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4 组卷32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龙虎斗

梁 刚

丁晓虎在七宝镇开饭店有些年头了。尽管店的规模不大,但市口很好;菜和点心的花样也多,比如红烧肉、腌笃鲜、扣三丝、油爆河虾等,正宗的本帮特色。但要说最聚人气的,还是他的招牌点心小笼包,皮薄馅多,一咬一口汤,肉质坚实新鲜。如果选个雅座,一边闲看水阁清流船悠悠,一边享受美味佳肴和老酒。那才叫一个爽哩!

王兴龙也开了一家酒店,就开在丁晓虎饭店的街对面,但生意远不如丁家。所以丁晓虎特别得意,每每吃饱老酒,就会拉开粗嗓门说:就他的那个破酒店,只能当陪衬!但他没想到,王兴龙正蓄势待发,拜师于南京东路的“大三元”,那是一家远近闻名的大酒店,广帮特色。

那时七宝镇远不如现在那么花样百出,整条街的餐饮特点都差不离,白切羊肉与红烧羊肉之间并无太大的味蕾冲击。但王兴龙来了之后,一切都变了,百年不变的本帮菜点开始受到了冲击。就说小笼包吧,王兴龙做的馅心,不加肉皮冻,而是在肉馅中加入葱末、姜末、盐、花椒粉和香油,搅拌均匀后,再一勺一勺加进鸡汤,搅拌至肉馅把水分全部吃透。一般一碗肉馅,要加一碗鸡汤。想想,同样是一咬一口汤,但咬出来的味道能一样吗?食客们吃了他家的小笼包,便不停地咂嘴,说:鲜得嘞,眉毛也脱落了。

王家酒店渐渐聚集了人气,王兴龙又推出新花样:比如:氽来钟、神树开花和金鸡饼。“氽来钟”就是用半个冬瓜,掏空了芯,然后倒入滚烫的腌笃鲜,半个冬瓜氽在煮沸的水中,宛如水中氽钟。等你把竹笋、咸肉吃完了,那冬瓜就成了另一道菜。那“神树开花”是用香蕉皮做的,其形状有如金菊绽放,具体做法没人知道,但味道极好,还养颜,深受女士欢迎。金鸡饼是广帮传统菜,并非为谁量身定制,只是刚好契合了七宝文化。其主要原料就是用土豆泥做皮,用鸡丁肉丁香菇丁竹笋丁做馅,包好后压扁,放入油锅炸成金黄即可。

这些新品极大冲击了食客的眼球和味蕾。一时,王家酒店的生意兴隆,丁家饭店门前冷落。丁晓虎有点沉不住气了,他开始寻斤头(找碴、挑衅),开始“戳煞爷娘”地骂街。

王兴龙是好脾气,他的嘴角始终洋溢着微笑,他对谁都客客气气。对于骂街他更不可能接招。那差不多就是一种鄙视了,如果再骂,只能自取其辱。

丁晓虎感觉无趣,便想着对应之策。他也学做了“氽来钟”和“金鸡饼”;他把臭豆腐炸得皮脆肉嫩;还在小笼包的肉馅中加了虾仁;把牛腩和牛筋做得极有嚼头。食客就说:丁师傅,你做得菜大有长进啊。丁晓虎嗓门极大地说:那是,我做得是正宗本帮菜!

转眼就到了1937年的10月。初秋的晌午,食客们坐在酒店的雕花窗棂前,已能感受到“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秋景了。但那一刻,天空突然响起了日机掠过的声音,然后就传来了轰隆隆的爆炸声,前后响了四次。之后就传来了哭喊声。彼时,许多百姓丧了命,王兴龙的母亲也在其中。

食客们一声长叹:戳煞娘的日本兵,往后再也不得安宁喽!

那以后,不管是丁家饭店,还是王家酒店,生意都一落千丈。

之后的一天,有个叫小田一郎的日本军官走进了王家酒店,他能说一口流利汉语。他把王兴龙叫到跟前,问:你会不会做“龙虎斗”?

