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23 组卷4081
拓展训练

片片蝶衣生

镯耳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⑤我在这片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徙,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

【小题1】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锌,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小题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
B.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
C.第⑥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突山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
D.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
E.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
【小题4】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018·天津·中考真题
知识点:散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一)

   

①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

②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的大人、孩子穿的都是布鞋。衣服旧得实在没法穿了,就把补丁一层层拆开,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块块的碎布料。家家都有针线笸箩,里边装满了剪裁缝补衣裳剩下的布片或布条,我们这里叫“铺衬”。那铺衬五颜六色,薄厚不一,颜色不一,新旧不一。铺衬积攒多了,就选个太阳毒的日子,把面板或木锅盖或木饭桌支在院子里,用铁锅调出热气蒸腾的浆糊,把新一些的布料和旧一些的布料错开,将厚一些的和薄一些的摊均匀,将碎布条一块块、一层层粘起来,在太阳底下晒上几个小时,就成了硬邦邦的“阙子”。如果赶上阴雨天,就拿到热炕上或火炉上或热锅里烘烤,那阙子成色也不差。做鞋前,先找村里的巧媳妇,按脚大小,照着棉鞋或单鞋样式,先在纸上剪出鞋样子,然后把这纸鞋样缝在阙子上,刷刷几下就剪出鞋底、鞋帮,然后就可以做鞋了。

③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我娘一生勤劳,做的一手好针线活。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娘手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你就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油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渐渐进入温柔缥缈的梦乡。

④娘做的布鞋伴我度过了艰苦的学习生涯。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话、争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后来,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⑤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渐成为时尚。穿惯皮鞋的都市人,开始与布鞋有了缘分。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

【小题1】请从第③段中找出最能具体表现“我娘做的一手好针线活”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小题2】认真品味文中第④段加线句子,说说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
【小题3】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贴”的理解。
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
【小题4】如果删去最后一段,文章就会逊色不少,请谈谈本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面小题。

方舱医院的歌声

王建成

①在武汉客厅东西湖方舱医院,A舱的B区和D区是江善香护士的工作场所。江善香到这里已经10多天了,每天来回奔忙,除了为病患做护理,还自发组织患者们唱歌跳舞,鼓舞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②江善香是福建省光泽县总医院内一科的主管护师,今年39岁,从事护理工作20年。她身材娇小,性格内向,要不是业务出色,或许很难引人注意。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发生后,江善香一直密切关注。2月4日,福建省卫健委组建第二批援助湖北护理队奔赴武光泽县总医院要派一名护士参战,江善香第一个报了名。

③时间紧迫,她来不及回家准备行李,却在出发前,给院党支部留下一份入党申请书。然后,拎起医院为她临时准备的行囊,义无反顾地踏上前往武汉的征途。

④方舱医院的护理工作,繁杂、艰难。江善香被任命为病区护理组长,负责护理排班、帮助患者解决医疗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她们这个护理小组负责护理230名患者,组里14名护士分成两组,每人当班时要护理40到60名患者,工作强度非常大。打针、挂瓶、抽血、分药、铺床、打餐…… 同时,患者需要多次进行核酸检测和CT检查,护士们必须随时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发热情况。一旦发现病情有加重趋势,要立即转入重症医院治疗。

⑤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许多患者心情急躁,情绪低落。他们不仅在身体上需要得到治疗,在心理上也急需疏导。可是,这里的很多患者都是老年人,只会讲武汉本地话,江善香与她的护士同事们都听不太懂。

⑥江善香请一些能讲普通话的武汉患者当翻译,逐渐能够听懂患者的大概意思了。虽然交流还欠顺畅,但心意已经可以传达。接着,江善香尝试帮助患者解开心结,放下精神包袱。一位60多岁的老年患者,家里有4个人感染,分住在不同的医院。老人心情忧郁,每天都坐立不安,也不肯配合治疗。江善香和同事们了解情况后,耐心地和老人沟通,解释现在的防控形势,告诉他:各地医疗专家都来支援武汉、支援湖北了,您的家人一定会好起来的。多次交谈后,老人的心情慢慢放松下来,也开始积极配合治疗了。

