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08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选自陆游《书巢记》)


注:①椟: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枕藉:交错地躺在一起。③觌(dí):相见。④槁枝:枯树枝。槁(gǎo),干枯。⑤就:靠近。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无案牍之劳形 (     )                       自笑曰(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无丝竹之乱耳   
②此非吾所谓巢者耶?
【小题3】【甲】文中,刘禹锡因“__”而身居陋室不觉其“陋”;【乙】文中,陆游因“___”而笑称自己的居室为“巢”。两人都不在意居室的物质条件,而是在意____。(①②用原文回答,③用自己的话回答)
17-18七年级下·北京东城·期末
知识点:山水游记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溪在点苍山马龙峰之南。予尝游焉。嘉靖丙辰,又同马公元冈、任公积斋,深穷其源。源出山下石涧,涌沸为潭,深丈许,明莹不可藏针。小石布底,累累如卵如珠,青绿白黑,丽于宝玉,错如霞绮。才有坠叶到潭面,鸟随衔去。潭三面石崖,其净如拭,纤尘不住。俯瞰潭水,中潭深二丈许,以水明见底,人多狎易之,不知其叵测也。下潭水光深青色,中潭鸦碧色、上潭鹦绿色。水石相因,水光愈浮,石色愈丽。予每至溪上,穀纹璧影,印心染神,出溪虽涉尘事,而幽光在目,累月不能忘。缘溪而出,水之所经,因地赋形。圆者如镜,曲者如初月,各有姿态,皆可亭以赏其趣。

(节选自李元阳《滇南游记—青溪三潭记》,有删改)

[注]①点苍山:位于云南大理。②沸:泉水涌出的样子。③縠(hú)纹:绉纱的纹路。常比喻水的波纹。
【小题1】。请你根据表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
方法联系内容释义
词类活用复前行:向前(1)见小潭
课内迁移法欲穷其林(2)深其源
同类推理法缘溪行(3)溪而出
字典查阅法狎(《古汉语常用字字典》):①亲近而不庄重;②侮慢,轻视;③习惯,熟悉,熟练;④更替,交替(4)人多易之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缘溪而出,水之所经,因地赋形。
【小题3】下列对两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写潭中之景,着意描写游鱼和潭水,明写“游鱼”,略写“潭水”,动静结合,语言精练而优美。
B.甲文小石潭幽清美丽的环境与作者凄清的心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遭贬后的压抑心情。
C.乙文写鸟及时衔走潭面落叶,是为了直接表现出青碧溪水的净。
D.乙文“印心染神”写出青碧溪之水能够让人的精神得到净化。
【小题4】【甲】【乙】两文都记叙了作者观览自然景观,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虽乘御风(      )
②属凄异(      )
秋夜坐钓月矶(      )
④与无际访仲和于此(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小题3】用“/”为下面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不 复 饮 酒 亦 不 复 谈 以 静 意 对 之
【小题4】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沿溯阻/哀转久
B.湍绿潭/调
C.惟女叹息/时风铎
D.欣起行/终不若山空人静
【小题5】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文章中各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