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7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水袖之痛

肖复兴

①胡文阁是梅葆玖的徒弟,近几年名声渐起。作为梅派硕果仅存的男旦演员,胡文阁的声名无疑沾了梅派的光。当然,他自己很努力,唱得确实不错。六年前,我第一次看他的演出,是在长安剧院,梅葆玖和他前后各演一折《御碑亭》。坦率地讲,说韵味,他还欠火候,和师傅有距离1单说声音,他要比师傅更亮也更好听,毕竟他正当年。

②其实,我对胡文阁的兴趣,不仅在于他梅派男旦的声名和功力,还因为听他讲了自己的一件往事。

③上世纪80年代,他还不到20岁,在西安唱秦腔小生,却痴迷京戏,痴迷梅派青衣,便私下向名师李德富先生学艺。青衣的唱腔当然重要,水袖却也是必须苦练的功夫。四大名旦中,水袖舞得好的,当数梅、程二位。水袖是青衣的看家玩意儿,它既可以是手臂的延长,载歌载舞2又可以是心情的外化,风情万种。那时候,不到20岁的胡文阁痴迷水袖,但和老师学舞水袖,需要自己买一匹七尺长的杭纺做水袖。这一匹七尺长的杭纺,当时需要22元,正好是他一个月的工资。

④为了学舞水袖,花上一个月的工资, 也是值得的,而且这对于一个学艺者,也算不上什么。但关键问题是,那时候,胡文阁的母亲正在病重之中——他很想在母亲很可能是一辈子最后一个生日的时候,给母亲买上一件生日礼物。若是买了水袖,他就没有钱给母亲买生日礼物了,在水袖和生日礼物之间,他买了七尺杭纺做了水袖。他想得很简单——年轻人,谁都是这样,把很多事情想得简单了——下个月发了工资之后,再给母亲买件生日礼物。

⑤在母亲的病床前,他把自己的想法对母亲说了。已经不能讲话的母亲嘶哑着嗓子,呃呃地不知在回答他什么。然而,时间无情,母亲已经没有下个月了,胡文阁也就没有给母亲补上生日礼物的机会了。母亲去世后,他才明白,世上有的东西是补不上的,正如落到地上的叶子,再也无法如鸟一样重新飞上枝头。三十多年过去,胡文阁到现在一直非常后悔这件事情。水袖,成了他的心头之痛,是扎在他心上一根永远拔不出来的刺。

⑥胡文阁坦白道出自己的心头之痛,让我感动。对于养育我们的父母,我们常常会出现类似胡文阁这样的遗憾。在我们的人生之路上,事业也好,婚姻也好,小孩也好……摩肩接踵次第而来,件件都自然而然地觉得每件事都比父母重要。即使在母亲病重的时刻,胡文阁还觉得自己的水袖更重要呢。

⑦都说人年轻时不懂爱情,其实,年轻时是不懂亲情。爱情,总还要去追求,亲情只要伸手接着就是,那么轻而易举。问题是,胡文阁还敢于面对自己年轻时的浅薄,坦陈内疚——多少孩子吃凉不管酸,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对不起父母的地方,没有什么心痛之感,而是将那一根刺当成绣花针,为自己绣出美丽的图画。

⑧想起我的父母,我常常会涌出无比惭愧的心情,因为在我年轻的时候,一样觉得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父母总是被放在了后面。记得当初母亲从平房搬进新楼之后,已年过八十,腿脚不利索,我生怕她下楼不小心会摔倒,便不让她下楼。母亲去世之前,一直想下楼看看家前面新建起来的元大都公园,总是兴致很高地对我说:听说那里种了好多月季花!正是数伏天,我对她说:天凉快点儿再去吧。谁想,没等到天凉快,母亲突然走了。那时候,总以为父母可以长生不老地永远陪伴着我们。我们就像蚂蟥一样,趴在父母的身上,那样理所当然地吸吮着他们的血而心安理得。

⑨我不知道,如今的胡文阁站在舞台上舞动水袖的时候,会不会在一瞬间想起母亲。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听到他讲述自己这件三十多年前的往事之后,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电视里,再看到他舞动水袖的时候,我总有些走神,忍不住想起他的母亲,也想起我的母亲。

(原载《今晚报》)

