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除夕情怀(冯骥才)

①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是一岁中剩余的一点短暂的时光。时光是留不住的,不管我们怎么珍惜它,它还是一天天在我们的身边烟消云散。古人不是说过:黄金易得,韶光难留吗?所以要用守岁也就是不睡觉,眼巴巴守着它,来对上天恩赐的岁月时光以及眼前这段珍贵的生命时间表示深切的留恋。

②除夕是中国人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所以此时此刻一定要和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团聚一起。首先是生养自己的父母。陪伴老人过年,有如依偎着自己生命的根与源头,再有便是和同血缘的一家人枝叶相拥,温习往昔,尽享亲情。记得有人说:过年不就是一顿鸡鸭鱼肉的年夜饭吗?现在天天鸡鸭鱼肉,年还用过吗?其实过年并不是为了那一顿美餐,而是团圆。只不过先前中国人太穷,便把平时稀罕的美食当做一种幸福,加入到这个人间难得的团聚中。现在鸡鸭鱼肉司空见惯了,团圆却依然是人们的愿望年的主题。腊月里到火车站或机场去看看声势浩大的春运吧。世界上哪个国家会有一亿人同时返乡,不都要在除夕那天赶到家去?他们到底为了吃年夜饭还是为了团圆?

③此刻,我想起关于年夜饭的一段往事——

④一年除夕,家里筹备年夜饭,妻子忽说:哎哟,还没有酒呢。我说:我忙得都是什么呀,怎么把最要紧的东西忘了!

⑤酒是餐桌上的仙液。这一年一度的人间盛宴哪能没有酒的助兴、没有醉意?我忙披上棉衣,围上围巾,蹬上自行车去买酒。家里人平时都不喝酒,一瓶葡萄酒哪怕是果酒也行。车行街上,天完全黑了,街两旁高高低低的窗子都亮着灯。一些人家开始年夜饭了,性急的孩子已经哗哗啪啪点响鞭炮。但是商店全上了门板,无处买到酒,我却不死心,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顿年夜饭没有酒。车子一路骑下去,一直骑到百货大楼后边那条小街上,忽见道边一扇小窗亮着灯,里边花花绿绿,分明是个家庭式的小杂货铺。我忙跳下车,过去扒窗一瞧,里边的小货架上天赐一般摆着几瓶红红的果酒,大概是玫瑰酒吧。踏破铁鞋终于找到它了!我赶紧敲窗玻璃,里边出现一张胖胖的老汉的脸,他不开窗,只朝我摇手;我继续敲窗,他隔窗朝我叫道:不卖了,过年了。我一急,对他大叫;我就羞一瓶酒了。谁料他听罢,了一下,开小小的窗子,里边热乎乎混着炒菜味道的热气扑面而来,跟着一瓶美丽的红酒梦幻般地摆在我的面前。

⑥我付了钱,对他千恩万谢之后,把酒揣在怀里贴身的地方。我怕把酒摔了,然后飞快地一口气骑车到家。刚才把酒揣进怀里时酒瓶很凉,现在将酒从怀间抽出时,光溜溜的酒瓶竟被身体捂得很温暖。

⑦当晚这瓶廉价的果酒把一家人扰得热乎乎,我却还在感受着刚才那位老汉把酒地放在我面前的感觉。他怎么知道我那时为年夜饭缺一瓶酒时急切的心情?很简单——因为那是人们共有的年的情怀。

⑧于是我又想起,一年的年根在火车站上。车厢里人满为患,连走道上也人贴着人地站着。从车门根本挤不上去,有人就从车窗往里爬。我看一个年轻人,半个身子已经爬进车窗,车里的熟人往里拉他,站台上工作人员往外拽他。双方都在使劲,这年轻人拼命地往车里挣扎。就在这时候,忽然站台上的人不拉了,反倒笑嘻嘻把他推上去。我想,要是在平时,站台的工作人员决不会把他推上去,但此时此刻为什么这样做?为了帮他回家过年。

⑨年,真的是太美好的节日、太好的文化了。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人人无需沟通,彼此心灵相应。正为此,除夕夜千家万户燃起的烟花,才在寒冷的夜空中交相辉映,呈现出普天同庆的人间奇观。大门上斗大的福字,诉说着对幸福的祝愿:屋檐下火红的灯笼,映照着对平安的向往;餐桌上晶莹的饺子,包裹着对团圆的渴盼;以及人人从心中外化出来的笑容,共同组成了这除夕最深切的记忆。

