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性学习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97
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摄月球表面影像、获取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做准备。某班同学开展了以“嫦娥二次奔月”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成员,请参与以下活动。
【活动一:妙笔生花绘“嫦娥”】“嫦娥奔月”的场景令人激动,“嫦娥2号”发射的场面一幕幕已深刻地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下图是某同学搜集的“嫦娥2号”发射图片,请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新闻报道话“嫦娥”】“嫦娥二号”奔月,新闻报道紧随其后。请阅读下面图片和新闻,按照要求答题。

(温家宝总理出席揭幕仪式并揭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众网·新闻频道讯     今天上午,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了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地区的局部影像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揭幕仪式并为影像图揭幕。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首次公布的月球虹湾地区局部影像图是一张黑白照片。据国防科技工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影像成像时间为10月28日18时,是卫星距离月面大约18.7公里地方拍摄获取。影像图的传回,标志着嫦娥二号任务所确定的六个工程目标已经全部实现。这意味着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工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嫦娥二号10月1日成功升空,到现在已过去一个多月,而嫦娥二号的发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对月球虹湾地区进行高清晰度的拍摄。而此次拍摄将为今后发射嫦娥三号卫星并实施着陆做好前期准备。
据悉,此次嫦娥二号携带的CCD相机分辨率提高很多,嫦娥一号是120米分辨率,而嫦娥二号在100公里圆轨道运行时分辨率优于10米,进入100公里×15公里的椭圆轨道时,其分辨率能达到1米,已超过了原先预定的1.5米的指标。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则新闻的主体部分提供了哪三条主要信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九年级·湖北黄冈·竞赛
知识点:图文转换文段综合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学校开展“我们的动物邻居”主题学习活动,探讨动物与城市的关系。初一某班同学在研究了北京雨燕后,着手制作宣传手册。请你协助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查阅资料
【小题1】阅读下面资料,完成小题。

从老北京口中的楼燕儿,到奥运会吉祥物之一的福娃妮妮,北京雨燕作为世界上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鸟类,已经成为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特殊的生态符号。春夏之时,伴随着此起彼伏的     liáo)亮叫声,一道道黑色的剪影划过天空,成为古都北京引人注目的景观。

不同于旧时王谢堂前燕里的家燕,雨燕形体更大,翅膀狭长,单翼的长度几乎相当于体长的两倍,飞在天上就像挂了两把镰刀。雨燕的尾巴在飞行时总是收成一束,只有在需要调整方向时才打开。因此它飞得高,飞得远,速度极快,每小时可达110公里,是鸟类中不折不扣的飞行家。每年8月初,雨燕迁徙到南非越冬,次年3月底,飞抵北京,繁殖育雏。雨燕年年往返,从不失约于北京的春天。

为什么会是北京?作为几朝几代的古老都城,北京有着高大的古建筑群。宫殿、城楼、箭楼中梁、檩、椽差交错,形成了一个挨一个的人造洞穴,护着雨燕。清晨日暮时分,大片雨燕倾巢而出,与飞檐翘角、雕梁画柱相映成趣,它们用飞翔的视角见证着这座城市的     cānɡ)桑变迁。


