的孩子,远远地就递过话来:“梅,又回来看妈了?”我笑着答应。就听到他们在背后说:“这孩子真孝顺,一点不忘本。”我心里涌满羞愧。我其实什么也没做啊,只是偶尔把自己送回来给想念我的母亲看看,就被村里人夸成孝顺了。

(5)母亲知道我回来,早早地把瓜摘下来,放在井里面冰着——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梨瓜和香瓜。母亲又把家里唯一的一台大电扇搬到我儿子身边,给他吹风。

(6)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母亲兴奋地说:“地里面结得多着呢,你多呆些日子,保证你天天有瓜吃。”我笑笑,有些口是心非地说:“好。”儿子却在一旁大叫起来:“不行不行。外婆,你家太热了!”

(7)母亲诧异地问:“有大电扇吹着还热?”

(8)儿子不屑了,说:“大电扇算什么?我家有空调。你看你家连卫生间还没有呢。”

(9)我立即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儿子,对母亲笑笑:“妈,别听他的,有电扇吹着,不热的。”

(10)母亲没再说什么,走进厨房,去给我们忙好吃的了。

(11)晚饭后,母亲把那台大电扇搬到我屋里,有些内疚地说:“让你们热着了,明天你就带孩子回去吧,别让孩子在这里热坏了。”

(12)我笑笑,执意要坐在外面纳凉。母亲先是一愣,继而脸上写满笑意。她忙不迭地搬了躺椅到外面。我仰面躺下,望着天空,手上拿一把母亲递过来的蒲扇,慢慢摇着。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里静静地开放。月亮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寂静的小院。恍惚间,月下有个小女孩儿,手拿小扇儿,追扑流萤。依稀的,都是儿时的光景啊。

(13)母亲在一旁开心地说着话,唠唠叨叨的,都是些让她怀恋的旧时光。母亲在那些旧时光里沉醉。

(14)月色如水,我放松的心似水中的一根柔柔的水草,迷迷糊糊地就睡过去了。母亲的话突然喃喃地在耳边响起:“冬英你还记得不?就是那个跟男人打赌,一顿能吃二十个包子的冬英。”

(15)“记得,长得粗眉大眼的,干起活儿来,大男人也赶不上她。”

(16)“她死了。”母亲语调忧伤地说,“早上还好好的,还吃两大碗粥呢。准备去地里锄草的,还没走到地里呢,突然倒下,就没气了。”

(17)“人啊!”母亲叹一声。

(18)“人啊!”我也叹一声。心里面突然警醒:这样小扇轻摇,与母亲相守的时光,一生中能有几回呢?暗地里打算好了:明天,是决计不回去的了,我要在这儿多住几天,好好把握这小扇轻摇的时光。

【小题1】试着概括本文主要写了我和母亲之间发生的哪些故事?
【小题2】试赏析“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
【小题3】选文中加横线部分的有何作用?
【小题4】说说选文标题“小扇轻摇的时光”的理解。
18-19八年级下·江苏无锡·期中
知识点:散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寻春

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又寻春的什么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渐渐地,云雾中的山峰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来时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许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行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一霎间,这一抹新绿似乎浸润了我的全身,染绿了我的每一个细胞。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哪怕真是“大如席”的燕山雪花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小题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写在下面横线上。
径自寻春去了:心情急迫→看到衰草:___________→遥见草色:_____________
【小题2】品读下面句子,联系语境,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春天,悄悄儿地落在林边了?……
【小题3】本文题为“寻春”,请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暖暖的雨

王玉昆

①这个初冬一个周末的早晨,我被一串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满心无奈地接受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不得不放弃温暖的被窝去公司加班,完成一张本该下周三才交差的图纸。匆匆地洗漱毕,我向窗外瞅了一眼。天阴沉沉的,还下着冷冷的雨,行道树早已落尽黄叶,向着天空肆无忌惮地伸展虬枝,远处的高楼在雨幕中有些模糊,只现出不甚清晰的轮廓。我从壁橱扯出一把雨伞,快步向楼下的公交站走去。

