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4 组卷606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强兵,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韩婴《周公诫子》)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非学无以广______
(2)悲守穷______
(3)子无鲁国骄士______
(4)又天子______
【小题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儿子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中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_____;乙文中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_____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小题4】甲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什么?
17-18七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知识点:议论说理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吾与徐公/孰美D.盖/石性坚重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间数月之后,时时而进肉食者谋之,又何
B.者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也吾妻之美我,私我也
C.若徐公不君之美也 门庭
D.朝服衣冠辞白帝彩云间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回好学》)

【注】①回:颜回,又称颜渊,是孔子的弟子。②蚤:同“早”。③恸:哀痛之至。④贰:重复。⑤亡:同“无”。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孤岂欲卿经为博士邪!(        )
(2)即刮目相待(        )
(3)门人(        )
(4)弟子为好学?(        )
【小题2】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胡不我于王                 往事耳
B.卿言多务,若孤?       明日,徐公来,视之
C.子墨子闻之,起       皆以美徐公
D.今齐地千里                 宋之地,五百里
【小题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不迁怒,不贰过。
【小题4】请写出两个与[甲]段文字相关的成语。你还知道与好学相关的成语吗?请举一例。
【小题5】读了[甲]、[乙]两段文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请分别谈一谈。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③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治国安民》

【注释】①炀(yáng)帝:杨广,隋朝的皇帝。 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③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小题1】给句子划分一处节奏       
入 /则 无 法 家 拂 士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入则无法家(      )          (2)百姓不 (          )
【小题3】翻译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小题4】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_________。乙文唐太宗使百姓安乐的措施是 _______ (用文中句子回答)。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