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2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有仙则
(2)有龙则
(3)是陋室
(4)惟吾德
(5)谈笑有鸿
(6)可以素琴
(7)无案牍之劳
17-18八年级下·全国·课时练习
知识点:议论说理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节选自《万事莫责于义》)


注:①为,愿意。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岂不大丈夫哉?(      )
②是得为大丈夫乎?(      )
子冠履。(      )
④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
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②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小题3】《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古代读书人的理想。甲文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
【小题4】乙文首先论证了“冠履不若手足之贵”,其次论证了______,然后论证了“贵义于其身”,最后强调了中心论点______
【小题5】两文都很推崇“义”,请选出下列最符合“义”的品质的一组(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⑤2017年7月6日,来自哈尔滨的侯爽在危急时刻,不顾自身安危,勇敢地站出来,在高空中同闹事乘客搏斗,维护了飞机上全体人员的安全
A.①③B.①②C.②⑤D.③⑤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


【乙】

陶渊明传(节选)

萧统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曰:“我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注释】①弦歌:出任邑令。②三径:指归隐者的居所。
【丙】

饮酒(其五)

陶渊明


【丁】

寻陆鸿渐不遇

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注释】①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湖州境内),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②虽带郭:虽,虽然;带,近;郭,外城,泛指城墙。指城郭一带。③著花:开花。④报道:回答道。
【小题1】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渊 明 少 有 高 趣 博 学 善 属 文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往之__________        (2)富贵不能__________
(3)会郡遣督邮__________ (4)能为五斗米____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小题4】请选出对【丁】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交代陆羽新家的位置很幽僻,要穿过野径,走入一片桑麻地,才能找到他的家。
B.颔联中的“篱边菊”“未著花”点明了初秋的季节特征,同时点明了陆羽的隐士身份。
C.后两联通过邻居的旁观直陈,呈现了陆羽无拘无束的生活姿态。
D.全诗以白描手法,直接刻画了不以凡尘俗世为念的隐士形象。
【小题5】【丙诗】中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他并没有隐居山林岩穴,而是身处“__________”;【丁诗】中诗人寻访陆羽,其搬迁的新家位于“__________”,却未寻见。
【小题6】请结合【甲】【乙】两文,分析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陶渊明的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曾国藩《诫子书》)


【注释】①慎独: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②天君:旧谓心为思维器官,称心为天君。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年与时             (2)躁则不能治性
(3)自修之             (4)人生第一自强之道
【小题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
【小题3】甲乙两文都谈论到修身养性的方法,甲文认为“______”和“______”是修身养德的基础,乙文认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是“______”。(用原文的字词填空)
【小题4】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