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性学习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01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教育部曾有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短短三年时间内,乡村教师流失人数达142.5万,流失率达30%。优秀教师出走,教师队伍短缺……这是中国很多乡村学校普遍面临的问题。越往偏僻的乡村,就越会发现,乡村中小学的教室校舍未必破败,但教舍里的优秀乡村教师却日渐凋零。

【材料二】2017年中央财政将安排109亿元支持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 其中38亿元,用于各地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给予综合奖补,继续实行中央奖补资金与地方努力挂钩,支持和引导地方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另外,中央财政还安排71亿元,扩大特岗教师招聘规模、提高补助标准。

【材料三】如图是“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徽标评选入围作品”的主体图形:


(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仔细观察材料三的图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3)请拟写一则宣传乡村教师的标语。
18-19九年级上·河南洛阳·期末
知识点:图文转换文段综合宣传标语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一九一九年,我是北京协和女子大学的一年生。

协和女子大学是个教会学校,向来对于当前政治潮流阻隔着一道厚厚的堤防。但是这次空前的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的力量,终于把这道堤防冲破了。我们坚持罢课游行,罢课宣传。我们三三两两抱着大扑满,在大风扬尘之中荒漠黯旧的天安门前,拦住过往的洋车,请求大家捐助几个铜子,帮我们援救慰问那些被捕的爱国学生。我们大队大队地去参加北京法庭对于被捕学生的审问,我们开始用白话文写着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的文章,在各种报刊上发表。

五四运动的前后,新思潮空前高涨,新出的报刊杂志,像雨后春笋一样,目不暇接。我们都贪婪地争着买,争着借,彼此传阅。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新青年》里鲁迅先生写的小说,像《狂人日记》等篇,尖刻地抨击吃人的礼教,揭露旧社会的黑暗与悲惨,读了使人同情而震动。

五四以后,在这伟大的运动里觉醒起来的青年们,看清了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才能救国,他们勇敢地投身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走了百折不挠的艰苦的道路,终于和工农兵一起把祖国拯救了出来。

(选自《回忆五四》,冰心文,1959年)

【材料二】

(取材于《大国重器背后的青年》,2018年12月)

【材料三】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党支部书记程桔是一位90后的全国人大代表。2014年,在一群老同志的请求下,她回乡竞选村支书。上任不久,她就挨个联系在外务工的同村人回乡发展。如今,大市村的“两委”中,已经有两位80后、三位90后。在她的努力下,2016年底,全村35户贫困户、106人全部脱贫摘帽,成为咸宁市首批精准扶贫出列村(指村中无扶贫户)之一。

同样是90后小姑娘的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来自贵州省赤水市民族村。曾在公立幼儿园当老师的她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成为赤水村竹编的传承人。经过长期探索,她倡导的让非遗真正回归生活、引领生活的创新性传承不仅让赤水竹编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也带动了当地竹编产业的发展。她创立的竹艺公司由一个小作坊发展到公司化运营,带动当地300多名村民在家中实现“来料加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学习这门非遗手艺。

在她们看来,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农村发展。

(选自《乡村振兴呼唤年轻人回来》, 2019年3月)

【小题1】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阅读材料一,下列不能直接体现五四精神的一项是(     
A.在五四运动里觉醒的青年们勇敢地投身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中。
B.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狂人日记》等小说。
C.坐着洋车、路过天安门的人应学生请求捐钱。
【小题2】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用一句话说说你得出的结论。(要求:用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小题3】阅读以上三则材料,为下图位于最上层的年轻人提三条具体建议,帮助他改变现状,实现人生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