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6

人生没有多余的疼

朱成玉

①在键盘上敲字的时侯,忽然想,如果人生也有一个删除键,我会删除些什么呢?快乐幸福的时光自然舍不得删去,那么删去的就只有那些疼了。

②我想删去手指的疼。因为一分之差没有考上县城的重点高中,老师和家人都劝我复读一年,我却倔强地选择了离开学校。每天上午930分,是学校上课间操的时间,喇叭里传来熟悉的广播体操,一颗心便跟着疼了,再回不去本该属于自己的校园。于是更加发奋地自学,冬天,写字的手冻成了馒头,钻心的疼让我坐卧不宁,直到现在,每到下雨阴天,手指还会隐隐作痛。20 多年以前的疼,就像一条甩不掉的蛇,紧紧尾随。

③我想删去肩膀的疼。在家待业的时候,临时在一个工地做了半年力工,手掌磨出许多大大的血泡,却也不能停下来,因为瓦匠等着我伺侯呢,炎炎烈日,汗流浃背,苦不堪言。之后,又去粮库扛麻袋。黑压压的麻袋落到肩膀上,整个人一下子就蹲到了地上,如此反复,直到后来才慢慢地直起腰来,真不知道那一天是如何熬过来的,那是天底下最漫长的一天,我盼着天快点黑下来,快点,可是太阳,像故意和我作对一般,越发地把它那邪恶的热泼到我身上。回家之后,掀开衣服,看到肩膀上整个掀开了一层皮,里面嫩嫩的肉呼之欲出! 母亲一边给我擦着药膏,一边心疼得直掉眼泪。

④我想删去脚掌的疼。刚结婚的时候,一贫如洗。租来的房子又小又破,冬天很冷,墙壁上到处是亮晶晶的霜花。买不起煤,就去后山打柴。有一天回来得晚,天已经黑了,妻子担心,拿着手电去山路上寻我。直至看到我拉着一车柴火,蹒跚归来时,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我告诉她,不敢快走,鞋子马上就要掉了底儿,她找个绳子帮我把鞋子绑上。脚冻了,又红又肿,害得我现如今走起路来都不是那么笔直。

⑤我想删去牙疼,我想删去头疼,我想删去失恋的疼,我想删去失去亲人的疼,我想删去各种各样的心疼,我想删去……太多太多的疼!

⑥我不知道,为何我的人生有如此多的疼,我似乎是疼痛银行的行长。

⑦但是现在,我感谢疼痛,每一次疼痛,都会带给你一次历练。就像一次一次地跌倒,让孩子学会了走路和奔跑;就像一次一次地摔伤,让鹰学会了飞翔。人生在世,谁没有疼的经历呢! 有痛感的人生,是有盐、有钙的人生。

⑧疼是人生里最活跃的细胞,可以用它谱曲,用它填词,可以用它酿酒,用它泡茶。在岁月的喉结,轻轻将它吐出,可以换一曲妖娆的歌儿。疼是推着人往前走的风,你若想甩脱它,便闻不到它吹送到你跟前的花香了。

⑨人生没有多余的疼。赞叹珍珠的光芒时,别忘了,那是贝壳的眼泪,是用疼痛磨砺出来的璀璨。

【小题1】文章以“人生没有多余的疼”作标题有何作用?
【小题2】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在岁月的喉结,轻轻将它出,可以换一曲妖娆的歌儿。”赏析加点字的表达效果。(赏析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②就像一次一次地跌倒,让孩子学会了走路和奔跑,就像一次一次地摔伤,让鹰学会了飞翔。(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小题3】本文以“疼痛”为线索,结合全文分析其在文章内容上的作用。
【小题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结尾画线句“赞叹珍珠的光芒时,别忘了,那是贝壳的眼泪,是用疼痛磨砺出来的璀璨”的理解。
【小题5】读完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迪?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看法。
23-24八年级上·山东聊城·期末
知识点:散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张军霞的《多种花,少栽刺》一文,完成小题。