【小题1】文中画线两处【1】和【2】应填入的正确的标点符号分别是(     
A.。 ;B.。 。C.;   D.; ;
【小题2】判断文中几个加点词的短语结构类型,下列选项与“摩肩接踵”结构类型一致的是(     
A.名声渐起B.次第而来C.长生不老D.坦陈内疚
【小题3】京剧是国粹,不到20岁的胡文阁痴迷京戏。文中涉及了京剧的相关知识,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京剧四大名旦”。
B.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C.京剧旦角,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类别。
D.水袖功是京剧独有的特技之一,别具美感,其它戏曲没有。
【小题4】结合全文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介绍人物身份,交代了胡文阁与梅葆玖的师徒关系。
B.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对胡文阁的京剧演唱水平做出评价。
C.开篇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D.叙述胡文阁作为梅派男旦的声名和功力,设置悬念,为下文写他的心头之痛做铺垫。
【小题5】文中四处画线的比喻句十分精当,值得反复品味。下列对其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作者把失去的亲情比作落到地上的叶子,再也无法重新回到枝头。生动形象地写出亲情一旦错过、失去,将无法挽回和弥补。
B.第二句把“水袖”比喻成“刺”,由“永远”“拔不出来”可知,扎得时间久,扎得非常深,表达出对母亲的无限的愧疚之情。
C.第三句“趴”“吸吮”两个动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母可以为子女无私地付出一切,歌颂了父母对子女伟大的爱。
D.第四句把追求让自己错失尽孝机会的事物等比喻成“刺”“绣花针”,把牺牲亲情获取的成功、事业等比喻成“美丽的图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年轻人只顾自己的事情而忽视亲情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批评及痛心之情。
【小题6】下列对于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胡文阁决定先买水袖再给母亲买生日礼物,主要因为他觉得亲情能够轻而易举得到,可以暂时不必在乎。
B.全文以“水袖”为线索,分为三个层次。依次写了胡文阁的水袖、年轻人的“水袖”、我的“水袖”,条理清晰,结构完整。
C.作者写到许多年轻人对待亲情和对待自己的事情的不同态度,意在表明,胡文阁的“心头之痛”是个别现象,对文章没有现实意义。
D.作者推己及人,由自己愧对母亲的切身之痛写到许多年轻人不懂亲情不珍惜亲情的现象,使文章情感更加厚重感人,也更能引发读者深思。
【小题7】最后一段蕴含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下列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感悟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母亲病重的时刻,胡文阁还觉得自己的水袖更重要,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批判之情。
B.由文末“想起我的母亲”一句,可知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恋和愧疚之情。
C.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年轻人不懂亲情、不珍惜亲情的批评及痛心之情。
D.结尾言尽而意无穷,作者告诉我们要珍惜亲情,尽责尽孝,莫要留下遗憾。
【小题8】文章以“水袖之痛”为题非常巧妙,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题目的含义。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胡文阁选择买水袖,无情的病魔没有给他机会补上母亲的礼物,以致多年后他仍后悔痛心。“水袖之痛”成为他永远的痛。
B.水袖是青衣的看家玩意儿,也是必须苦练的功夫。练好水袖非常辛苦,因此“水袖”里隐藏着胡文阁的痛。
C.由胡文阁的“水袖”引出了作者的痛。作者错过了陪母亲看月季花的机会,母亲突然离世,成为作者永远的痛。
D.年轻人为了追求心中的事业、爱情、婚姻这些事情而忽视亲情,从而带来遗憾,这也许会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痛。
22-23八年级上·吉林长春·期末
知识点:散文肖复兴(1947- )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木刻猴子

林文义

①小时候,常常看见祖父在把玩一件小东西:一整块黄杨木雕刻而成的猴子群像。猴子有三只,做出三种截然不同的表情——一只双手掩着耳朵,一只双手遮着眼睛,另一只则显得十分心虚地捂住自己的嘴巴。祖父似乎很钟爱它,常常独自坐在晚霞夕照的院子里,无限怜爱地抚摩着它。

②有一次,我把木刻猴子放在膝头上,翻来翻去地看。没什么意思嘛,就是一块木头,刻成三个猴子。表情很逗人,可是没有发条,不像机械、铁皮做成的猴子,只要旋紧发条,它就叮叮咚咚地打鼓敲钹。没什么好玩嘛!我翘着小嘴巴,把木刻猴子还给祖父。

