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低垂之果

陆勇强

①在杭州远郊,有一处保护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曰龙门古镇。镇内居民大都姓孙,为孙权的后裔。一千多年后,这里已难觅帝王遗风。这里的居民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平平淡淡地生活。在江南众多古镇之中,龙门古镇没被彻底商业化,算是笃定的那种。

②一个家族往往遵循着“盛极而衰”“衰久必兴”的规律,以上百年甚至千年的时间轮回,演绎人间的荣耀和落寞,于是有了喜怒和哀乐。

③有人把这一切称为“低垂之果理论”。这个理论是说,一棵果树在春天开花结果,在秋天果子成熟,当果子成熟压弯了树枝时,我们就非常容易采摘:等到果子全部被采摘完后,树枝又恢复如初,我们就很难直接够到树枝了,需要等待下一个年份丰收之时。

④用“低垂之果理论”来观察一个家族的盛衰,就会洞悉家族的盛衰之源。要让一棵果树在一个时间轮回中再结出丰硕的果实,除了风调雨顺,还需要适宜的生长环境。这是一种“偶然”和“必然”的结合,它需要时间来酿造,从某种意义上说,该来的必然会来。

⑤我的家族光耀于元末明初,族人因抵抗张士诚得到明太祖的册封,盛极一时。此后两百余年,家道中落,未见名人达官。一直到清朝中后期,家族才再现文人,留下文名。直至现在,我的老家仍以这位留下文名的老祖宗作为村子的荣耀。

⑥“低垂之果理论”同样存在于科学界。1687年,牛顿在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那一年,他这棵“树”结出了硕大的果子。整个物理学界,几百年间都在摘取他当年的“低垂之果”,直到20世纪,物理学界又出了一个人,即爱因斯坦。

⑦乔布斯发明苹果手机也是如此。他当年发明了只有一个键和大屏幕的智能手机。这些年来,市场上有各种品牌、各种样式的智能手机,但都没有完全突破乔布斯当年的发明理念,所有手机厂商还在摘取他的“低垂之果”。

⑧我相信,我们的手机还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但这个时间无法预知。我想,当智能手机发明的“低垂之果”被采摘完毕之后,在某一个时间段,这棵果树还会开花结果,再次让人们享受科技果实的甜美。

⑨人类社会的美妙就在于此,只要给予时间,一切皆有可能。

(摘自《读者》)

【小题1】根据提示,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低垂之果叙写作用表达所指
在龙门古镇孙权建立帝业
用“低垂之果”理论观察一个家族的盛衰,就会洞悉家族的盛衰之源
“低垂之果理论”同样存在于科学界

【小题2】请结合原文具体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一棵果树在春天开花结果,在秋天果子成熟,当果子成熟压弯了树枝时,我们就非常容易采摘;
B.1687年,牛顿在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那一年,他这棵“树”结出了硕大的果子。
C.整个物理学界,几百年间都在摘取他当年的“低垂之果”,直到20世纪,物理学界又出了一个人,即爱因斯坦。
D.我想,当智能手机发明的“低垂之果”被采摘完毕之后,在某一个时间段,这棵果树还会开花结果,再次让人们享受科技果实的甜美。
【小题3】结合全文阅读,在第⑨自然段中加点词语“此”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21-22六年级上·山东淄博·期末
知识点:议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言而有信,诚者自成》,完成下面小题。

言而有信,诚者自成

汪曦永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朋友间交往,一定要守信用、讲诚信、重承诺。信者,人言也;诚者,言成也。《中庸》指出:诚者自成也。”“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认为,诚信是自然的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规律。崇尚诚信不仅是古训,更是当下社会良序发展的基石。

②出言必成,其言方信,诚信二字是成功的关键。商鞅变法图强获得成功,始于徙木立信取信于民。商鞅制定好变法之策后,并没有立即公布,而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宣布谁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赐十镒黄金。就在百姓感觉难以置信之时,赏金加到了五十镒,终于有人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当即兑现承诺,以此向国民宣布变法的决心和信用。循名责实,信赏必罚,改革法令迅速得到有力推行,为后来秦国的兴盛局面奠定了基础。