①“好可怕的刺啊!”那天逛花卉市场,女儿看到一棵仙人球上面长满了尖刺,吓得连连往后躲。我平时喜欢养些花草,但几乎从来不种带刺的品种,一方面是因为家里有小孩子,怕刺扎到她,另一方面,我从小受了爷爷的影响,习惯了对“刺”敬而远之。

②童年时,我的老家没有自来水,村里人都要到一口大水井里去挑水,管水井的人只在每天早晨放一次水,如果起早去挑水,井水满满的,打水比较省力,而且那时候人少,也不会拥挤。爷爷是个爱起早的人,有一天我也醒得早,跟着爷爷去挑水。村里人为了保护水井,在它周围砌了一圈砖头,只留下可容纳一个人打水的位置,也就是说挑水的人多时,大家必须排队。

③当时天刚蒙蒙亮,在井边排队的只有四五个人,轮到爷爷时,忽然有个叫刘四的人过来,在前面去打水,毫无防备的爷爷,脚底趔趄了一下,差点摔倒。我气愤地要找他理论,爷爷一把拉住我:“井里那么多水,晚一会儿也能把水桶打满,不急。”刘四听到这话,反而不好意思了:“我一会好吃了早饭要出趟门,家里等水煮饭呢……”爷爷挥挥手说:“没啥,没啥。”

④刘四挑着水走了,爷爷才悄声跟我说:“他是村里有名的刺儿头,为一桶水跟他翻脸,不值啊。遇事别太较真,多种花,少栽刺,路才能越走越宽……”

⑤当时我年龄小,对爷爷说的话,似懂非懂。又过了几年,有人给姑姑说婆家,一对年轻人见过面之后,彼此都很满意。对方家里大人不放心,专门找村里的熟人打听爷爷家的情况。没想到,他们找的人恰是刘四,他对男方家人说:“张家可是一个大家庭,四代同堂,婆媳之间从来没红过脸儿,村里人都羡慕他们家和睦呢!”姑姑出嫁之后,有一次和婆婆聊天时听到了这个小插曲,她回家之后又告诉了爷爷,还说:“没想到像刘四这样的人,还能替咱们说好话。”爷爷只是笑了笑,什么也没说。我回想起水井边发生的那一幕,假如爷爷那次和刘四发生争执,他心里结了怨恨和不满,肯定就不会说爷爷家的好话了,说不定姑姑的婚事也不能如愿。我对爷爷说的“多种花,少栽刺”,忽然有点明白了。

⑥多年之后,我参加工作,当时有个同事比我大几岁,她和人交往总爱占便宜,属于口碑不太好的人。我刚到单位没多久,就有好心人提醒我,一定要远离这个人,少和她掺和,否则就会吃亏。于是,我和她接触时,总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⑦有一次过周末,轮到我和她在单位值班,傍晚时下起了瓢泼大雨,给单位做饭的老师傅没来。正当我饥肠辘辘,发愁晚饭没有着落时,她端着一盆热腾腾的红薯来敲门:“你也饿了吧,正好我有个老同学昨天送来了些红薯,我宿舍里有锅,刚煮熟,咱们就拿它当晚饭吧!”我拿起一个滚烫的红薯,有一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心里想:“这人也不小气啊,多热情。”

⑧那天晚上,我们吃饱了红薯,又聊天到很晚,她给我讲自己父母过世早,她身为姐姐,拉扯着弟妹长大的过程中吃了数不清的苦。我忽然就理解了她所谓爱占便宜的习惯,觉得她也很不容易。从此,我不再用带着成见的眼光去看她,遇事总是以诚相待,有了好吃的东西也跟她分享,这就相当于爷爷说的“多种花”吧?我们在一起共事有五六年,她一直都待我很好,从不刻意占便宜。

⑨如今,爷爷已经过世好几年了,他大约也不会想到,当年无意中跟我说的那句俗语“多种花,少摘刺”,竟然成了我后来为人处事的座右铭。种下花,墙里墙外都生香,让人觉得赏心悦目,心情愉悦。栽刺,却伤己刺人,甚至留下后患,实在得不偿失。懂得宽容,与人为善,人生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选自《博爱》2020.7)

