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11
阅读与赏析

吕诲,字献可,开封人。诲性纯厚,家居力学,不妄与人交。进士登第,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枢密副使程戡结贵幸,致位政地,诲其过,以宣徽使判延州。复上言:“戡以非才罢,不宜更委边任;宣徽使地高位重,非戡所当得也。”兖国公主其夫,夜开禁门入诉。诲请并劾阍吏,且治主第宦者罪,悉逐之。

英宗不豫,诲请皇太后日命大臣一员,与淮阳王视进药饵。都知任守忠用事久,帝之立非守忠意,数间谍东朝,播为恶言,内外汹惧。诲上两宫书,开陈大义,词旨深切,多人所难言者。帝疾小愈,屡言乞亲万几。太后归政,诲言于帝曰:“后辅佐先帝历年,阅天下事多矣。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遂论守忠平生罪恶,并其党史昭锡窜之南方。

明年,改知河南,命未下而寝疾矣。提举崇福宫,以疾表求致仕曰:“臣本无宿疾,医者用术乖方,妄投汤剂,率任情意,差之指下,祸延四支。一身之微,固无足恤,奈九族之托何!”盖以身疾谕朝政也

居病困,犹旦夕愤叹,以天下事为忧。既革①,司马光往省之,至则目已瞑。闻光哭,蹶然而起,张目强视曰:“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光曰:“更有以见乎?”曰:“无有。”遂卒,年五十八。


【注】革: 通“亟”,病情危急
【小题1】选出与“戡以非才罢,不宜更委边任”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扶苏以数谏故D.盖以身疾谕朝政也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程戡以宣徽使的身份任延州通判。吕诲认为宣徽使位高权重,不是程戡应当担任的。
B.英宗生病时,任守忠多次离间皇帝与太后的关系,吕诲上书两宫,申明大义,所言大都是别人难以言说的内容。
C.虽然已身患疾病,但是吕诲仍然上表要求继续为官,认为自己没有旧病,是医生医治不得当才导致祸延四肢。
D.吕诲病重后司马光前去探望,吕诲本已瞑目,听到哭声强睁眼睛勉励司马光要为国事而努力。
【小题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诲其过
②兖国公主其夫     
提举崇福宫     
④更有以见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①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②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
18-19九年级上·江苏无锡·期中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钟离意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督邮。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

诏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视霸,曰:“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

后除瑕丘令。县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阯太守张恢,坐臧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注]①掾:属官;属员。②班:分。
【小题1】下列句中 “以”与“以资物簿入大司农”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为师矣B.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C.投以骨D.以钱覆其口
【小题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钟离意为督邮时,受到太守的赞许,于是被委任管理县里的事务。
B.钟离意在大司徒侯霸幕府时,遣送囚徒到河内时正值冬寒,就动员当时所在的弘农县给囚徒制做棉衣,事后弘农县令写信向光武帝上奏赞扬了此事。
C.钟离意把罪犯防广放回家去给母亲办理丧事。他的仁爱和宽容,使罪犯受到了感化。
D.钟离意担任尚书时,朝廷破获了交阯太守张恢的贪赃枉法案,显宗下诏书把没收的钱物赏赐给群臣,钟离意一身正气拒不接受没收的钱物(赃物),得到显宗的赞赏。
【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意移属县使作徒衣     
②悉以地而不拜赐
③意亦具以
不敢拜拜
【小题4】翻译句子。
(1)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
(2)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第下面小题。

【甲】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赵普》

【乙】太祖时,宋白知举,多收金银,取舍不公。恐榜出,群议沸腾,乃先具姓名以白上,欲托上旨以自重。上怒曰:“吾委汝知举,取舍汝当自决,何为白我?我安能知其可否?若榜出,别致人言,当斫汝头以谢众!”白大惧,乃悉改其榜,使协公议而出之。

《宋太祖怒责宋白》

【注释】①知举:主持考试。   ②白:报告。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奏荐某人为某官(         )            (2)碎裂奏牍掷地(       )
(3)乃先姓名以白上(         )            (4)别人言(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大惧,乃悉改其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甲】文中的宋太祖悟到了什么而最终同意赵普的推荐?
【小题4】两篇文章都塑造了宋太祖这个人物形象,【甲】文中的宋太祖知错就改,善于纳谏,请概括【乙】文中的宋太祖形象。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御者曰:“夫人犹在也。”统曰:“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曰:“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迁偏将军。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小题1】下列句中的“之”与“见统甚哀”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孰视B.何陋C.辍耕垄上D.公将鼓
【小题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为了不让母亲担忧,八岁的骆统在与母亲分别时强忍着不回头,可见他年少懂事。
B.骆统十分孝顺,尽管母亲改嫁,但他侍奉母亲一如既往。
C.骆统总是为他人着想,把自己的粮食分施给别人,因此声名显扬。
D.骆统参与军事行动,先后打了两次胜仗,多有战功,显示了较高的军事才能。
【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母亦          贤:
偏将军          迁:
③数便宜          陈:
④文多故不   悉: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统为之饮食衰少。
(2)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