③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没有信义,就没有立世之本。孔子认为,如果国家不能得到百姓的信任,则民无信不立,国家就会垮掉;如果一个人不讲信义,则不知其可也,无法确定这个人是否能把事情做好。对于诚信的重要性,《荀子》指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君子陶冶思想性情,提高道德修养,第一位的就是。现代汉语中,将诚信二字连用,表示处事真诚、讲信用。诚侧重内心层面,指内心情感的真实无伪、自然流露。信侧重于人际交往层面,指言而有信、遵守信用。诚于中,信于外,内诚于心,方能外信于人。

④诚信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语,更看重实际行动,要从每一件事做起。以身涉世,莫要于信。此事非可袭取,一事失信,便无事不使人疑,清代廉吏汪辉祖认为,只要有一件事失信于人,别人可能就事事生疑。因此,必须时时谨记自己的承诺,小事也要认真对待。曾子妻子哄骗儿子,要杀彘给他吃,结果曾子真的要捕彘杀之。面对妻子所谓特与婴儿戏耳,曾子严肃地批评:现在欺骗他,就是在教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戏言虽小,但关乎诚信,为了教导孩子诚实诚信,曾子身体力行,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最终给孩子烹彘而食。

⑤无论岁月如何变迁、环境如何变化,诚信都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每个诚信的故事都为社会注入正能量。一诺千金的季布、替夫还债的武秀君……从古至今,诚信一直是景行行止的道德品质,永远是安身立命的道德标尺。尤其是面对诱惑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应该重信守诺,坚守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真诚做人、守信做事,让诚信成为不懈追求和自觉行动。

⑥人有信则立,国有信则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立足新时代,我们更需要坚守诚信原则,反对背信弃义、唯利是图的歪念,秉持持之以恒的精神,依靠矢志不渝的奋斗,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小题1】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小题2】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小题3】下列选项中,对本文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指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这句话解释了“诚信”的含义。
B.无论岁月如何变迁、环境如何变化,诚信都是为人处世的唯一原则。
C.信侧重于人际交往层面。诚于外,信于中,内诚于心,方能外信于人。
D.本文思路清晰,层层递进,告诉我们在当今时代,更要坚守诚信原则。
班级举行议论文阅读活动,请完成小题。

谈读书

朱光潜

①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累赘,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

②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投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浮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第二,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十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易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一种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尖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③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优游涵泳,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_______A_____

④读书必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以科目为中心时,就要精选哪一科要籍,一部一部地从头读到尾,以求对于该科得到一个概括的了解,作进一步做高深研究的准备。读文学作品以作家为中心,读史学作品以时代为中心,也属于这一类。以问题为中心时,心中先须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采关于这问题的书籍去读,用意在搜集材料和诸家对于这个问题的意见,以保自己权衡去取,推求结论。重要的书仍须全看,其余的这里看一章,那里看一节,得到所要找集的材料就可以丢手。这是一般做研究工作者所常用的方法,对于初学不相宜。不过初学以科目为中心时,仍可约略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微意。一书作几遍看,每一遍只着重某一方面。______B______

⑤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一个人心里可以同时有许多系统中心,如一部字典有许多“部首”,每得一条新知识,就会依物以类聚的原则,汇归到它的性质相近的系统里去,就如拈新字贴进字典里去,是人旁的字都归到人部,是水旁的字都归到水部。大凡零星片段的知识,不但易忘,而且无用。每次所得的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书,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

【小题1】下列句子中,最能概括全文观点的一项是(     
A.书籍愈浩繁,读书愈不易。
B.书籍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
C.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D.读书要有中心。
【小题2】下面这段文字应该放在文中A、B两处中哪一处?请简要说明理由。

朱子尝劝他的门人采用这个方法。它是精读的一个要诀,可以养成仔细分析的习惯。举看小说为例,第一次但求故事结构,第二次但注意人物描写,第三次但求人物与故事的穿插,以至于对话、辞藻、社会背景、人生态度等等都可如此逐次研求。

我认为应该放在____处,理由:___________
【小题3】为了评上“闪亮阅读之星”,小林同学在短短二十天内,随机借了三十多本书,囫囵吞枣地读完了。请你运用文中所得的知识,指出图书馆“活动规则”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小林提两条有针对性的读书建议。

临海图书馆

临海图书馆       2022—11—25       发表于浙江

寻找“闪亮阅读之星”活动正式启动

活动时间:12月1日—12月31日

活动规则:根据每位读者绑定的读者证的借阅书目总数,评选出20位“闪亮阅读之星”,并发放奖品!