③祖父把我抱起来,指着木刻猴子对我说:阿公跟你说,这三只猴,是你阿祖给阿公的。这三只猴就是跟我们说,非礼勿听、非礼勿看、非礼勿说……唉,你还小,不会懂,就是常常听人讲的‘有耳无嘴’啦。那时,我六岁,祖父的话,我听不大懂,但有耳无嘴这句话,却印在了心里。

④隔了一年,祖父死了。沉默寡言的父亲把木刻猴子摆在神案上,不知道是纪念逝去的祖父,还是要提醒些什么。

⑤念高中的时候,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我和母亲发生了争执,我的嘴快,说了一大堆气话。母亲泪眼汪汪的,侧过头去,看着神案上那个木刻猴子,悲愤地说:看到你阿公留下来的木猴没?你爸爸把它放在神桌上是要你们警惕,不要乱讲话,你阿公以前常常讲‘有耳无嘴’,你难道忘记了?

⑥时间流水般逝去。有一次,父亲静静地和我说话,我从来不曾看过像他那般谦和、诚恳的父亲。他似乎内心有某些隐痛,却又尽力掩盖:这个时代,谨言慎行是很重要的,不要放言高论,不要妄加评断,平平安安过一世就可以了。说着,他从神案上把那三只木刻猴子拿下来,充满深意地说:你看看这三只猴,不听、不看、不说,这是有道理的,独善其身嘛……父亲叹了口气。他们那个黯然的年代,沉默成为他们一生的座右铭。

⑦我说:像这三只木刻猴子,不听、不看、不说,这样一个人,他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独善其身,这是多消极的借口!

父亲苦笑,淡淡地说:唉,以后你慢慢会晓得的。

⑨又是几年过去了,在不断的历练中,我慢慢理解了父亲。我竭力要保持一点点纯真的自我,但我发现,虽不甘愿,自己却也逐渐向世俗妥协,时时处在自我的撕裂中。

⑩父亲离开以后,木刻猴子交到我的手里。这个从曾祖父传给祖父,由祖父传给父亲,再由父亲交到我手上的木刻猴子,我是不是要再交给我的后代,是不是还要告诉他们有耳无嘴?我觉得我不能这样,我要他们活得更坦然,更磊落,更像他们自己,不被扭曲,也不去扭曲别人。

⑪点起一把火,我把这个木刻猴子烧成灰烬。

(选自2015年第6期《读者》,有改动)

【小题1】阅读全文,完成下表。
人物对待“木刻猴子”的
行为情感观念
“祖父”常常把玩(抚摩)B顺从传统
“父亲”摆上神案纠结C
“我”A不满否定传统(不顺从传统、抛弃传统、反抗传统)

【小题2】你从第⑧段中读出了父亲怎样的矛盾心理?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小题3】细读第⑨段,分析加点的“撕裂”一词的内涵和表达效果。
【小题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有耳无嘴”这一说法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跑藤

刘成章

①“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这是人世的基本道理。可是我们种了些大蒜,不知何故,施肥浇水地折腾了好几个月,结果刨出来一看,一个个蒜头竟小得让人哭笑不得。

②我们还种了些西红柿。西红柿的生长期也像大蒜一样漫长,但它却没有让人失望。等到时间它就开花了,结果了,而一旦它的果实开始红了,那真是争着抢着地红,让你不知该摘哪个是好。最好种的应该是小白菜了,种子撒下去,一个月就可以在炒锅里轻歌曼舞了。收了一拨又一拨,真叫人喜不自禁。

③瓜类是很有特点的作物,我们种了两个品种的南瓜,还种了几棵弧瓜。南瓜出苗之后,起初只是慢悠悠地长着,个头总不见大。可是有一天,我们发现它的头上生出藤蔓了,而就在这一刻起,它开始猛长了。那藤蔓简直是在牵着它快速奔跑。我们后来知道,这就叫跑藤。南瓜跑起藤来,是一道难得一见的好风景呢,你看它们棵棵都在跑,并且一边跑,一边开花,一边结瓜。这时候欣赏着它们,就像读着一首好诗或者一幅好画,我们的心里不由充满着快感和喜悦。