⑩除夕是中国人用共同的生活理想创造出来——并以各自的努力实现的现实。

【小题1】作者围绕除夕的习俗抒写了不同的情怀:写守岁,表现了人们__________;写团圆,表现了人们__________;作者浓墨重彩描写老汉卖给我果酒和__________两件事,则表现了人们__________
【小题2】作者用词特别细致传神,请你为第⑤段画线句加点字作批注。
【小题3】文章对小杂货铺老板和站台工作人员的描写,在内容、语言方面有共同的地方,虽着墨不多,但很传神,请结合⑤⑧两段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的分析。
【小题4】老师要求同学们推荐一些散文编入民俗单元,作为拓展阅读。你觉得本文可以编入这一单元吗?
23-24八年级下·河南周口·期中
知识点:散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病(节选)

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清朝的刚毅因为憎恨“洋鬼子”,预备打他们,练了些兵称作“虎神营”,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这道理。可惜这一种神药,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离我家就有五里,但这却不像平地木那样,必须暗中摸索了,陈莲河先生开方之后,就恳切详细地给我们说明。

“我有一种丹。”有一回陈莲河先生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

我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我的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扁额。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但是 S 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愆”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的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从此我便不再和陈莲河先生周旋,只在街上有时看见他坐在三名轿夫的快轿里飞一般抬过;听说他现在还康健,一面行医,一面还做中医什么学报,正在和只长于外科的西医奋斗哩。

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到:“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

早晨,住在一门里的衍太太进来了。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玉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

“哎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

“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

“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父亲!!!父亲!!!”

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

“父亲!!!”

“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小题1】陈莲河原名何廉臣,鲁迅先生却把他的名字颠倒,以示这个人颠倒黑白不分是非,庸医也。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他是一名庸医?请简要概括。
【小题2】文末作者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错处”,你觉得鲁迅是带着怎样的情感和思考来写这篇文章的?
【小题3】因父亲被庸医误诊,鲁迅看透了这些庸医,所以他决心到日本学医,回国医治百姓。在日本求学期间,鲁迅遇到了哪位让他终生难忘的恩师?结合《朝花夕拾》中的相关内容分析这位老师的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冬夜的火光

冯渊

①进了腊月,空气中弥漫着年的气息

②我将大半年来珍藏的结实树棍、凳子的断腿等等放在冬天的太阳底下再晒一遍,它们终于要派上用场了。

③送灶前后,家家要做米花糖,米花糖的“糖”是用大麦芽酵母加大米熬制出来的糖稀,米花糖的“米”是炒米。炒米要选籽粒饱满的整米,不要碎米,用炒米机炒制。

④炒米机要用硬柴喂火。我收藏的这些硬柴不能比人家差。有人拿葵花秤或者棉花秤,那样是要被人笑话的。火势不够,对炒米的质量很有影响。炒米要硬实的干柴,要晒得没有一丝水分,放进炒米机的肚子下,很快就被点着,不能冒烟。硬柴着了之后,不像棉花杆、葵花秤那样掀起很大的火焰很快就烧成了灰烬,真正的硬柴是短短的火焰,紧紧缠绕着木头的边缘,慢腾腾地舔着锅底。好的老木头还散发着香气。烧了一段时间,木头全身都红了,开裂了,火焰从开裂的地方吞吐,有时候窜出来,像一匹红绸子,瞬间裹住了炒米机粗笨的黑身子。

⑤村子里只有竹苗家有炒米机。全村的人都要到他家炒米,还得排队,米和柴一起排队。我喜欢这个日子。

⑥我坐在一群伙伴之间,看着炒米机在竹苗手里轻快地旋转着它的大肚子。看着火星从炒米机肚子下面往上飞升,一直飘到房梁的顶端,那些连续不断往上飞的火星,连成了小小的星云,照亮了黑漆漆的上空。我能看到对面半截阁楼,阁楼上黑越越的杂物。那些杂物本来是又冷又硬、没有生气的,但在火星的包围下,它们好像活过来了,在阁楼上变得柔软了,挤挤挨挨在一起,互相说着话,好度过这漫漫长夜。有时竹苗要看看火表,炒米机停止转动。火星减少,阁楼上空又陷入了一片漆黑中。我面对大门,看到村子的夜,黑得浓稠,黑得无边无际,无数的村子都被夜锁住了,眼睛碰到哪里都是黑的,让人有点喘不过气来。冬天的风吹过小树林,树叶落光了,树枝在北风中发出小狗的哭声。只有这间小房子里,人声喧嚣,热气腾腾,火光闪亮。我面对一片漆黑、寒冷,却置身在热烘烘的房子里,这里混杂着炒米的香味,庄稼禾秆的气味,老木头的气味,房子土坯的灰尘味。我仰头朝后躺下去,后面是一堆干草,暖暖的让人想睡过去;阵阵寒风将黑夜里枯叶的气息,水塘上冰块的气息吹过来,我又难以真正睡着。

