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诗歌鉴赏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39
结合艾青的《礁石》一诗,选择一个角度,谈谈如何品读现代诗歌。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954年7月25日

23-24九年级上·吉林长春·期末
知识点:艾青(1910-1996)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小题。

【片段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沿着雪夜的河流,

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

那破烂的乌篷船里,

映着灯光,垂着头,

坐着的是谁呀?

【片段二】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小题1】下面是对以上片段所做的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片段一】“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出自艾青20世纪50年代的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发表时,他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B.【片段一】中,“破烂的乌篷船里”坐着的是谁呢?后面点明坐着的是蓬头垢面的少妇,并叙写少妇坎坷的命运,这体现出艾青总是怀着十分忧郁的眼光来注视着广大农村和农民的命运。
C.艾青,原名蒋正涵,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D.在【片段二】中,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数字强化大堰河遭受的“凌辱”、“凄苦”,通过“稻草”、“土地”、“灰”强化大堰河死后一无所得。
【小题2】有人认为,艾青的诗既是哀歌,也是赞歌。请结合《艾青诗选》中的诗歌,说说你对哀歌与赞歌的理解。

【材料】

哀歌,在日常语言中指哀伤的歌曲。有时也指悲伤地歌唱。赞歌,是指赞美歌颂;赞美事物的歌曲或诗文。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