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6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大自然——天赋资产

①田地、果园、森林、河渠等等,在它们的占有者眼里是财产——有一宗最宝贵的财产却不在他们眼里,也不属于他们,那就是由这些田地、果园、森林、河渠以及天空、云彩、旭日或夕阳组合而成的风景。

②要看见和拥有这宗最宝贵的财产,一个人必须保持孩童般的纯真,有诗人的心灵和眼光。爱默生指出:几乎没有几个成年人能够亲眼看见自然。原因很简单,只关心财产的人看不见风景。如果你有钱,你当然可以在乡村买地建别墅,甚至把远方的古树移植到自己的花园里,把每个房间塞满古董。可是,如果你是一个名利之徒,这一切归根结底不过是钱罢了,只是身价的张扬和虚荣的满足。一个以整个大自然为自己的领地的人,不会关心自己能够拥有值多少钱的房地产。

③其实,多余的物质带给人的只是负担和烦恼,自然的风景带给人的则永远是解脱和愉悦。

④爱默生说:大自然被贬,这就好像一个人看着海洋,却只能记得鱼的价格。我想到在今日中国大自然被贬的例子:看着田野,却只能记得开发房地产;看着名山,却只能记得发展旅游业;看着大川,却只能记得建水电站;看着丘陵,却只能记得挖矿;看着珍稀古树,却只能记得木雕市场。一言以蔽之,大自然被贬为了功用和金钱。

⑤其实,要说财产,大自然才是最宝贵的财产。正如爱默生所说:自然界是每个人的天赋资产。可是,大多数人宁愿自行剥夺自己的这宗资产,放弃自己的王国,所用的方法是——钻进一个角落。对于现代人来说,这是多么有力的提醒。我们也许不得不每天上班,但是要记住,职场只是一个小角落,自然的疆界无比辽阔,那是你的天赋资产,是你的王国,始终在等着你去享用和巡游。一个心中装着自然的人,即使客观上不能经常亲近自然,他对生命的感悟也是更加深刻的。

⑥人的心灵与大自然是相通的,人心中最深刻的感悟反映了大自然的真理。人类最伟大的大师都首先是大自然的学生:因为他们直接师事大自然,所以有独创性;因为他们同出一个师门,所以不论具体学说有怎样的差异,基本的真理却是一致的。我们不是大师,但是仍可以也必须做大自然的学生,如此才能有自己的真实感悟,也才能与大师的感悟产生共鸣。

⑦从大自然回来,我们又过起平时的日子,但会有一种超脱的心情——就像一个自然之子暂时游历在人间,看淡一切争逐和得失。

【小题1】阅读二至五段,说说多数人不能拥有大自然这个“天赋资产”的原因有哪两个
【小题2】说说第四段中划线句子“大自然被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小题3】为什么我们普通人做大自然的学生,也能与大师的感悟产生共鸣?
【小题4】纵观全文,说说置身大自然,会对我们的心灵产生怎样的影响?
18-19九年级上·湖北武汉·期中
知识点:杂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

把“冷板凳”坐热

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84岁的屠呦呦身着紫色长套裙出席领奖。那一刻,她是最美的人。多年间,屠呦呦带领团队默默无闻潜心研究青蒿素,试千方、尝百药,终为人类健康作出历史贡献。这样一种把“冷板凳”坐热的大美,令人感佩。

②坐冷板凳不易,把冷板凳坐热更不易。在许多人眼里,坐冷板凳不舒服、不是滋味,与名利无缘、跟热闹无份,与寂寞冷清相伴,同淡泊清苦相随,有时甚至还得与委屈不公、冷落埋没相连。可是,正因为吃得了坐冷板凳的苦,才能翻开生命的新篇、打开事业的新局。【甲】田德望历经18年翻译世界文学名著《神曲》,所付出的辛苦常人难以想象,原文仅7万字的《地狱篇》,他标注了16万字的注释,《炼狱篇》的注释更是多达34万字。没有这一番沉寂和呕心沥血,怎有如此成就?

