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性学习 较难0.4 引用1 组卷44
八年级(1)班开展“诚信”主题综合性学习,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需要张贴“诚信赢天下”宣传标语。请你从下面两幅书法作品中选择一幅并说明理由。

选择:
理由:
(2)网络诚信是国家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社会的长治久安,更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与安全。下面是小明摘抄的一则材料,请完成题目。

网络诚信建设,【甲】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诚信道德的荒漠之地。不论何时何地触网上网,都要恪守诚信,强化自律,在网络消费和日常交流中文明理性,守信互信。【乙】对虚假信息多些警惕,对低俗流量、网络暴力、侵权盗版……等坚决说每一个人都要自己行动,做诚信道德的践行者,诚信文化的建设者。如此,【丙】网络诚信建设的基准水平线才能逐步增加,网络诚信才能在人人参与的基础上抵达人人受益。

①请结合所给材料,在【甲】处横线上填写一个体现选段观点的句子。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3)小明同学打算参加“诚信”主题微故事讲述活动,请你根据表格内容帮他完成讲述文稿。
人物“信义老农”陈延海
起因2006年6月,210户村民将上百万斤油菜籽交给陈廷海,由他售卖给一家油脂厂,油脂厂老板突然失踪,陈延海为此背上98万元债务。
经过陈廷海和妻儿勤劳苦作、省吃俭用,风雨践诺。
结果花费了17年光阴,最终偿还了乡亲的欠款。
讲述要求(1)前因后果交代清楚,体现“诚信”主题;
(2)适当运用讲述技巧,如先叙述结果,再讲述过程;
(3)180字左右。
23-24八年级上·安徽淮北·阶段练习
知识点:病句辨析与修改标点符号仿写、续写、补写句子图文转换提炼与概括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合肥某中学七年级(1)班举行了主题为“名人风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访故居   做宣传】
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A]邓石如故居坐落于宜秀区五横乡白林村内,是“千朝第一人”邓石如及第六代谪孙“两弹元勋”邓稼先居住。在邓石如的影响下,[B] 五横乡文风昌盛,人人爱好舞文弄墨,呈现出不少农民书画家,成为全国闻名的“文化之乡”。“写字当如邓石如,做人当做邓稼先”,2017 4 月,“两邓故居”被授为宜秀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了提升“两邓故居”的知名度,请你为该景点拟写一则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A ]处画线句存在语病,请提出你的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B] 处画线句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__”一词改为____
(2)【颂名人   选对联】
201799 日,华佗故里一安徽省亳州市在华祖庵举行纪念华佗诞辰1890 周年祭祀典礼。活动中,有人书写了一副对联来表达对这位神医的崇敬之情。现已给出上联,请你选出下联( )
上联: 活人功盖三分国
下联:
A.一笺妙除十年忧             B.断胃湔肠呈异术
C.片言终语活人方             D.寿世方传十卷书
(3)【邀名人   提问题】
学校将于4 18 日邀请安徽省文联王主席来和同学们畅谈“文学与成长”,你将代表全体文学社社员对王主席进行采访提问,你会提什么问题呢? 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年正是读书时,学校开展“走进文学馆”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某文学馆展厅《前言》中的文字。请阅读文字,依次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或在拼音处填入汉字。

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_____藏于根深叶茂的文学之树。文学,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炼精 cuì_____,陶冶身心。一分一秒的华年,一句句清风的低语,莽莽雪原、茵茵绿草、酸辛与欢喜、诀别与重逢……一并装入生命的全部流程中,酝______,沉 diàn_____


(2)小明同学在某文学馆收藏的报刊中,查阅了“儿童文学”的相关资料。请阅读资料,完成①②题。

现代文学史上,一大批新文化知识分子们开启了“儿童的发现”。如鲁迅、冰心、老舍、郑振铎等,在【甲】的儿童文学领域,优秀作品几乎【乙】了小说、童话、散文、诗歌、科幻、寓言等不同文体面貌。


①下列对文段中提到的相关作家的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作品有《四世同堂》等。
B.冰心,著名文学家,著有《金色花》《荷叶·母亲》。
C.郑振铎,福建长乐人,著有《猫》《秋天的怀念》等。
D.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②在文段甲乙处分别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花团锦簇   【乙】覆盖             B.【甲】花枝招展   【乙】覆盖
C.【甲】花团锦簇   【乙】涵盖             D.【甲】花枝招展   【乙】涵盖
(3)参观完冰心文学馆、余光中文学馆、许地山文学馆后,同学们纷纷写下自己的参观感言。下列参观感言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参观人员素质的优劣,是提升冰心文学馆办馆品质的保证。
B.自余光中文学馆开馆以来,让各地专家学者纷纷到此参观。
C.文学家们怀着热忱的心为我们留下和创作了许多宝贵作品。
D.位于漳州古城区的许地山文学馆是中小学生课外实践基地。
(4)学校文学社向全体同学征集“走进文学馆”活动稿件,以下是一位同学的来稿,作为编辑,你想添加“其中百分之八十是中小学生”这句话,最恰当的位置应在     处横线上。(只填序号)

冰心文学馆在固定展览的基础上,精选三百多幅照片和资料,制作了一套流动的《永远的爱心——冰心生平与创作展览》,A,已先后在北京、上海、厦门、南平、泉州、青岛等地成功展出,B,参观人数愈十万人次,C,社会反响热烈,D,成效显著。


(5)学校文学社对三座文学馆展开了一次实地调查活动,请阅读以下调查表,完成①题。

“走进文学馆、了解文学家”调查统计表

调查项目
调查对象
参观文学馆
的次数
对文学家的
了解程度
首次参观多次参观较为熟悉一般了解不了解
冰心馆78%22%24%72%4%
余光中馆83%17%12%41%47%
许地山馆91%9%5%13%82%
①请从以上统计表中,至少写出两条不同的结论。
结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