(1)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择善而从最重要

(俄)利哈乔夫

①人生最重大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以为,是让善在我们的周围日益增长。而所谓善——首先指的是所有人的幸福。构成幸福的因素很多,生活不断地向人们提出任务,每次都必须妥善解决。可以通过细小的事情施忠于人,可以思考重大的善行义举,但大事小事不可分割。我曾经说过,许多事情是从小处做起,是从孩提时代开始,是在亲人们中间萌生的。

②儿童爱自己的父母,爱兄弟姊妹,爱自己的家庭房舍。爱的范围不断扩大,依恋之情逐渐扩展到学校、村庄、城市,直至自己的祖国,这已经完全是一种博大深厚的情感了,虽然这情感不能就此止步,还应当继续发扬光大,把人真正地作为人来热爱。要做爱国主义者,不做民族主义者。你爱自己的家庭,没有必要仇恨别人的家庭;你是爱国主义者,没有必要仇视别的民族。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存在深刻的区别。前者,强调的是对自己祖国的爱,而后者,强调的是对所有其他民族的恨。

③出自善良愿望的远大志向从小事开始——愿自己的亲人幸福,这一愿望逐步扩大,就包括了范围更加广阔的内容。这有点像水面上的涟漪。水面的圆形波纹一圈一圈向外荡漾,波及越远渐趋微弱。而爱与友情逐渐增长,扩展到许多方面,却能不断获得新的力量,变得更加崇高,而站在爱与友情中心的人——则变得更加明智。爱,不应该是无意识的;爱,需要理智。这意味着,爱必须结合一种能力,那就是善于发现缺陷,善于向缺陷进行斗争,对待你所喜爱的人是这样,对待周围其他的人也应该如此。爱,必须同智慧结合,必须善于明辨什么是必要的应酬,什么是无聊和虚伪。爱,不能是盲目的。盲目的亢奋(这种情感甚至不能叫作爱)可能导致可怕的后果。凡事总爱激动兴奋的母亲,一味夸奖娇惯她的孩子,可能养育出一个精神残缺的畸形儿。对于日尔曼的盲目亢奋,导致了纳粹主义(“日尔曼高于一切!”是德国沙文主义歌曲的一句歌词);对于意大利的盲目亢奋——导致了法西斯主义的诞生。

④智慧,是融合了善良的聪明。缺乏善良因素的精明是圆滑。圆滑难以持久地支撑局面,或早或迟会转过身来惩罚圆滑者本人。要知道圆滑随时需要掩饰,而智慧却是坦诚可靠的。智慧,从不欺骗别人,首先是不欺骗智慧者本人,智慧给智慧者带来的是良好的名声和长久的幸运,可靠的幸福,还有良心的平静。这种良心的平静在一个人的晚年比什么东西都更加珍贵。

⑤“细微处见高远”“青春与毕生”“择善而从最重要”,是我谈过的三个命题。能否用一个词对三个命题加以概括呢?能。这个词就是:诚实!对重大原则保持诚实的态度,事无巨细都有所遵循。对纯洁无瑕的青春要诚实,对祖国要诚实,对家乡要诚实,对自己的家庭、朋友、城市和人民要诚实。诚实,归根结底,是对真理——没有矫饰的真理、符合正义的真理——保持诚实。

(节选自《善与美书简》,有删改)

【小题1】关于选文内容和写法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将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作对比,告诉读者要把人真正地作为人来热爱,不要狭隘。
B.第③段,连续用一味娇惯孩子的母亲、盲目亢奋的日耳曼和意大利等反面事例,论证了爱不能盲目。
C.第④段,告诉读者缺乏善良的精明将难以持久,因圆滑需要掩饰,迟早会惩罚圆滑者本人。
D.第⑤段,作者认为,无论何时,无论面对什么事情,我们都必须毫无例外地保持诚实的态度。
【小题2】第3段画线句中的“这”指什么,又与“涟漪”有何异同?请根据上下文简要回答。
【小题3】这是一封没有具体收信人的信,其写作目的是给读者以劝诫,让读者思考未来的人生之路。这信是否打动了你?请简述理由。(从文章内容、语言表达等中选一个角度阐释。)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