③然而,又有多少人甘愿坐冷板凳,遑论把冷板凳坐热?不少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有的渴望“一夜成名”“一举夺冠”,一味追求礼花般的绚烂绽放;有的垂涎“众星捧月”“前呼后拥”,陶醉于鲜花和掌声;有的流连光鲜世界,为了“露个脸”,奔走在各种闪光灯之中;有的贪图热门热事热岗位,见异思迁、跳来跳去,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不是立长志而是常立志。不愿、不屑坐,不甘、不敢坐,不会、不善坐冷板凳的人,或为名所困,或被利所惑,或受种种杂念所累,走失在人生路上,淹没在人海当中,最终难逃平庸的结局。

④不去追名逐利是一种本事。没有超脱的心态、开阔的胸襟和沉稳的定力,如何对个人的名利放得下、看得透、想得通?【乙】“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专心研究原子能,成为核武器领域公认的“众帅之帅”,源自他“一生就做一件事”的执着信念。执着于内心的信仰和信念,咬定大目标、大方向、大追求和大原则不放松,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才能屏蔽和过滤掉时代的浮躁和困惑。

⑤把冷板凳坐热不是苦熬苦等,而是以时间为刻度,不断书写自身本领的新高度。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要一以贯之、一干到底。语言学大家王力一生笔耕不辍,84岁高龄时依然坚持每天连续伏案8到10小时,任何与研究和写作无关的事他不闻不问。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坚守与勤奋,才有了《汉语语音史》《汉语语法史》《汉语词汇史》《王力古汉语字典》等经典之作。【丙】冷活做实、冷事做热、冷门做火,练就看家本领,成功自然来敲门。

⑥庄子曾说过:“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是只准备三餐,还是“宿舂粮”,抑或是“三月聚粮”,所达致的结果迥然不同。欲“适千里”者,必下得一番苦功夫,谁也偷不得懒、取不得巧。                                                         


【注】①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chōnɡ)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出自《庄子·逍遥游》。意思是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用三个月的时间来准备粮食。
【小题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文题中“冷”和“热”的含义。
“冷”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③段的主要内容是:列举现实生活中种种不愿坐冷板凳,追名逐利的现象及其结果,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3】要把“冷板凳”坐热,就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小题4】阅读全文,想一想下面这则材料填入文中甲、乙、丙的哪一处最为恰当?并说明理由。
【材料】袁隆平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泡在水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研究超级水稻,源自他对粮食安全的忧虑和对平民百姓的情怀。
【小题5】阅读第⑥段,说说“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这句话给你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在“诗和远方”中涵养文脉

①没有华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灯光,只是一尺方桌、一位读者、几封书信,却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在荧屏内外,收获掌声无数。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持续霸屏朋友圈。“有多久时间,没有提起笔来好好写一封信了?”节目甚至不断激发起观众提笔写信的冲动。

②引发共鸣的,何止是《见字如面》。这段时间,同样被誉为“综艺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也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接连赢得超高口碑,捕获了一批又一批的“自来水”。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传统的文化形式,何以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即便历经岁月冲刷,却依旧能散发光泽、触动人心?

③见字如面,睹物相思。有人说,感情波动不分孰优孰劣,再笨拙的一支笔,即使写出内心万一,也足够令人感动。确实,人的情感都是相通的,最能打动人的无疑是那份最纯粹的情感。就拿写信来说,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诚。而字迹又往往能印刻下书写人的性情,古人甚至有“尺牍书疏,千里面目”的说法,见信如晤,读信之人见字便能捕捉对方写信时的表情。字如其人,不加掩饰地将自己完整地展现在对方面前,正是这种纯粹和真诚,更令人神往。我们会被画家黄永玉给曹禺写的信所感动,恐怕就是“心在树上,你摘就是”的直白。而歌手蔡琴写下的“杨德昌,你怎么可以就这样走了呢”,让人直叹“看哭了”,也正在于其真挚的感情。

④如果说,信件是人们内心的琴弦,那么,声音就是撩动琴弦的拨片。正如《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所言,“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当普通夫妇对念起朱生豪的情诗,“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爱”,我们很难说不感动于斯;当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说到动情处,感慨“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我们心中也很难不起敬意。“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如一股清风唤醒了大众许久未被触摸的文化脉搏。”这样的评价,也足以道出这几档文化节目受观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不在于怀旧,而在于真情实感。

⑤饱含书卷气,是这几档综艺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素养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曾经有人问道,“为什么要学习古代诗词?”一个得到最多人点赞的答案是这样回答的:举个例子,当看到天边飞鸟,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哎呀,好多鸟。”当你失恋时你低吟浅唱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不是千万遍地悲喊:“蓝瘦,香菇!”更重要的是,随气质改变的,还有人的精神生命。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散发恒久魅力,就在于它能滋养心灵,扩展精神疆域,是我们抵抗庸俗的利器。而这,恐怕正是“综艺清流”走红的另一个原因。