⑦每年总有这样一个晚上,我等着炒米,和大家围坐在一起。我看着火星飞舞在漆黑的房顶上,真希望这样的时光长久一点,再长久一点。

⑧时光当然不会停下来。但是好多年以后,当我们不再自己熬制米花糖,当夜晚灯火通明,想找密实的黑夜都不可能的时候,我还是会一遍一遍想起好多年前那个等待炒米、看着红星飞舞的晚上。

(2022年01月09日《文汇报》

【小题1】句子“空气中弥漫着年的气息”中“年的气息”在文中指代的是内容是什么?
【小题2】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火焰从开裂的地方吞吐,有时候窜出来,像一匹红绸子,
②我面对一片漆黑、寒冷,却置身在热烘烘的房子里,这里混杂着炒米的香味,庄稼禾秆的气味,老木头的气味,房子土坯的灰尘味。
【小题3】结合内容,说说第⑥段末尾句,“我又难以真正睡着”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4】文章标题“冬夜的火光”有何妙处?

倒挂的油画

我家的餐馆开在美院边上。美院的师生常常来餐馆吃饭。我的父亲是个很优秀的厨师,他不懂艺术,但是一直很尊重这些搞艺术的人。

父亲眼中似乎只有两类画家,一类是成功的,另一类是怀才不遇的。成功的常常请客,吃完饭就拂袖离去。怀才不遇的都喜欢赊账。小陈属于后者。有一天,小陈吃完饭找父亲借钱,说是自己的母亲病危,想去见最后一面。父亲想都没想就帮他出了机票钱。

一个月后,小陈重回餐馆吃饭。他对父亲千恩万谢,一定要送他一幅画。父亲指着餐馆墙壁上挂满的画说:你看,很多有困难的学生都以画抵账,我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画了。过去的事情你不要放在心上,尽管来吃饭就是。小陈恳切地说:这幅画( )为了抵账,( )为了报恩,您务必要收下,否则我……父亲终究不忍拂了他的好意,便把这幅画带回了家里。

这是一幅抽象派的油画,几团大大的色块,深浅不一,形状莫名。由于客厅、卧室墙壁上都有了装饰品,所以父亲把这幅画挂在了卫生间。于是,我们一家人上卫生间的时候都可以欣赏这幅画了。卫生间靠东朝阳,温暖的光线常常落在这幅画上,色块隐隐浮动,凹凸有致,我们越看越觉得奇妙。不知不觉脑中就会出现很多美丽的联想。母亲说,她每次注视这幅画的时候,都会想到她的家乡,想到漫天彩霞和她少女时代的梦。父亲说,他会联想到自己的父亲,他父亲去世时他无法送终,那种挥之不去的哀愁也浓缩在浮动的色块中。后来,父亲把这幅画从卫生间移到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父亲常说:这是一件伟大的作品,让我们这一家粗人’都为之感动,有朝一日,小陈会有出息的。

不到十年,小陈成为著名的抽象派画家之一。有一天,小陈来我家餐馆吃饭,忽然说想看看当初送给父亲的画。父亲将他带到了家中,一进客厅,小陈就大叫起来:您把我的画挂颠倒了!我们一家人都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原来当年他忘记了签名,而我们都是看不懂抽象画的粗人。小陈取下画,转过来,郑重其事地在右下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他半开玩笑地对父亲说:哪一天您缺钱了,打电话给美术馆,他们会送钱上门并千恩万谢的。父亲很认真地说:这幅画已经是我家的宝贝了,看了这么多年,我们已经有了感情。( )我们是粗人,( )绝不会贩卖艺术和感情。小陈高兴地拍了拍父亲的肩膀说:老哥,您是我见过的最有文化的厨子。这幅画在您手里真是值了。

于是,这幅画就继续留在了我家墙上。只是,我们一家人还是喜欢侧头来欣赏它颠倒过来的样子,就好像它本来就该如此一样。


(1)给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选择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也……        不但……而且……B.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

(2)全文紧紧围绕题目“倒挂的油画”展开叙述,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欣赏油画______________珍藏油画四部分内容。
(3)文中多处使用四字词语,使表达更加简约凝练,对于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你有怎样的评价呢,请各用两个四字词语来表达。
父亲: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小陈: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这幅画已经是我家的宝贝了”,父亲说的这句话有多层含义,请写出你读懂的两层含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