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315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 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 ③ 。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 小;吾禄益厚,吾施 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⑤。”(《孙叔敖 遇狐丘丈人》)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必先苦其心志(        ) (2)入则无法家拂士                   
(3)子知之乎                 )(4)孙叔敖蹴然易容曰               
【小题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可以免于患乎?
【小题3】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
(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小题4】从【甲文】看一个国家应具备什么条件才使国家不灭亡呢?(4分)
14-15八年级上·辽宁营口·期末
知识点:初中语文综合库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下面划线字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A.由是则可以辟(担忧)而有不为也
B.一(汤汁)羹
C.所识穷乏者(通“德”,感激)我与
D.是亦不可以(经过)乎
【小题2】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
B.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D.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的表现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小题3】将选段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阅读文言文《智囊•侯嬴》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夷门监侯嬴,年七十余,好奇计。秦伐赵急,魏王使晋鄙救赵,畏秦,戒勿战。平原君以书责信陵君,信陵君欲约客赴①秦军,与赵俱死,谋之侯生,生乃屏②人语曰:“嬴闻晋鄙兵符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力能窃。昔如姬父为人所杀,公子使客斩其仇头进如姬,如姬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一开口,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功也。”公子从计,请如姬。如姬果盗符与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公子即合符,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③,而公子亲数存之④。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至邺,矫⑤魏王令代晋鄙兵,晋鄙合符,果疑之,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公子遂晋鄙兵进,大破秦军。      


【注释】①赴:舍身投入,同秦军拼命。 ②屏(bǐng):使人退。③鼓刀屠者:宰杀牲畜的屠夫。 ④亲数(shuò)存之:亲自屡次来慰问我。 ⑤矫:假托。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而如姬最,力能窃之(     )             (2)公子一开口(      )            
(3)公子遂晋鄙兵进 (      )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       
A.公子从计,请如姬       屠自后断股,亦毙之
B.力能窃            辍耕垄上
C.夷门监侯嬴                   卿今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D.公子即合符,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   登轼望之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功也。
(2)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侯生“好奇计”,这是总写,有总领全文的作用。
B.侯生把自己的好朋友朱亥推荐给信陵君,说明侯生考虑事情很周全。
C.魏王派晋鄙率军救赵,中途变卦,后来是在如姬的说服下又答应出兵的。
D.如姬冒着生命危险偷兵符给信陵君,说明她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小题5】侯嬴为信陵君进献了哪几条“奇计”?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林道人诣谢公

林道人诣谢公。东阳时始总角,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谢公:谢安,东晋名相,世称谢太傅、谢公。②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逝,下文“家难”指此事。③总角:古时儿童头结成小髻,指代小孩。④信:传信的人。⑤恨:遗憾。⑥朝士:朝廷官员。
【小题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                 与林公讲论
B.未若柳絮风起                 流涕抱儿以归
C.左将军王凝                 母王夫人在壁后听
D.谢太傅寒雪内集             三省吾身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
【小题3】用“/”给乙文中的画线句断句,断三处。
谢 公 语 同 坐 日 家 嫂 辞 情 慷 慨 致 可 传 述 恨 不 使 朝 士 见!
【小题4】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咏雪》中的“兄子胡儿”即《林道人诣谢公》中的“东阳”。
B.《咏雪》文末的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是对谢道韫的赞赏。
C.《林道人诣谢公》文末谢公所说的话,是对王夫人的赞颂。
D.从选文可见,《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人物言谈轶事,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传神。
【小题5】王夫人为什么要“流涕抱儿以归”?
【小题6】鲁迅先生称《世说新语》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请结合甲乙两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