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76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 ,谓魏王曰:“今有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 “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④ 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选自《战国策〃魏策》)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首都。④大梁:地名, 魏国的首都。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邯郸大梁(                                            ②愿王之(                       
③而谗言先                                            ④后太子质(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A. 温故知新(《论语》)       B. 剑不行(《刻舟求剑》)
C. 拔山倒树来(《幼时记趣》)       D. 学时习之(《论语》)
【小题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而 议 臣 者 过 于 三 人 矣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2)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
【小题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6-17九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刘向(约前77-前6)历史事件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二)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灸,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弗登,曰:‘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今主君之尊,仪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之调也;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前夹林而后兰台,强台之乐也。有一于此,足以亡其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梁王称善相属。

【注】嗛:同“慊”,满足,舒服。     煎、熬、燔(fàn)、炙:几种烹饪方法。 南之威:美女名。   陂(bēi)池:池塘。高台陂池:泛指园林建筑,游乐场所。 尊:同“樽”,酒器。 白台、闾须:都是美女名。   夹林、兰台:魏国园林建筑。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曾其所不能                               香远
B.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C.出则无敌国外                        无硕师名人与游
D.然后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岁寒,然后松柏之后凋也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小题3】文段(一)画横线的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
【小题4】结合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分析孟子的论述和鲁君的劝谏在方法上和论点上有何异同。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乙】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注释:①社鼠:藏身于土地庙内的老鼠。社,社庙,俗称土地庙。②涂:把彩粉或油漆抹在木质建筑材料的表面上,用来装饰或防虫蛀。③案据:安定。案,通安。据,也是安的意思。这里暗含包庇之意。④腹而有之:心腹亲近主人。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______
(2)今齐地方千里______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______
(4)王之甚矣______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小题3】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在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①______,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②_____;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③_____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④____的方法,使景公明白了“治国何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挠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注】①公孙闬hàn:齐国人,邹忌的门客。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③曲挠:挠,念náo。曲挠,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④说:劝说,说服。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⑦为大事:这里指谋反夺权的事。⑧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相______
(2)公孙闬邹忌曰______
(3)亦吉______
(4)田忌遂______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B.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
C.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D.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2)因令人捕为人卜者。
【小题4】文中的邹忌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