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90
[2017·南充]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漓江情韵

从维熙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容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竟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见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胧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子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小题1】文章题为“漓江情韵”,文中写了哪些“情韵”?请分条概括。
【小题2】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摇船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小题3】文中画线的句子“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为什么“我”想问却张不开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小题4】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小题5】仿照课文平实而真挚的语言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17-18八年级下·全国·课时练习
知识点:散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春雨

楚笛

①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季,终于,你来了。

一睁眼,你晶莹莹的身影已晃动在我的窗前,你脆生生的喉音正叩响着我的窗纸。是怎样急迫地披上衣,推开门!我迎接你。

③看着你,我的目光不能有一瞬转移;听着你,我的耳膜不放过一个音节。从遥远的天际到漠漠的平川,每分每秒你都在诞生与消亡里挣扎。生的喜悦,死的恐惧,欢唱与呐喊的一声:丁丁冬冬。我实在是贪婪的,贪婪地想挽住你,拥有你。于是,我便嗅着你,闻着你,用我干裂的唇抚慰你。多少日子等候的焦躁,在吻你的时候,平平润润了。

④来吧,亲爱的你。和我一起望穿时光,看一看十年前的听雨少年。四月的西湖,黄色的柳眉落了,在浅蓝浅蓝的天色湖光里缤纷。那一天,燕子矶上,我倚着“红楼”梦见六朝故都的脂香粉浓。你挹我以满颊的清凉,淋淋漓漓的,真的欲说还休吗?北上的车厢里,有一篮满满的轻愁,是你送的。从苏州到宾州,只有收音机里还说“江淮”,还说“黄梅雨”。

⑤十年了,看了十年的塞外风景。北国的味道只在白雪铺天盖地的时候。白的枝条,白的山石,白的冰河,胡城关山的剽悍强健就尽在其中了。东北喜欢用红砖瓦盖房子,鲜艳中有一种狂傲不羁的浮华。住了十年,我一直不习惯,只好在窗外挂一个风铃,夜里在软软柔柔的昆曲中逛一逛寒山寺,想一想记忆中的青山绿水。江南都喜欢青砖,素素淡淡地立在田野里,间或有一阵雨滴答在瓦上,漾起一片灰色的温柔。

⑥风铃声可以权充作我故乡的雨声吗?今夜的梦境也可以和听雨少年的一样吗?暖流从那边飘过来……

⑦来吧,亲爱的你!给我丝丝毫毫南方的气息。不能扑进她的怀里,被她的眼波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吧。

⑧盼望了三千六百多个日子,仍不能定下归期。

⑨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季,剔透的你从故乡的云际落下,落在我的发梢、唇上、心底……

【小题1】本文采用第二人称来写春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题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②段画线句。
一睁眼,你晶莹莹的身影已晃动在我的窗前,你脆生生的喉音正叩响着我的窗纸。
【小题3】阅读文章第⑤段,说说东北与江南各有什么风味。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通往父亲的路

雪樱

①父亲离开后,我一直找不到夏天的打开方式。夏至吃凉面,黄瓜切细丝,胡萝卜咸菜丁、香椿咸菜末、麻汁要备齐,蒜呢,要用手捂着蒜臼子,一下一下捣烂成泥,直到手掌又红又疼……这些繁琐而细致的工序,原来就是未曾加工的记忆。再给我拿两瓣大蒜!这个夏天,当我吃第一口凉面时,父亲的大嗓门在我耳畔萦绕,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②小区对过的学校里有一家老驾校,经常遇到前来学车的人打听地方,也不乏一些残障人士。那天中午饭点,母亲跑出去买馒头,连口罩也忘了戴,拖拉着脚步就匆匆出了门。过了好长时间,她才回来,后背湿了半截,汗珠在脸上乱爬,顾不上换件干松的衣服,她兴冲冲地和我说起一件事。