⑥很难说,这几档节目受到热捧,就意味着综艺节目的格局就此改变。但这至少证明,诗和远方并非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更非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只不过,传承文脉也需要大众传播的载体,“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思考自己以及所处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命的价值,很多体验若不能亲历,就会期待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启发和依据”。《见字如面》导演吴正文的总结,大概也是人们内心的呼唤吧。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面对于“综艺清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综艺清流”的显著特征是饱含书卷气。
B.“综艺清流”让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发生碰撞,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
C.“综艺清流”不加掩饰地将参与节目的那个“自己”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这种纯粹和真诚,令人神往。
D.“综艺清流”受到追捧,但并不意味着综艺节目的格局会因此改变。
【小题2】下面关于“传统文化”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之所以散发着恒久魅力,就在于它能滋养心灵,扩展精神疆域,是我们抵抗庸俗的利器。
B.传承传统文化的文脉需要大众传播作为载体。
C.几档关于传统文化的节目受到大众的追捧,表明传统文化并非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
D.学习传统文化能改变人的文化素养,从而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所要讨论的话题是传统的文化形式,何以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即使历经岁月冲刷,却依旧能散发光泽、触动人心。
B.列举画家黄永玉给曹禺写的信及歌手蔡琴写给杨德昌的信,论证了打动人心的不是语言的本身,而是倾注在语言里真挚的感情。
C.文章认为频霸银屏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和《见字如面》等节目注重观众怀旧情结的同时,也注重撩动起观众内心的真情实感。
D.文章认为,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思考自己以及所处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命的价值,所以很多体验若不能亲历,就会期待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启发和依据。

把“冷板凳”坐热

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84岁的屠呦呦身着紫色长套裙出席领奖。那一刻,她是最美的人。多年间,屠呦呦带领团队默默无闻潜心研究青蒿素,试千方、尝百药,终为人类健康作出历史贡献。这样一种把“冷板凳”坐热的大美,令人感佩。

②坐冷板凳不易,把冷板凳坐热更不易。在许多人眼里,坐冷板凳不舒服、不是滋味,与名利无缘、跟热闹无份,与寂寞冷清相伴,同淡泊清苦相随,有时甚至还得与委屈不公、冷落埋没相连。可是,正因为吃得了坐冷板凳的苦,才能翻开生命的新篇、打开事业的新局。【甲】田德望历经18年翻译世界文学名著《神曲》,所付出的辛苦常人难以想象,原文仅7万字的《地狱篇》,他标注了16万字的注释,《炼狱篇》的注释更是多达34万字。没有这一番沉寂和呕心沥血,怎有如此成就?

③然而,又有多少人甘愿坐冷板凳,遑论把冷板凳坐热?不少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有的渴望“一夜成名”“一举夺冠”,一味追求礼花般的绚烂绽放;有的垂涎“众星捧月”“前呼后拥”,陶醉于鲜花和掌声;有的流连光鲜世界,为了“露个脸”,奔走在各种闪光灯之中;有的贪图热门热事热岗位,见异思迁、跳来跳去,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不是立长志而是常立志。不愿、不屑坐,不甘、不敢坐,不会、不善坐冷板凳的人,或为名所困,或被利所惑,或受种种杂念所累,走失在人生路上,淹没在人海当中,最终难逃平庸的结局。

④不去追名逐利是一种本事。没有超脱的心态、开阔的胸襟和沉稳的定力,如何对个人的名利放得下、看得透、想得通?【乙】“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专心研究原子能,成为核武器领域公认的“众帅之帅”,源自他“一生就做一件事”的执着信念。执着于内心的信仰和信念,咬定大目标、大方向、大追求和大原则不放松,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才能屏蔽和过滤掉时代的浮躁和困惑。

⑤把冷板凳坐热不是苦熬苦等,而是以时间为刻度,不断书写自身本领的新高度。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要一以贯之、一干到底。语言学大家王力一生笔耕不辍,84岁高龄时依然坚持每天连续伏案8到10小时,任何与研究和写作无关的事他不闻不问。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坚守与勤奋,才有了《汉语语音史》《汉语语法史》《汉语词汇史》《王力古汉语字典》等经典之作。【丙】冷活做实、冷事做热、冷门做火,练就看家本领,成功自然来敲门。

⑥庄子曾说过:“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是只准备三餐,还是“宿舂粮”,抑或是“三月聚粮”,所达致的结果迥然不同。欲“适千里”者,必下得一番苦功夫,谁也偷不得懒、取不得巧。   

【注】①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chōnɡ)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出自《庄子·逍遥游》。意思是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用三个月的时间来准备粮食。

【小题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文题中“冷”和“热”的含义。
“冷”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③段的主要内容是:列举现实生活中种种不愿坐冷板凳,追名逐利的现象及其结果,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3】要把“冷板凳”坐热,就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小题4】阅读全文,想一想下面这则材料填入文中甲、乙、丙的哪一处最为恰当?并说明理由。

【材料】袁隆平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泡在水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研究超级水稻,源自他对粮食安全的忧虑和对平民百姓的情怀。

【小题5】阅读第⑥段,说说“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这句话给你的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