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624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江宁府城,其西北包卢龙山而止。余尝求小盘谷,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唯大竹蔽天,多歧路,曲折广狭如一,探之不可穷。闻犬声,乃急赴之,卒不见人。

熟五斗米顷,行抵寺,曰归云堂。土田宽舒,居民以桂为业。寺傍有草径甚微南出之乃坠大谷。四山皆大桂树,随山陂陀。其状若仰大盂,空响内贮,謦欬不得他逸;寂寥无声,而耳听常满。渊水积焉,尽山麓而止。

由寺北行,至卢龙山,其中阬谷洼隆,若井灶龈腭之状。或曰:遗老所避兵者,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皆当其地。

日且暮,乃登山循城而归。暝色下积,月光布其上。俯视万影摩荡,若鱼龙起伏波浪中。诸人皆曰:此万竹蔽天处也。所谓小盘谷,殆近之矣。

(节选自梅曾亮《游小盘谷记》)


【注释】①謦欬:咳嗽。轻曰謦,重曰欬。②遗老所避兵者:清兵南下时,明朝遗民逃往深山避兵之处。③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茅庵,草屋;团瓢,圆形草屋。三十六、七十二,形容其多。
【小题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余求小盘谷       射于家圃(《卖油翁》)
B.见渔人,乃       竹蔽天
C.不知有汉       急赴之
D.病终       向所志
【小题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暝色下积,月光布其上。
【小题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寺 傍 有 草 径 甚 微 南 出 之 乃 坠 大 谷
【小题4】甲文结尾写刘子骥探访桃花源未果,乙文开头写“余尝求小盘谷,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分别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小题5】甲中的“______”写出了桃花源人是因为躲避战乱才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乙文中的“______”也表达了小盘谷有躲避战乱的人居住的遗迹,这些内容都折射出作者对战乱的厌恶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用原文语句回答)
22-23八年级下·辽宁葫芦岛·期中
知识点:山水游记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乙】

山距城西南水行三十里。至则舍舟就舆,经平林浅坞间,道傍竹石蒙翳,有泉伏不见,作泠泠琴筑声。予欣然停舆听,久之而去。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搏若噬,不可状。有泉出乱石间,曰白云泉,线脉索络,下坠于沼,举瓢酌尝,味极甘冷。泉上有亭,名与泉同。草木秀润,可荫可息。过此,则峰回磴盘,十步一折,委曲而上,至于龙门。又其上有石屋二:大可坐十人,小可坐六七人,皆石穴,空洞,广石覆之如屋。既入,则凛然若将压者,相引以去。至此,盖始及山之半矣

节选自高启《游天平山记》


[注释]:①蒙翳:遮蔽。②舆:借指车。③磴盘:石磴盘曲。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互相轩(向远处伸展、生长)
B.不可状(有名)
C.有泉出乱石间(又,再)
D.相引以去(于是,就)

(2)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断两处)
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博若噬
(3)将文中划横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至此,盖始及山之半矣。
(4)“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请从【甲】或【乙】文中摘录一句能体现山川美的相对完整的句子,并谈谈此景美在何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青碧溪记

溪在点苍山马龙峰之南。正德庚辰,予尝游焉。嘉靖辛丑,郡守杨公邛崃招予复至溪上。丙辰,又同郡马公元冈、任公积斋,深穷其源。

源出山下石涧,涌沸为潭观、深丈许,明莹不可藏针。小石布底,累累如卵如珠,青绿白黑,丽于宝玉,错如霞绮。才有坠叶到潭面,鸟随衔去。潭三面石崖,其净如拭,纤尘不住。

观玩久之。乃侧上左崖石罅中,避雨而坐,俯瞰潭水,更互传杯,不觉尽醉。右崖有“禹穴”二字,杨公所刻。出潭东行,见石上流泉,渐靡成渠,最滑不可着足,有轻蹑者,辄失脚落。中潭深两丈许,以水明见底,人多狎易之,不知其叵测也。下潭水光深青色,中潭鸦碧色,上潭鹦绿色;水石相因,水光愈浮,石色愈丽。予每至溪上,穀纹壁影,印心染神,出溪虽涉人事,而幽光在目,屡月不能忘。

缘溪而出,水之所经,因地赋形,圆者如镜,曲者如初月,各有姿态,皆可亭以赏其趣。

(文/明·李元阳)


【注】①点苍山:位于云南大理。②杨公邛崃:杨仲琼,大理知府,四川邛崃人。③沸:泉水涌出的样子。④靡:冲荡。⑤毅纹:绉纱的纹路。常比喻水的波纹。
【小题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郡 守 杨 公 邛 崃 招 予 复 至 溪 上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深其源(       )               (2)深丈(       )
(3)溪而出(       )               (4)地赋形(       )
【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潭三面石崖,其净如拭,纤尘不住。
【小题4】【甲】文写李元阳多次游青碧溪“屡月不能忘”,【乙】文写柳宗元游小石潭“不可久居”。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分别说出其中的原因。

【甲】

予每至溪上,縠纹壁影,印心染神,出溪虽涉人事,而幽光在目,不能忘。

【乙】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