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喜雨亭记(节选)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注释】①弥:整、满。②忭:欢乐、喜悦。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亭翼临于泉上者/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B.若夫日出而林霏/淫雨霏霏,连月不
C.朝往,暮归/凿池其南
D.醒能述文者/亭雨名
【小题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环滁皆山也”5个字领起,犹如全景镜头,描述了滁州的地形特征。
B.甲文作者描绘景色,从西南诸峰到酿泉再到琅琊,最后定格醉翁亭。
C.甲文的画线句既写出了春夏的景物特点,又蕴含着事理的逻辑关系。
D.“志”指用文字或标记符号记下来,乙文“志喜”是纪念喜事的意思。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小题4】你认为下面哪一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更佳?为什么?
(1)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2)作亭者,山之僧智仙;名之者,太守自谓。
【小题5】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以下两段描写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场景一: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场景二: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23-24九年级上·广西桂林·期末
知识点:山水游记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兴,重修岳阳楼,增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节选自《岳阳楼记》)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已。

(节选自《湖心亭看雪》)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明年                           越:超过
B.百废                    具:同“俱”,全,皆
C.余一小舟                    拏:撑(船)
D.毳衣炉火                    拥:裏,围
【小题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重修岳阳楼                           不知有汉
B.增旧制                                 真无马邪
C.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             负者歌
D.舟中人两三粒                    
【小题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A.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听到)飞鸟的声音很绝妙。
B.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C.三天的大雪,湖中的行人(听到)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D.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听起来)都很绝妙。
【小题4】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个文段皆记叙事件。甲段交代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之事,乙段讲述湖心亭看雪之举。
B.两个文段思路清晰。两段话都从时间、地点说起,再展开对人物、事件的具体叙述。
C.两段都以人的活动表现景物之美。甲段的增其旧制侧面表现楼美,乙段的独往湖心亭看雪侧面写出西湖雪景之美。
D.两个文段语言简练。甲段仅以“政通人和”即写出滕子京的政绩,乙段只用“上下一白”就写出天地的浑然一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余至湖上,偕学士,呼小艇,渡孤山麓。已,舍艇,取径沮洳间,至望湖亭。凭槛四眺,则湖圆如镜,两高、南屏诸峰,回合如大环。西行过陆宣公祠,左右有居人数十家,灯火隐见林薄。并湖行二里许,足小疲,坐西泠桥石阑。孤山来,经僧舍六七,梵呗寂然,惟凤林寺闻钟声寥寥也。


【注】①湖:指西湖。②沮洳(jù rù):低湿的地方。③两高:指武林山上的南高峰和北高峰。④南屏:西湖南边的南屏山。⑤林薄:草木丛生的地方。⑥梵呗:佛教做法事时赞颂歌咏之声。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至于夏水襄陵(     )   (2)每至晴初霜旦(     )
【小题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经僧舍六七,梵呗寂然,惟风林寺闻钟声寥寥也。
【小题3】甲、乙两段都写了作者在游览中所见的景色,结合语段内容说说两个语段分别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