②看来,和我一样悲剧的人还不少,小小的公交站里挤满了人,有的坐在栏杆上,有的站着。他们个个都手捧着冒着热气的快餐大快朵颐。站旁的小垃圾桶显然已不堪重负,人们只好把垃圾堆在垃圾桶周围。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句:这清洁工哪里去了,垃圾都堆成山了!也许这是一句有魔力的话,没过几分钟,一个脚踏三轮车的清洁工便影影绰绰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③这时,雨大了起来,清洁工也把垃圾清理完毕。他站在了车站的矮檐下,看来是想躲一会儿雨。挨着他的人不自觉地向我这边挤,仿佛在躲避着什么。霎时间,本来还挤满人的小车站的一头只剩下清洁工一人。许多人上车时,还回头看了清洁工,似乎露出鄙夷的神色。我冷漠地看着这一切。

④人们差不多快走光了,我还在焦急地等待着班车。这时,我看见一个小男孩撑着一把小黑伞。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我这边跑过来,连溅起的雨水打湿裤子都浑然不觉。当我正在无聊地猜测和臆想的时候,小男孩就从我身边飞过,扑向了旁边的清洁工,清脆地叫了一声:爸爸!

⑤我愣了一下神。只见小男孩伸手递给清洁工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雨衣,说道:爸爸,来,穿上!清洁工伸出黝黑的手指,爱怜地捏了一下小男孩因跑步而通红的脸蛋,假装生气地说道:谁叫你自己跑出来的,我不是说就快回去了吗?小男孩却假装老道地责备父亲道:你就会骗我,这么大人了还不知道要照顾自己!清洁工笑了,扭头看了我一眼,我也忍不住笑了。

⑥此时,小男孩拉开厚厚的上衣的拉链,拿出一小杯热水和塑料袋包着的两个鸡蛋,鸡蛋已经剥过皮了。清洁工喝了一口热水,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他现在舒服极了。于是,坐在栏杆上的父子俩你一言,我一语,在雨中尽享着父子深情,各自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言表的幸福。

⑦突然间,一直默默充当看客的我,感觉有两股热热的东西从脸上滚落。我这是哭了吗?我的内心翻滚着,努力地寻找着答案。

⑧长久以来,我一直陷于各种汇聚成的漩涡之中,渐渐地丧失了分辨清浊、识清好恶的能力。恰恰地,我和这泱泱等车人一样,变得冷漠,变得势利,只顾得去分别高低尊卑,忽略了出现在身边的最珍贵和美丽的东西。

⑨我很幸运,在一个寒冷的雨天,见证了发生在人们眼中最卑微的人之间的一段最伟大的亲情。它使我明白,亲情真的无处不在,感动真的无处不在。这雨中的父子深情,将会永远地向世人证明着一个真理:唯有真正的感情,才会让这世界变得一尘不染,就像刚被雨水洗过一样。我想,我也已找到了落泪的真正原因。

⑩上车的时候,我深情地冲着这对父子——这对教会我道理的老师挥了挥手,他们看着我,我再一次笑了。

⑪雨还在下,但是此时,我却觉得这雨,不再冷冷的,变成了暖暖的……

【小题1】阅读文章,请依据原文,从“我”的角度,补全表格。
事件心情
我接到加班电话到公交站等车无奈
(1)冷漠
我看到父子俩吃饭交谈享父子亲情(2)
我明白真情动人与父子挥手告别(3)
【小题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小男孩撑着一把小黑伞,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我这边跑过来,连溅起的雨水打湿裤子都浑然不觉。
【小题3】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天阴沉沉的,还下着冷冷的雨”,运用了环境描写,烘托出我被要求周末加班后烦闷的心情。
B.本文通过讲述一对平凡的父子互相关爱、互相照顾的故事,呼吁我们珍视真挚感情,因为唯有纯真的感情,才会让我们生活的世界更加纯净无瑕。
C.第⑥段父子“各自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言表的幸福”,儿子因为自己照顾了父亲而幸福,父亲因为自己清扫了垃圾、造福大家而幸福。
D.文中“我”两次笑了,第一次是因为看见父子俩的行为表情、听到他们的谈话,觉得他们有趣而笑。第二次是因为他们使“我”明白了真情动人的人生真谛,“我”会心而笑。
【小题4】文章标题“暖暖的雨”有何深刻含义?文中第⑧段写到“长久以来,我一直陷于各种“情”汇聚成的漩涡之中,渐渐地丧失了分辨清浊、识清好恶的能力。”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一次收快递的母亲