王兴龙愣了愣,然后摇头,心想:“龙虎斗”虽是广帮菜,但当地人很少吃野生动物,蛇猫之类更是不碰,偶有吃蛇的,最多来道“龙凤煨”,或叫“龙凤呈祥”只是讨个吉利罢了。但嘴上只是说:原料恐怕不好找,尤其是狸猫。

小田一郎不耐烦地挥挥手,说:这我不管,做不了这道菜,就烧了这店。

王兴龙谦卑地赔着笑说:太君,要不做道“龙凤呈祥”?吉利,味道大大的好。

小田一郎一拍桌子站起来:我不要“龙凤呈祥”,现在是战争,就要“龙虎斗”。中国不是号称“龙的传人”嘛,那大日本的就是虎,我就要“龙虎斗”,虎的,一定能战胜龙!

王兴龙的笑脸突然凝固了,他迟疑了一下说:狸猫确实没,最多弄只家猫。

小田一郎瞪他一眼,用手摸了摸脸说:家猫?即便是家猫,也能打败蛇!

王兴龙没吱声,只是沉着脸,弯了弯腰,便退了出去。

做“龙虎斗”很吃功夫,蛇和猫都必须经过去腥、剔骨的流程,尤其是猫,要用甘蔗来去腥,还要去掉脊髓以去酸。骨头熬汤做羹,蛇肉猫肉细细切丝,和菌菇一起烹炒,味道鲜美,无与伦比。再加蛇性微凉而猫性微热,一阴一阳谓之道,是真正的大补佳肴。

小田一郎吃得不住点头,哟嘻,大大的美味!然后就拍案唱歌。微醉的表情,满是怀旧,然后就说起他早年随父做生意,到过台湾、福建、广州,所以知道“龙虎斗”,但一直无缘品尝,今天总算如愿以偿。

王兴龙僵硬地微笑着没吭声,然后送来一碟秘制萝卜,说:这个,大大的爽口,能醒酒。

小田一郎夹起一块,放入嘴里,再次喊了一声:哟嘻!

之后,小田一郎便常来,来了就点“龙虎斗”,餐毕,王兴龙照例给他端来一小碟秘制萝卜。于是,王家酒店的生意就格外的好。对面的丁晓虎因此恨得牙痒痒。每天发戆劲,“戳煞爷娘”地骂街。

有一天,突然传来小田一郎的死讯。据说死得蹊跷,什么原因也找不到。

当晚,王兴龙突然敲开了丁晓虎的家门,说:我要走了,这是我记录的一本菜谱,有空看看。记住:蛇和萝卜不能同吃,吃了会中毒,严重时可能会暴毙。

丁晓虎拿着菜谱,呆了半晌,等他回过神来时,王兴龙早没了踪影。

【小题1】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王兴龙的品格(答出两种即可)。
【小题2】本文从正面和侧面对王家酒店的菜肴进行了描写,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其作用。
【小题3】对小田一郎之死,作者在文中已做了多次铺垫,请具体分析。
【小题4】标题“龙虎斗”内涵丰富,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它的多层含义。
【小题5】结尾两段写了王兴龙赠菜谱,离开七宝镇。有人认为删去这个结尾会更好,也有人认为不能删去,你赞成哪种观点?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理由。
2018·山东淄博·一模
知识点: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的循环

(杨建明)

①老莫退休了,多年融化在骨子里的生活节奏,突然来了个急刹车,一下子紊乱了。他从忙碌到空闲,无所适从,吃不下睡不着,总是唉声叹气,不愿出门,拒绝与人交流。身体也日渐消瘦,似乎得抑郁症了。

②老伴着急了,与女儿商量:“怎么办?”女儿问母亲:“老爸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母亲说:“这么多年,你老爸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也没见他有哈兴趣爱好。”女儿说:“现在都时兴上老年大学,你功老爸也去报名呀。”母亲说:“已向他提过多次,但他总推说没兴趣。”“那怎么行?不出去活动,对身体是不利的。”女儿提高了嗓门。母亲忽想起了什么说:“他每个月去银行取养老金还是蛮积极的。”女儿一听,不由眼睛一亮,对母亲悄悄地说:“妈,我有办法了。”

③第二天一早,女儿拿着手机来到父亲的房间,说道:“老爸,我帮您加一个微信,只要每天能行走8000步以上,就能自动转给您50元人民币的奖励金。”“还有这么个好事?”老莫瞪大两眼问道。“当然啰,这是一家社会公益机构为鼓励老年人参加户外运动而设立的。”

④老莫一听来了兴致,心里盘算着,这样一天50元,10天就是500元,一个月……他爽快地对女儿答应道:“那我就试试看吧。”