【小题1】文章选取了哪两件事体现“多种花,少栽刺”的道理?请简要概括下来。
【小题2】按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请赏析第③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
忽然有个叫刘四的人过来,在前面去打水,毫无防备的爷爷,脚底趔趄了一下,差点摔倒。
(2)文中描写“刘四”和“单位同事”,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3】请分析题目“多种花,少摘刺”的含义。
【小题4】阅读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奶奶从集市上回来,带给了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

(贾平凹《一棵小桃树》)


文章第④段和链接材料分别描写了“奶奶”“爷爷”,这两个人物的形象以及“我”对他们的情感有什么相似之处,他们对“我”的成长与启发又各自有什么不同之处。
相似点:
不同点:
阅读《遥远的椿树》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遥远的椿树

陈奕纯

①我已经9岁多了,仍然长得像六七岁的小孩子那么矮小,头发又黄又细,又稀疏,和同龄人比起来,很不起眼,以至于我从上小学一年级起就坐教室第一排。3年过去了,有的同学个子长高了,调到了第四排第五排,而我还是在第一排。我好想好想让自己长高,可是,我越想长高,身子就越像有根绳子往下拽一样,越是不往高长。

②我回家问母亲,我怎么才能长高?母亲说多吃菜。那我就多吃菜,但我不喜欢吃菜。可为了长个,我咬着牙天天吃。

③这一年到年底了,我仍然没有长高的迹象。我又问母亲,母亲说,这样吧,到今年的大年三十,人家都熬年儿,你早早睡下,等到大年初一天未明,你就快点儿起来,别说话,悄悄到咱家那棵大椿树下,绕着椿树转三圈儿。

④我说,娘,咱家的大椿树长在晒谷场东头,四边儿空荡荡,我害怕,我不敢去。母亲说,你想长个子,就不能害怕,你绕着椿树转圈儿的时候,你要念:椿树椿树你姓王,你发粗来我长长……你念一遍儿转一圈儿,转三圈儿念三遍儿,就行了。

⑤自从母亲告诉了我这个方法,我就开始不得安宁了。她哪知道我内心有多么害怕黑暗。夜晚躺在床上,就在心里模拟,四周漆黑一片,我战战兢兢来到树下,冬天的干树叶在树上挂着,不时发出吱吱沙沙的声音,我试着张嘴喊椿树,身上已经一身冷汗,梦也惊醒了。

⑥我心里装着事,白天不时多瞅几眼老椿树,我有点不大敢正眼看它,可又忍不住朝它张望,目光打到它身上又烫着似的赶忙溜回来,我觉得它像是知道了我心里的事儿,就越发不敢看它。

⑦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也常站在院门口偷偷看它。它在夜幕下显得更加高大端庄,当天空还有一点浅淡天光的时刻,它就朦朦胧胧地不大能够看清楚了,看上去很是神秘。当它完全淹没在暗夜里的时候,我就不敢再向着它走近一步了,我老觉得它在黑暗中向我招手,对着我说来呀……来呀……这个时候,我会撒腿跑开。

⑧新年将近了,家家户户都开始置办年货,父亲把鞭炮、豆腐、猪肉等都买回来了。我的心仍然处在极度的不安和恐惧中,还在为转不转椿树而忧心忡忡。我心里明白,大年初一,一年只有一次,在这一天的早上转了,就有希望长高,如果错过这一天,就错过大好机会了。

⑨我终于下定决心的时候,也就到了那年的年三十。

⑩除夕夜,我的父母都希望我们陪着爷爷熬年儿,我们要一个个跪下给爷爷奶奶磕头,爷爷笑眯眯地给我们发红包。大家都熬年儿,好像是越睡得晚越好。直到我们都撑不住了,才纷纷去睡觉。

