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03
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本文作者为______(人名),他是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而后   作:______(2)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是: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18八年级上·上海浦东新·阶段练习
知识点:议论说理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节选自《出师表》)

【丙】绍兴六帅,皆果毅忠勇,视古名将。岳公飞独后出,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身死之日,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皆一可以当百。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故能得人心。异时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军行之地,秋毫无扰,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

(节选自《独醒杂志》)

【注释】①异时:从前②固石洞:地名。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而去之(       )
(2)亲戚(       )
(3)宜付有司论其(       )
(4)能得人心(       )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三里城/以昭陛下平明
B.域民不封疆之界/为勤惰必分
C.环攻之而不胜/知不争
D.而不胜者/秦王怫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
【小题4】乙文是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的建议,请你概括这则建议,并思考这条建议和丙文中的哪句话的意思不谋而合?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渔家傲(节选)

[宋]李清照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乙】

踏莎行(节选)[民国]吕碧城[注]

水绕孤村,树明残照,荒凉古道秋风早。

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遥指青山小。

[注]吕碧城:近代爱国女诗人。

【丙】

谏太宗息兵罢役疏(节选)

[唐]徐惠

窃见顷年以来,力役兼总。召募役戍,去留怀死生之痛;因风阻浪,往来有漂溺之危。一夫力耕,无数十之获;一船致损,则倾数百之粮。是犹运有尽之农工,填无穷之巨浪;图未获之他众,丧已成之我军。虽除凶伐暴,有国常规,然武玩兵,先哲所昔秦王并吞六国反速危亡之兆晋武奄有三方翻成覆败之业 悠悠六合,虽广不救其亡;嗷嗷黎庶,因弊以成其祸。是知地广非常安之术,人劳乃易乱之源。愿陛下布泽流仁,减行役之烦,增《湛露》之惠。

[注]①徐惠:唐太宗的贤妃。②力役:劳役、兵役。③泽:恩惠。④《湛露》:《诗经·小雅》篇名,诗中盛赞国君英明诚信的美德。
【小题1】下列对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秦王并吞六国/反速危亡之兆/晋武奄有三方/翻成覆败之业/
B.昔秦王并吞/六国反速危亡/之兆晋武奄有三方/翻成覆败之业/
C.昔秦王并吞/六国反速危亡之兆/晋武奄有三方/翻成覆败之业/
D.昔秦王并吞六国/反速危亡/之兆晋武奄有三方/翻成覆败之业/
【小题2】下列对三篇诗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渔家傲”“踏莎行”为词牌名;由标题“谏”可推断“疏”是臣下向君主进言的文体。
B.用典使诗文凝练含蓄,甲词借大鹏暗喻远大的理想,丙文以《湛露》劝谏国君息兵罢役。
C.三位才女发出慨叹,甲词抒怀才不遇之悲,乙词写前途迷茫之忧,丙文论战争劳民之害。
D.三篇诗文出自三位奇女子,其豪迈雄浑的语言风格,都展现了女子胜似男儿的凌云之志。
【小题3】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
加点词方法提示词 义
无数十之获关联教材
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1)卒:_____
武玩兵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黩:①污辱,玷污。②滥用。③黑。(《古汉语字典》)
(2)黩:_____     
先哲所参考字源释义,联系语境推断

戒:,从戈从二手会意,表示一个武士两手持戈,站岗放哨。

(3)戒:_____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召募役戍,去留怀死生之痛。
(2)是知地广非常安之术,人劳乃易乱之源。
【小题5】古诗文中“风”的内涵丰富。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三篇诗文借“风”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