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性学习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3
中国戏曲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某校九年级(1)班拟开展“走进戏曲天地传承戏曲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

戏曲节目收看情况调查统计图

【材料二】

中国戏曲艺术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而宝贵的人才培养经验。中国传统戏曲教育强调因材施教,根据学员个性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员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此外,还注重学员的理论学习和通识教育,激发主观能动性,提高艺术创造力。同时也很注重学练看演结合,让学员在课堂上学戏后再到舞台上展示,提高舞台适应能力,增强角色的艺术感染力。

【材料三】

京剧《空城计》宣传海报

以名著《三国演义》为依托创作的京剧《空城计》将在国家大剧院盛大展演。戏剧《空城计》是我国京剧的传统保留剧目,又名《抚琴退兵》。届时欢迎大家观看。

地点:国家大剧院演艺厅

2023626

北京市某演艺集团

(1)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中图表的主要信息。
(2)目前,我国戏曲人才短缺,就怎样培养戏曲人才,请你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向戏曲学院提出相应的建议。不少于2条。
(3)京剧《空城计》要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发布的海报中有两处错误,请你按要求修改。
【材料三】的海报正文中有一处信息不完整,请指出。____________
【材料三】的海报中有一处格式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
(4)同学们在挑选戏曲创意商品时产生困惑: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和《水浒传》中的林冲,外貌都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而手机壳上的戏曲扮相截然不同(见下图)。结合名著内容,推测他们扮相不同的原因。

2024·四川绵阳·一模
知识点:图文转换邀请函《水浒传》《三国演义》提炼与概括非连续性文本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22年6月,中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以下简称“福建舰”)下水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光明中学九(1)班围绕此话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小伟在查找资料时,搜集并整理出以下三则材料。请你根据这三则材料探究“福建舰”下水引起大家关注的原因。

材料一

6月17日上午,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举行。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舷号为18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碰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该舰下水后,将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

(摘自“央视网”)

材料二

6月17日,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下水。远在英国的北洋水师水兵墓地的先烈们(1881年和1887年,两批英勇的北洋水师官兵满怀着救国图强的信念,远赴英国纽卡斯尔造船厂接收在此订购的军舰。其间,5位年轻水兵客死异乡,被安葬在圣约翰墓园)也收到了来自故土的好消息。在英国留学的邬同学说,福建舰下水后,他21日到墓地祭拜时,墓碑前早已经摆满了鲜花和福建舰”“辽宁舰”“055型驱逐舰等照片,还有一面中国国旗。那些为中华民族英勇献身的先烈们,我们不曾遗忘。

(摘自微信公众号“观察者网”)

材料三

中国唯一的一座近代海军英烈纪念专祠——合祀中法马江海战、中日甲午海战阵亡的海军将士的昭忠祠里,也有冒雨前来的市民放上的福建舰的照片。有前去祭莫的福州市民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海军终于强大起来了”“一定要把照片给他们看一下,我们能过上现在的日子,是他们老一辈,一代接一代的努力

(摘自微信公众号“观察者网”)


(2)《人民日报》微博发布了题为《骄傲!我们有三艘航母了》的文章,展示了我国三艘航母的宣传画。小伟觉得宣传画设计非常巧妙,他想要把这幅画推荐给他的朋友小江,却不知该怎么介绍,请你帮帮他。150字左右。


(3)此次活动引发了同学们对“大国重器”“国防发展”的热议。请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三个写一段话,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思考。100字左右。
海军 强大 先烈 复兴 科技
学校校报开设《下好科技先手棋·开启双碳新时代》专栏,向同学们普及“双碳”知识。下面是小华同学搜集的材料,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如何抓住先机?

近年来,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引人注目的热词。碳达峰,顾名思     )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间点达到历史峰值,这是一个平台期,之后会逐渐稳步回落。碳中和,则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抵消掉这部分的碳排放量,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实现双碳目标呢?

打破平衡临界点

作为化石燃料,煤炭承了史前时代的生命长年累月积攒的二氧化碳。而因为人类的活动,它们被迅速地排放到空气中。石油和天然气的利用,进一步加剧了人类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进程。终于,我们站到了又一个打破平衡的临界点上。这一次,中国承担起扭转局面的责任,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A.______

在蒸汽时代之后的电气时代,人们也是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来获取稳定的电能。但人们也知道,有一些产生电能的方法不需要化石燃料。而且,相对于人类历史来说,这些资源可以无限再生,比如水、太阳和风,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重塑一个清洁的、对环境更为友好的能源应链,便是接下来科研人员努力的目标。

B.______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另一种思路,是将它们捕获后再设法固定下来,这便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中国采取的一项重要策略,是将捕获的二氧化碳注入油田地下,在帮助人们开采石油的同时,完成对二氧化碳的封存。

【小题1】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顾名思yì(     )       (     )
【小题2】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承(A zǎi   B zài)       (2)应(A gōng   B gòng)
【小题3】材料针对如何实现“双碳”目标提出了三个方法,同学们已经概括出其中一个小标题,请你根据材料再拟写两个小标题。(不超过7字)
A______
B______
【小题4】校报拟开辟《什么是碳中和》栏目,向同学们普及相关知识。请你从下面两幅图中选择一幅作为配图,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响应教育部号召,纷纷延期开学,进行线上复课。教学阵地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既是非常时期的应急之举,也是在线教育的一次“大练兵”。学校利用“云端”技术,搭建“空中直播课堂”,提供丰富多样、可供选择的优质线上教学资源,努力实现学习效果不打折,学习进度不落下。

学校利用虚拟及增强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真实学习情境。学生可参与到沙盘互动学习、艺术创作、生命教育、科学探险、社会实践、野外考察等教育项目之中。这一系列丰富而生动的跨学科学习场景,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目标的达成。

学校对学生“在家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估。有的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线上考试,有的学校将学生“在家学习”的学习经历及成果等价转化为相应的学分等形式,这一系列举措能够有效提升对于“在家学习”这一新型教育形态的社会包容性,确保“在家学习”的质量。


【材料三】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地进行线上复课,教学阵地从线下转移到线上。
B.运用丰富多样、可供选择的优质线上教学资源,能够完全实现学习效果不打折。
C.疫情期间线上复课既是非常时期的应急之举,也是在线教育的一次“大练兵”。
D.“在家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具有社会包容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素养。
【小题2】请你依据【材料二】,概括学校线上教育采取的措施,帮助【材料一】中的教师C回复家长B。
【小题3】阅读【材料三】,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你从两个图表中获得的主要信息。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