我心里有事,躺在床上睡不着,就在心里默默地背椿树椿树你姓王……直到进入梦乡。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听到村子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来了,我从梦中惊醒,赶紧爬起来穿衣服,只见母亲已经起床,父亲把柏枝拿到院子中间,正在点亮小小的红蜡烛,哥哥早跑出去拾鞭炮了,我非常想出去拾鞭炮,那是一年中最激动人心的事情。可是我不能去,我要去转椿树。

因为大椿树在院子的前面,我必须赶紧往院子前面跑。这时候,院子里空无一人,只见供奉天地全神的小石桌上点着一根红烛,烛光一明一暗。整座大院子静穆神秘,院子里越静,我越恐惧,天又冷,我两手捂着耳朵,只往天上瞅了瞅,几乎是闭着眼睛摸到椿树下。

我抱着大椿树,浑身发抖,大脑一片空白。然后开始转圈,边转边念:椿树椿树你姓王,你发粗来我长长……椿树椿树你姓王,你发粗来我长长……椿树椿树你姓王,你发粗来我长长……我忐忑惊慌地转了三圈儿后,拔腿就往屋子里跑。

母亲正在和饺子面,她看见我慌里慌张跑回来,也不问我。我哆嗦着说,娘,我去转椿树了,我照你说的做了。母亲一听,笑得抿不住嘴,我不知道她究竟笑什么。

这个时候,村里鞭炮齐鸣,公鸡也一个劲儿地啼叫,此起彼伏,整个村庄都沸腾起来了。我箭一般冲出家门,冲进黑暗里,向着村里鞭炮声最集中的地方跑去,看到兴奋的男孩女孩弯腰捡着哑巴的小鞭炮,沉浸在收获的喜悦里。我跟着哥哥和村里一群小伙伴,风风火火跑到每一家家里门外拾鞭炮,早已忘记了转椿树的苦恼。

转眼,转椿树的日子,已经过去得相当久远了,可那情那景,那时那刻,却又分外清晰地留在记忆里。好多年后,我才看懂了母亲的笑,其实,椿树哪里管得了我的个儿,母亲是借着椿树,让我的胆子长大,让我的身体长高、心灵长熟,只有我的意识里自己长高了,我的个儿才能够往高长……

无论时光过去多久,都丝毫不觉得有被愚弄的成分,反而觉得越加肃穆而庄重!在我苦恼的时候,忧烦的时刻,我会想到它。想到它,就想到葳蕤的绿绿的湿润润的村庄,就想到那一庄子的人,就想到老家那小院子,就想到那一家子人。椿树,它就在那里,无论你发旺还是落拓,是荣还是辱,是兴还是衰,是成还是败,它都在那里,不变样子,静静地望着你。

有椿树在心里,真好!

(选自中国作家网,有删改)

【小题1】在童年往事中,作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件?请简要概括。
【小题2】文章花了很多笔墨描写“我”的害怕心理,请说说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我”内心的恐惧。
【小题3】两位读者正谈论这篇文章:

你认为母亲是否欺骗了幼时的“我”,“我”是否被愚弄了?请阐明理由。
【小题4】文章结尾说“有椿树在心里,真好!”,你觉得“好”在哪里?
阅读《我有一个梦》,回答问题。

我有一个梦

张晓风

①我有一个梦,我不太敢轻易地把这梦说给别人听,怕遭人耻笑——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敢于去梦想的人并不多。

②南台湾的小城,一个女中的校园。六月,成串的黄花沉甸甸地垂自阿勃拉花树。风过处,花雨成阵,松鼠在老树上飞奔如急箭,音乐教室里传来三角大钢琴的琤琤流泉……

③所谓学习音乐,应该不止是一本音乐课本、一个音乐老师。它岂不是也包括那阵雨初霁的午后,那熏人欲醉的南风,那树梢悄悄的风声,那典雅的光可鉴人的大钢琴,那开向群树的格子窗……

④每逢这个时候,我就暗自叹息,在这称为中国的土地上,我们可以来盖一间国学讲坛吗?

