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60
精读《陋室铭》,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作者赞扬简陋居室的目的是什么?
【小题2】陋室具有哪些特点?
【小题3】作者从不同角度写陋室,有什么作用?
17-18八年级下·全国·课时练习
知识点:议论说理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   苟得:   (     )        
(2)故患有所不     辟:(     )
(3)尔而与之       蹴:   (     )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     )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小题3】从全文来看,文章开头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作者这样写的作用何在?
【小题4】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辩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文章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的观点,对此你有何见解?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也,若橛株驹,吾执臂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丈人曰:“汝逢衣徒也,亦何知问是乎?修汝所以,而后载言其上。”

【注释】①承蜩tiáo:粘蝉。②垸huán:泥丸。③橛株驹:断树。④逢衣:长袍大褂。
【小题1】用“/”划分句子停顿。(划3处)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担者三夫
(2)
(3)笑而
(4)孔子谓弟子
【小题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曾不孀妻弱子   橛株驹
B.又生孙   巧乎
C.我之死   天地之大
D.操蛇   易蜩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小题5】如果从“愚公”“佝偻丈人”两人中选一位作为人生导师,你更愿意选谁?谈谈你的理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