⑤自打那日起,老莫终于愿意出门了,还把手机绑在左手臂上,像模像样地去附近的公园里行走。到了规定的步数之后,果见手机里有了一条到账50元的信息。

⑥第二天,腿脚有点酸酸的,几乎有迈不动步子的感觉。但老莫还是坚持了下来。几天过后,他脚底下有力了,整个身子骨轻松了许多,精神比以前也饱满了。

⑦有次外面下雨,老伴劝他今天就别外出了,老莫却说道:“这有什么,我走一趟,不就可赚‘工资’了吗。”他穿上雨衣兴冲冲地出去了。

⑧几个月下来,老莫的状态改观了许多。胃口也开了,有时晚上睡觉还打起了呼噜。关键是,他延续了一直以来将每月的工资全交老伴的习惯,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刚得到的奖励金,如数地从手机里转给老伴,老伴乐呵呵地抿不拢嘴。

⑨时间一长,每天午睡后,出门行走已成了老莫生活申的一个组成部分。有时还约小区里的老伙伴,一同去行走。他性格也比以前开朗多了,简直判若两人。可是不知从哪一天开始,老莫不再从微信里取钱了。一连几天之后,老伴试探性地问他:“怎么,不想要钱了?”【A】老莫只是朝老伴笑笑而不搭腔。老伴憋不住地又催问道:“你平时不是喜欢让我存钱吗?”

⑩老莫憨厚地大笑起来,这才把她们母女俩的谜底给揭开了:“我也知道,你们是为了我的身体健康而着想,我得要感谢你们呢。”【B】这一切其实都是女儿的一番良苦用心,为刺激自己走出家门,在微信里“做了手脚”,只要每天行走到8000步以上,女儿就打赏50元钱。然而没想到,老莫收到钱之后,悉数交给老伴,老伴则将钱再悄悄转还给女儿……

⑪家人的关怀,让老莫十分感动。他激动地对老伴说道:“从明天开始,咱俩一起外出行走,你的身体健康也很重要啊。”“好呀,我们都要好好的。”老伴高兴地一口答应。听罢此言,老莫的眼睛有些湿润了,50元钱的奖励金,来来回回地“循环”,不仅治愈了自己的抑郁,而且还让这个家在爱的循环下,更加和睦与幸福。

【小题1】文章结尾写道:“50元的奖励金,来来回回地‘循环’,不仅治愈了自己的抑郁,而且还让这个家在爱的循环下,更加和睦与幸福。”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这50元钱奖励金是如何完成“爱的循环”的。
【小题2】下面这段文字摘自本文,你认为它适合放在文中【A】【B】哪个位置?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述理由。
原来前几天,老莫同一起行走的伙伴提起了行走有奖励金的事,却被对方一口否定,说哪有这样的美事?老莫暗忖:“是啊,天上不可能掉馅饼的。”他开始有些怀疑了,后在一次不经意之中,打开老伴手机的微信,才发现了里面有关奖励金的“秘密”。
【小题3】老莫在退休后不同时期的状态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2)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因为他看到,鸭群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3)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

(4)到暴风雨将歇时,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

(5)杜雍和望着儿子一脸的伤痕和乌得发紫的双唇,说:“你进窝棚里歇一会,我去找。”

(6)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7)天黑了。空手回到窝棚的杜雍和没有见到杜小康,他就大声叫起来。但除了雨后的寂静之外,没有任何回应。他就朝杜小康走去的方向,寻找过去。

(8)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眼见着天黑了。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没有听到父亲的回应。

(9)杜小康突然感到累极了,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

(10)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寸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11)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12)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

(13)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14)第二天早晨,杜雍和找到了杜小康。当时杜小康正在芦苇上静静地躺着。不知是因为太困了,还是因为他又饿又累坚持不住了,杜雍和居然没有能够将他叫醒。杜雍和背起了疲软的儿子,朝窝棚方向走去。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

(15)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16)八月的一天早晨,杜小康打开鸭栏,让鸭们走到水中时,突然在草里看到了一颗白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17)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

【小题1】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小题2】从3-9段的叙述和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小康?
【小题3】文中第(1)和第(12)自然段都是环境描写,但所描写环境的色彩却完全不同,前者昏暗,后者明亮。请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小题4】文章最后对杜雍和的语言描写用了省略号,请补上省略的内容。(要切合人物此时的心情。)
【小题5】每个人的成长之路各不相同,杜小康的孤独之旅给你什么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