⑦还有一位19岁的患者,一天到晚愁眉苦脸不说话。江善香和同事们就拿出他的检查报告,把指标数据一一指给他看,告诉他,他的病情正在一天一天好转,鼓励他树立信心,战胜病魔。在她们的开导下,这名年轻的患者逐渐开朗起来,话也多了,还主动帮助护理人员和身边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⑧多日护理下来,江善香发现,对于方舱医院的患者来说,调整心态是一项尤为有益的“康复活动”。患者的精神状态好了,对疾病治疗、身体康复都有明显的助益。江善香与她的同事们便在不影响患者休息的前提下,每天中午和傍晚,组织患者唱歌、做广播操、跳广场舞。她们带领患者,用适当的歌舞活动,增强体魄,改善心情,恢复对生活的热爱。有的患者情绪不好,一开始比较抵触,不愿意参加,但抵不过护士们的热情相邀,又被唱起来、跳起来的快乐氛围感染着,终于一个个也都加入进来。结果,一唱一跳一出汗,还真感觉身体的不适感似乎减轻了,精神头也变好了。

⑨虽然被病痛困扰着,但谁会不喜欢载歌载舞的欢悦呢?谁不渴望着早日走出病痛、重新拥抱火热的生活呢?在悠扬的歌声中,在舞动的身影里,医护人员与患者们的心贴得更近了,同心协力、战胜病魔、恢复健康的信心也更加坚定了。

⑩“隔着生死的一道门,我保证不离不弃撑起多少个黑夜,绝不让生命叫停。我们坚信有爱就会赢……”

⑪这首为抗击疫情创作的歌曲《坚信爱会赢》,一直在江善香的耳边回响。此时的窗外,春光明媚,阳光灿烂,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江善香穿好防护服,疾步向病区走去……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03月11日,有删改)

【小题1】选文以“方舱医院的歌声”为题,有什么作用?
【小题2】结合选文第④——⑨段,简要概括江善香和同事们在方舱医院做了哪三件事?
【小题3】选文中的江善香面对疫情义无反顾,工作中认真负责,心态上积极乐观。她的事迹带给你哪些启示?请简要谈谈。(答出三点即可)
【小题4】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选文采用第三人称,这种叙述视角直接、客观,不受时空局限,反映形式灵活自由。
B.选文第②段交代了江善香的基本情况,为下文她在疫区的突出表现做铺垫。
C.选文第⑧段“抵不过”一词体现出患者们不愿意参加活动而被护士们硬拉过去的委屈心理。
D.选文第①段中的环境描写象征着江善香乐观的心态,也预示着疫情终会过去,我们定会迎来最终的胜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邮递员父亲

林金石

①我的父亲是个邮递员。

②父亲当邮递员已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来,无论寒暑,无论风雨,哪怕感冒发烧,他也从未缺席,每天坚持把一封封从五湖四海寄来的以及寄往五湖四海的信件,从这里送到那里,从那里送到这里。

③每当父亲把所有信件送完后,回到家已是明月当空了,推开家门时,母亲迎上去,一边接过父亲肩上的邮包一边呵责道:你看你,每次回来都这么晚的,天天吃剩菜残羹,叫你不要做这行,偏不听,把自己搞得这么辛苦狼狈。我也在一旁添油加醋地责怪道:就是啊,翻山过岭的,多危险啊。可父亲总乐呵呵地说:没事没事,就当作点善事吧,况且这活能锻炼身体……说着父亲举了举双手,露出黝黑壮实的肌肉,再说了,如果你不做,我不做,这工作就没人做了,这信件怎么办呀?母亲被父亲这一问问得一时语塞,竟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④有一年夏天,父亲因为回来得太晚了,在翻过一个小山坳时不小心把左脚摔骨折了,第二天他实在没办法再去送信了,于是只好犹豫着吩咐我代替他去送。临出发时,他还再三叮咛说,信一定要每一封都送达,要脸带微笑……我是个急性子,嫌他啰嗦,背起他的邮包就走了。

