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2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7-18八年级下·全国·课时练习
知识点:议论说理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两则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仙则 
(2)是陋室 
(3)清涟而不妖 
(4)陶后有闻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金经|十余岁
B.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据理臆断欤
C.出淤泥不染|康肃笑遣之
D.何陋有|水陆草木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小题4】许多同学喜欢乙文中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因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追逐功名富贵世风的鄙视。我喜欢甲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因为这两句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       
A.以修身     :屏除杂念和干扰。   无以   :明确、坚定。
B.无以     :达到                                 :放纵
C.不能     :振奋                                 :危险
D.不能     :治理                           意与     :每天
【小题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静修身          刀劈狼首B.太丘            其人然大喜
C.夫君子       两狼并驱如故D.险躁不能治性          是无礼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B.非/澹泊/无以/明志
C.非学/无以/广才D.险躁/则/不能/治性
【小题5】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