③她遇见一对来学车的母子,母亲用轮椅推着儿子,那轮椅看上去轻盈、便捷,两个轮子跑起来嗖嗖的,像风一样。她追上去问轮椅是什么牌子的,对方告诉她轮椅的品牌,她怕记不住,向旁边的小商贩要来笔和半截纸壳,写两下,揣进口袋。还没问完,男孩就划着轮椅跑出老远,他母亲话没说完便追了过去,一前一后,引人围观。母亲喃喃地对我说:人家这款轮椅不用打气,关键是轻便好用,你去网上搜搜。结果没搜到。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母亲却念念不忘,晚上睡前想起来就叨叨几句,那个男孩看来自尊心很强,不愿与陌生人说话。我点点头。

④母亲为我的轮椅操碎了心,这样说一点不夸张。出门前的擦拭,回来后的放置,最头疼的是各种小故障不期而至,除了轮子不响,没有不咯噔的地方,经常为此提心吊胆。每次给轮胎充气也很费劲,上次不知怎么打气筒坏了,她跑出去找修自行车的修理,没想到修了后更难用。她从心里记下了这件事:买辆新轮椅,让我少受罪。于是,便有了开头的这一幕追问。母亲奔波的身影,让我温暖又惆怅,因为我从她的身上看到了父亲的影子,继而寻到通往父亲的路。

⑤这个月底,父亲离开两年了,既短又长,既恍若昨日又好像几个世纪那样漫长,我依然如同做梦,只不过,独独多了份清醒:他走了,我少了一个可以掏心掏肺聊天的人、一个可以毫无顾忌敞开心扉的人。到哪里,才能找到像他一样的倾听者呢?时间缄默不语,我的心里逆流成河,回荡着一个轰然巨响:他不在了,我写的书,给谁看呢?好像生活失去了意义。

⑥通往父亲的路,我又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他自幼饱尝摔伤之痛,当时爷爷在外地出差,等回来再带他去医院就诊为时已晚,留下终生遗憾;看到了他工作之后的吃苦耐劳,看到了他遭遇苦难后的刚直,看到了他为我治病四处打听偏方的恳求眼神……太多的细节在心头滚动、碾压,给予我嵌入骨血的至痛至爱。父亲所经历的一切,使我不敢浪费时间,不敢亵渎生命,不敢轻言放弃,更没有任何理由中断或放弃写作,好像只有这个样子,才能对得起他所负载的岁月之重。想起一桩小事,母亲去银行办理业务,偶遇以前厂里的老同事吴姨,一二十年不见,都老得认不出模样了。她的老伴体弱多病,现在卧床不能自理,她念念不忘父亲当年跑前跑后帮忙办病退一事。他是个热心肠,待人真心实意,对谁都一样。母亲含泪不语。骨子里的善良是父亲对我的灵魂暗语,也是我用一生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

⑦通往父亲的路实在太漫长,人生又极短暂,这恰恰诠释了一个举世皆知的道理,长的是苦难,短的是人生。我慢慢地挖掘,慢慢地发现,用心灵,用文字,也用目光;当目光与目光隔空对视,就是生命与生命隔空相聚——不知不觉中,我就活成了他的模样。

⑧通往父亲的路,重叠着我的车辙印,以及我眼底流转的星光。

(选自《齐鲁晚报》2022﹣08﹣02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说说父亲在我心中的是一个怎样的人。
(2)文中②—④段,母亲为我做了什么事?作者写这些的目的有哪些?
(3)阅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①过了好长时间,她才回来,后背湿了半截,汗珠在脸上乱爬。(“才”“爬”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②我少了一个可以掏心掏肺聊天的人、一个可以毫无顾忌敞开心扉的人。到哪里,才能找到像他一样的倾听者呢?(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说说这句话的作用。)
(4)作者为什么要把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设定为“通往父亲的路”?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丁立梅的《他在岁月前认了输》,完成下面小题。

①他花两天的时间,终于在院门前的花坛里,给我搭出两排瓜架子。竖十格,横十格,匀称如巧妇缝的针脚。搭架子所需的竹竿,均是他从几百里外的乡下带来的。难以想象,扛着一捆竹竿的他,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是副什么模样。他说:这下子可以种刀豆、黄瓜、丝瓜、扁豆了。