⑤当然,你会问:“什么叫国学讲坛?国文哪需要什么讲坛?国文教学不就只是一味戴老花眼镜的老先生凭一把沙喉老嗓就可以廉价解决的事吗?”

⑥是的,我承认,曾经有位母亲,蹲在地上,凭一根树枝、一堆沙子,就这样,她教出了一位欧阳修来。只要有一个公尺见方的地方,只要有一位热诚的教师和学生,就能完成一场成功的教学。

⑦但是,我有一个梦。

⑧我梦想有一位国文教师在教授“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的时候,窗外有粉色羊蹄甲正落入春水的波面,苦楝树上也刚好传来鸟鸣,周围的环境恰如一篇舞台布景板,处处笺注着白纸黑字的诗。

⑨我梦想要一间安静雅洁的书斋,有中国式的门和窗,有木质感觉良好的桌椅,你可以坐在其间,你可以第一次觉得做一个中国人也是件不错的事,也有其不错的感觉。

⑩那些线装书,现在拿几本来放在桌上吧!让年轻人看看宋刻本的书有多么典雅娟秀,字字耐读。教室里,沿着墙,有一排矮柜,柜子上,不妨放些下课时可以把玩的东西。一副竹子搁臂,凉凉的,上面刻着诗。一个仿制的古瓮,上面刻着元曲,让人惊讶古代平民喝酒之际也不忘诗趣。一把仿同治时代的茶壶,肚子上面刻着一圈二十个字:“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学生正玩着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孩子们这是一首回文诗,全世界只有中国的语言可以做的回文诗。而所谓的回文诗,你可以从任何一个字念起,意思都通,而且都押韵。

⑪墙上也有一大片可利用的地方,拓一方汉墓石,如何?那些画像砖之浑朴大方,令人悠然神往。如果今天该讲岳飞的《满江红》,何不托人到杭州岳王坟上拓一张岳飞真迹来呢?今天要介绍“月落乌啼霜满天”吗?寒山寺里还有俞樾那块诗碑啊!杜甫成都浣花溪的千古风情,或诸葛侯祠的高风亮节,都可以在一幅幅挂轴上留下来。

⑫你喜欢有一把古琴或古筝吗?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这种事不妨即兴。

⑬你喜欢有一点檀香加茶香吗?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这种事只消随缘。

⑭如果学生兴致好,他们可以在素净的钵子里养一盆素心兰,这样,他们会了解什么叫中国式的芬芳。

⑮教室里不妨有点音响设备,让听惯麦当娜的耳朵,听一听什么叫笛?什么叫箫?什么叫“把乌”?什么叫筚篥……

⑯你听过“鱼洗”吗?一只铜盆,里面镌刻着细致的鱼纹,你在盆里注上大半盆水,然后把手微微打湿,放在铜盆的双耳上摩擦,水就像细致如丝的喷柱,激射而出——啊,世界上竟有这么优雅的玩具。当然,如果你要用物理上的“共振”来解释它,也很好。如果你不解释,仅只让下了课孩子去“好奇”一下,也就算够本。

⑰你要让年少的孩子去吃麦当劳,好吧,由你。你要让他们吃肯德基?好,请便。但,能不能,在他年少的时候,在小学,在中学,或者在大学,让他有机会坐在一间中国式的房子里。让他眼睛看到的是中国式的家具和摆设,让他手摸到的是中国式的器皿,让他——让他忽然对自己说:“啊,我是一个中国人!”

⑱这样的梦算不算狂妄呢?如果我说,教国文也需要一间讲坛——那是因为我有一整个中国想放在里面啊!

⑲我有一个梦!这是一个不忍告诉别人,又不忍不告诉别人的梦啊!

【小题1】阅读文章,完成填空。
作者有一个梦。这个梦,小而言之是______,大而言之是______
【小题2】回文诗是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诗。请你将第⑩段中的回文诗换一种排列法重新组诗,并将你的“诗作”用规范的楷书或行楷写在答题卡上。
【小题3】这篇文章字字含情,句句有意,诗意典雅的语言中寄托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绵绵深情。请结合其中一处,作简要赏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