(1)依次在文段中根据拼音书写的汉字以及给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嘹亮     参(cān)差       庇(bì)护     苍桑
B. 瞭亮     参(cān)差       庇(pì)护     沧桑
C. 嘹亮     参(cēn)差       庇(bì)护     沧桑
D. 瞭亮     参(cēn)差       庇(pì)护     苍桑
(2)同学们就文段和课本中出现的“迁”字的意思展开了讨论,结合右图所示词典中给出的义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文段中“迁徙”指的是雨燕从北京飞往南非越冬,所以这里“迁”字的义项选①。
B.文段中“变迁”指的是北京城历史的变化转换,所以这里“迁”字的义项选②。
C.《纪念白求恩》中“见异思迁”是指有些同志经常到各处工作看见了不同事物,所以这里“迁”字的义项选①。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是指王昌龄被贬到龙标这个地方,所以这里的“迁”字的义项选③。
(3)文段中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王谢”,指东晋时两大显赫家族——以王导为主的王家和以谢安为主的谢家。刘义庆编写的《       》一书中就有谢家人咏雪的故事。
【任务二】探访实地
【小题2】同学们跟随老师去往古建较多的什刹海地区,对北京雨燕的栖息地进行实地探访。请你完成小题。
(1)同学们发现一户大门上贴着一副与“燕”有关的残损对联,下列填补最恰当的一项是(     
长空①       ,身姿轻盈穿翠柳
天上月明,光色柔和②        
A.①舞燕       ②笼楼宇                              B.①燕舞       ②照琼楼
C.①舞燕       ②照琼楼                              D.①燕舞       ②笼楼宇
(2)同学们在探访时看到两块关于北京雨燕的宣传板,依次补充空缺处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北京雨燕的危机

近20年来,有迹象显示,北京城区的雨燕数量明显减少,濒临消失。雨燕繁殖的场所越来越少是根本原因。出于文物保护目的,防止麻雀等鸟类粪便腐蚀漆面和木材,许多古建筑都在斗拱的空隙前安装了防雀网,这进一步了北京雨燕的生存空间。


北京雨燕的

加强对雨燕居所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对北京雨燕的生存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做的是增加雨燕的繁殖场所。如在公园湿地建设科学设计的雨燕塔,在现代化建筑外设置巢箱,进行人工招引,为北京雨燕提供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



A.①适宜       ②压缩       ③保护                 B.①适宜       ②扩大     ③保护
C.①相宜       ②压缩       ③招引                 D.①相宜       ②扩大     ③招引
(3)几位同学在宣传栏的留言板上写下了自己的探访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同学甲:“作为北京人,在充分了解了北京雨燕之后,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B. 同学乙:“清晨,雨燕倾巢而出,呼朋引伴,成为北京中轴线上的一道风景。”
C. 同学丙:“北京雨燕咄咄逼人,不时地会迎面俯冲而来和我们热情地打招呼!”
D. 同学丁:“如何与北京雨燕和谐共生的问题,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吗?”
【任务三】制作手册
【小题3】探访过后,同学们开始制作宣传手册。请你完成小题。
(1)结合本次学习活动的主题,请从下面两幅图案中选择一幅作为宣传手册的封面配图,并说明理由。


图一:篆书“燕”字。在历史上,北京也称“燕京”。


图二:北京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标识,由北京雨燕和天坛祈年殿的抽象图案组合而成。
我选择图     作为宣传手册封面,理由是:               
(2)同学化用《诗经》中的语句,结合走访感受,将“燕燕于飞,古都风韵”作为宣传手册的标题。请你用正楷字体将这个标题准确工整地抄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中。
临近毕业,班级准备召开“告别初中,向未来”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班委拟定了节目方案,请你按照序曲和尾声主题的格式,结合节目内容,概括另两个篇章主题。
序曲第一章第二章尾声
忆往昔展未来
播放师生学习生活的视频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相声《家访》
舞蹈《老师·妈妈》
诗朗诵《青春》
时装秀《春天的色彩》歌曲《青春修炼手册》
舞蹈《让梦飞起来》
歌曲《奔跑》
朗诵《少年中国说》

(2)下面这段开场白,其中有一处语病,一处标点错误,请找出序号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②回首逝去的日子,我们相聚在这个校园;相识在这个班级。③我们曾经一起洒下过无数的汗水,共同收获过无尽的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惆。④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不仅是新征程的开始,更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⑤让我们挥手告别昨日,开启新的行程!
标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任选一位学科老师,根据学科的特点,仿照示例创作一条赠言。
示例:化学老师:三年来,我们跟您的相遇就像是酸遇上了碱,我们彼此中和,释放出了热与激情生成了美好的感情沉淀。
(4)请仔细阅读下面的调查统计图,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简要概括。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