多得你吃不了的。他两手叉腰,矮胖的身子,泡在一罐阳光里。仿佛那竹架上,已有果实累累。其时的夕阳,正穿过一扇透明的窗,落在院子里,小院子像极了一个敞口的罐子。

③我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不过巴掌大的一块地,能长出什么来呢?且我根本不稀罕吃那些了。我言不由衷地对他的杰作表示出欢喜,我说:哦,真不赖。

④他在我家沙发上坐,碰翻掉茶几上的一套紫砂壶。他进卫生间洗澡,水漫了一卫生间。我叮嘱他:帮我看着煤气灶上的汤锅啊,汤沸了帮我关掉。他答应得相当爽快:好,好,你放心做事去吧,这点小事,我会做的。然而,等我在电脑上敲完一篇稿子出来,发现汤锅的汤,已溢得满煤气灶都是,他正手忙脚乱地拿了抹布擦。

⑤我们聊天,他的话变得特别少,只顾盯着我傻笑,我无论说什么,他都点头。我说:爸,你也说点什么吧。他低了头想,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你小时候,一到冬天,小脸就冻得像个红苹果。想了一会儿又说:你妈现在开始嫌弃我喽,老骂我老糊涂,她让我去小店买盐,我到了那里,却忘了她让我买什么了。

呵呵,老啦,真的老啦。他这样感叹,叹着叹着,就睡着了。身子歪在沙发上,半张着嘴,鼾声如雷。灯光下,他头上的发,腮旁的鬓发和下巴的胡碴儿,都白得刺目,似点点霜花落。

⑦可分明就在昨日,他还是那么意气风发,把一把二胡拉得音符纷飞。他给村人们代写家信,文采斐然。最忙的是年脚下,村人们都夹了红纸来,央他写春联。小屋子里挤满人,笑语声在门里门外荡。我上大学,他送我去,背着我的行李,大步流星走在前头。再大的城,他也能摸到路。那时,他的后背望上去,像一堵厚实的墙。老下去,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⑧我带他去商场购衣,帮他购一套,帮母亲购一套。他拦在我前头抢着掏钱:我来,我有钱的。一下,掏出一把来,全是五块十块的零票子。我把他的手挡回去,我说:这钱,留着你和妈买点好吃的,平时不要那么省。他推让,极豪气地说:我们不省的,我和你妈还能忙得动两亩田,我们有钱的。待看清衣服的标价,他吓得咋舌:太贵了,我们不用穿这么好的。

⑨那两套衣,不过几百块。

⑩我让他试衣。他大肚腩,驼背,衣服穿身上,怎么扯也扯不平整。他却欢喜得很,盯着镜子里的自己,连连说:太好看了,我穿这么好回去,怕你妈都不认得我了。

他先出去的。我在后面叫:爸,不要跑丢。他嘴硬,对我摆摆手:放心,这点路,我还是认得的。等我付了款,拿了衣出门,却发现他在商场门口转圈儿,他根本不辨方向了。

我上前牵了他的手,他不习惯地缩回。我也不习惯,这么多年了,我们都没牵过手。我再次牵他的手,我说:你看大街上这么多人,你要是被车碰伤了怎么办?你得跟着我走。一声,粗糙的手,惶惶地,终于在我的掌中落下来,脸上,露出迷惘的神情。我的眼睛,有些模糊,是夕阳晃花眼了吧?什么时候,他竟这样矮下去,矮下去,矮得我看他时,须低了头,他终于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

【小题1】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言不由衷:
【小题2】阅读⑧—⑫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和父亲之间发生的事情。
【小题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什么时候,他竟这样矮下去,矮下去,矮得我看他时,须低了头,他终于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
【小题4】第⑦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说说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小题5】联系全文,请简要分析文中以“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为标题的妙处。
【小题6】最后一段划线句与链接材料分别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土地的誓言》


本文:________________
链接材料: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