⑤时值夏天,天气炎热,即使有风吹来,那也是阵阵热浪翻涌。没走几步路,大颗大颗的汗珠便从我的脸上滚落,衣服早已湿透,我有种要窒息的感觉。然而,我咬了咬牙,按照信封上的地址,爬过一座山,走下一个陡坡,有时穿过树林,有时走过荒地,我的脸和手时不时被路边及人高的荒草划伤,点点鲜血流出,一碰到汗水,那伤口就疼得让我哇哇直叫。

⑥送完第十封信时,我就产生了退缩的念头,心想:天气这么热,要送完几十封信,即使不中暑而死也要被渴死了,还是回去吧。可是,转念一想,如果没把信送完就回去,肯定要被父亲骂。想来想去,我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剩下的信全部藏起来,然后告诉父亲说送完了。

⑦主意打定,回到家我悄悄把剩下的信全部藏在床底,然后来到父亲跟前高兴地说:爸,我送完了。父亲一脸惊诧地看了看我,然后又看了看天空,说道:现在才中午,你就这么快全部送完啦?我坚定地点了点头,可是内心的恐慌无法掩饰我飘忽的眼神。每一封都送达了?父亲很不放心,再次确认道。这下我有些犹豫了。此时,父亲已看出了我在撒谎,他把脸一拉:咱是邮递员,每一封信都承载着寄信人和收信人的期盼,既然咱挑起了这个担子,就应该要负起责任,把他人的期盼送达到位,免得他人长久挂念,万一信件重要,造成的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啊!做人要有担当,要守诺,要脚踏实地……父亲滔滔不绝地说着,可我的心早已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我转身把那些信拿出来并一一送了出去。正因为父亲如此尽心尽责,而受到每一个收信和寄信的人夸赞、信赖和敬佩。在父亲的影响下,今后无论做什么事我再也没敢偷懒过。

⑧时光荏苒,转眼过去了几十年,如今,手机、电脑早已替代了那一封封厚重的信件,父亲也早已白发苍苍,而每次谈起送邮的经历,他都显得无比自豪。看着父亲,想起他对我说的那番话,我就会愧疚无比,但,也就是那番话,让我今后的生活中,一直都走在一条邮路上。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2.3.21)

下面呈现了小华自主阅读本文的过程,请你帮他完成相关内容。
【小题1】阅读文章后,小华制作了下面的表格,请你补充相关内容。
父亲送完信后晚归父亲为送信经历感到自豪
“我”背起邮包送信“我”偷藏信后又送信我下决心走好邮路
【小题2】在阅读时,小华习惯对文章词句批注,下面是他列出的批注表格,请你补充。
句子赏析句子时采用的批注方法及表达效果
第二天他实在没办法再去送信了,于是只好犹豫着吩咐我代替他去送。方法:用“。”标注重读并分析表达效果。
(1)我标注的重读词是: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
父亲滔滔不绝地说着,可我的心早已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方法:结合语境揣摩。
(2)此刻“我”心里的滋味有:________
【小题3】小华准备将第⑤段拍成短视频《走在邮路上》,请你根据本段内容,发挥想象,帮小华完成下表。
拍摄的景物和声音选取的特写镜头达到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小华在读到文章最后一段“也就是那番话,让我在今后的生活中,一直都走在一条‘邮路’上”一句时,陷入思考——这是一条怎样的“邮路”?请你帮小华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语句。
这条“邮路”是父亲翻山越岭的送信之路,载满了父亲的担当、奉献、脚踏实地以及“我”对父亲的敬佩和赞美:这条“邮路”是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