邓迎雪

①儿子给母亲的关爱,哪怕像芝麻一样小,但在母亲眼中,那“芝麻”分明就是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幸福着她渐渐老去的岁月。

②夏日午后,母亲正在稻田里拔草,口袋里的手机忽然响了。

③“是王翠花吗?”电话那边是个陌生的声音。

④母亲愣了一下,才想到是叫自己。“王翠花”是她的学名,这个名字最少有三十多年没被叫过了,最后一次被叫,大概还是在城里当临时工的时候。再往后,她因为孩子小没人照顾,从厂里辞工回乡,一直在乡下务农,这个名字也渐渐被人淡忘了。

⑤母亲连忙答应,电话那边又说:“有你一个快递,快来拿吧,我在镇中学门口。”“好哩。”母亲喜滋滋地回答。

⑥前两天,儿子说给她寄了两盒点心,近期要留心电话。她当时嗔怪儿子乱花钱,其实内心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这说明远行的儿子还在想着念着她。看来现在是寄的东西到了——这还是她平生第一次收快递,心里不免有些小小的新奇和激动。

⑦母亲在溪水边洗了洗泥手,然后加快脚步,往小镇中学赶去。

⑧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稻田里,母亲灰灰的身影努力向前疾走。她的笑容像蜜糖一样,眼角眉梢都流溢着甜滋滋的意味。因为走得太快,她花白的头发在风里飞扬起来,额上细密的汗珠纷纷摔落在夏日熏热的风中。身上那件灰白色的布衫灌满了风,使她看上去体形又臃肿了许多。

⑨好在稻田就在小镇边上,不到十分钟,母亲就到了镇中学门口。她拿起笔,歪歪扭扭地签字,然后拿到了属于她的快递。那是一个好大的纸盒,抱在怀里沉甸甸的。母亲把纸盒抱回家,小心翼翼地打开,原来是两盒包装精美的山药酥。她拿起来,左看看、右看看,不舍得拆开。再想想儿子肯定要问她味道,她才取出一块,轻轻咬一口,一种甜香的滋味在心里四溢开来。

⑩母亲给儿子打电话:“孩啊,快递收到了。”儿子问:“味道怎么样?喜欢不喜欢?”母亲轻描淡写地说:“还行吧,和刚出锅的烤焦的烧饼差不多,以后别乱花钱买东西了,你在外边要照顾好自己。”

儿子对母亲的回答有点失望,那么好吃的点心怎么和烧饼相提并论?他还以为母亲会赞不绝口呢。

母亲是天下最好的演员。儿子不知道的是,母亲收到那盒点心,心里有多欢喜,一块山药酥拿在手里都不舍得立即吃完,还有那个精致的盒子,她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多遍。后来,点心被母亲摆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只要扫上两眼,她就觉着很幸福。那几天和村里人聊天,母亲总是笑眯眯地说:“俺儿从上海寄快递来啦!”

虽然那个快递,在外人看起来是那样微不足道,但母亲是最容易满足、要求最少的人。儿子给母亲的关爱,哪怕像芝麻一样小,但在母亲眼中,那“芝麻”分明就是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幸福着她渐渐老去的岁月。

(选自2017年第3期《小品文选刊(精华版)》)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小题2】请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A.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稻田里,母亲灰灰的身影努力向前疾走。她的笑容像蜜糖一样,眼角眉梢都流溢着甜滋滋的意味。(从修辞手法角度)
B.母亲把纸盒抱回家,小心翼翼地打开,原来是两盒包装精美的山药酥。她拿起来,左看看、右看看,不舍得拆开。(从描写方法角度)
【小题3】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
【小题4】读完本文,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