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2 组卷7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选自《出师表》)

【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在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意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志虑纯:
(2)悉以之:
(3)严亮卒:
【小题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太宗房玄龄等曰                           太守
B.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                 求古仁人之心
C.立闻亮                                        获有所闻
D.病而死                                        于映亩之中
【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是以先帝简拨以遗陛下。
(2)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
【小题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亮 之 为 政 开 诚 心 布 公 道

【小题5】【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用原文回答)
2019·山东菏泽·一模
知识点:诸葛亮(181-234)其他隋唐作家议论说理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选自《出师表》)


【乙】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

(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一)


【注释】①囚:指去世的人。②植:树立。③举:上报(朝廷)。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夜忧叹(夙:在)
B.竭驽钝(庶:地位低下)
C.见阎罗王录囚(方:正在,正当)
D.某某狱避嫌(狱:狱官)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寄臣大事/设官治民
B.一日梦冥府/色愈恭,礼愈
C.自称所至饮一杯水/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D.攸之、祎、允任/三载考绩谓何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向后主刘禅主要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严明赏罚是全文主旨所在。
B.【甲】文倡导了不能空占其位,不谋其政,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的观点。
C.【乙】文运用对话方法,言简意赅把道理讲得简单明了,且生动形象,很有说服力。
D.【乙】文倡导了为官不但要廉洁,更要勤政,要做实事,敢于担责的观点。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小题5】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二处。
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高祖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了。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节选,有删改)


【注释】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②高起:高祖臣子。③略:攻占。④子房:西汉名将张良。⑤连:率领。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悉以咨                           吾能用
B.战胜不予人功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C.此所以失天下也                 所以动心忍性
D.求其能千里也                 衣食所,弗敢专也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______________
(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______________
(3)高起等______________
(4)所降下者以予之______________
【小题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2)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小题4】下列各项中,句式与“此三者,人杰也”相同的一项(     
A.鱼,我所欲也。B.微斯人,吾谁与归。C.尝射于家圃。D.帝感其诚
【小题5】[甲][乙]两文都阐述了什么观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