④有一天,忽然发现在西红柿的旁边,又长出一棵秧苗了,看那叶子,无疑是一棵什么瓜了。我们在这并没有种瓜的,大概是什么时候无意间将瓜种遗落在这儿,才让它获得了一份生命。心里怀着对它的疼爱之情,每当我们给别的菜们浇水的时候,也不忘给它浇上一勺。

⑤它终于长大起来,并且开了黄色的花朵,接着,花朵下面又膨出瓜蛋蛋了。我们仔细一看,它竟是一棵冬瓜,正好填补了我们菜园里的一项空白。

⑥于是,我们精心地关照着它了。

⑦我们注意到,和南瓜极为相似,在生出藤蔓之前,它长得很慢,要静静地在那儿呆上好多天,但一旦生出了藤蔓,它的生长态势就不一样了。它充满了蓬勃向上的力量。它的藤蔓总是探出身子四处窥测,寻找,试探,总是悸动着,转动着,躁动着,没有一分钟是安分的。我于是隐约意识到,将有一件什么事情要在它的身上发生了。而对南瓜的跑藤了如指掌的老伴说:跑藤在即!它是在做热身运动!果然,它第二天就开始跑了。

⑧你看,它飞跑向前的藤蔓,姿势优雅,有如运动员长跑时形成的前倾角。如果把时间稍加浓缩,你便会看到,当遇到一道愣坎的时候,它一跃而过,然后就高举着一朵金色的花儿犹如奏响着凌厉的号角,一往直前。它起先只有五六片叶子,不久就变成十几片了,十几面绿旗在风中飘扬。此情此景,恐怕只有“浩浩荡荡”这个成语才可以形容。不久,它就冲向西红柿,只见它踩踏着西红柿的茎,挤压着西红柿的叶,碰撞着西红柿的花和果,更不理会途中的野草杂花们会有些什么感受,脚不点地地一路跑过去,跑过去,不知疲倦地跑。

⑨它本来只有一个头,可是几天之后,它就变成了好多的头。每个头都躬起在空中,转动如巨龙之头,长在上面的细而灵活的卷须自然是龙须了。它们展开了跑藤的竞赛。它们齐头并进,互不相让。它们一边跑一边张叶一边开着雄花雌花并且一路结瓜。它们好像是比谁在这世界上活得更精彩。

⑩我们每走到那儿,下意识里,就像上了运动会的看台。我们在心里向它们欢呼,鼓掌。而它们好像也受到了鼓舞,劲头更足了。到了一堵大墙边的时候,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嗖地一下,它们都攀上去了。

⑪待大墙绿遍之后,它们又折身跑至地上。它们似乎调整了速度,时而慢跑,时而有如散步。看来它们需要积蓄新的能量。它们比的是坚韧的意志和持久的耐力。

⑫过多少天,它们的叶子已今非昔比,蔚为壮观,数都数不过来。粗略估计,起码达到三四百片了。夏日的烈日照晒下,三四百片叶子就像三四百支举起的伞,给西红柿们遮着阴凉。雨中,有的西红柿要跌倒了,是它们又急忙伸出卷须之手,把它搀扶起来。而有的西红柿似乎在它们身上学会了自强,硬是拨开了它们的叶藤,另创天地。

⑬感觉里,跑累了的时候,它们便蹲下休息。一颗颗冬瓜就是它们蹲着的形象。蹲下五六个壮实后生。它们身上遍布着的密密汗毛,好像随着它们的呼吸声微微颤动。不知这些相距不远的后生们,隔了片片叶子,在谈论着些什么。

⑭这时候我们看了看它们的根,真是大吃一惊。记得两个月前,那根长得多细多弱呀,可是现在,它已壮如黑绿色的钢铁的缆绳了。我们就给这根上施肥。我们一边施一边望着它们的藤蔓和叶片,结果惊喜地发现,不知不觉间,它们已覆盖了少半个菜园,而且,其前进的脚步已经深入到了院子里的水泥地面,它们以自己的奔跑彰显了生命应有的强悍和洒脱。

⑮由于它有追逐阳光的习性,在跑藤的途中,它的藤和卷须;是随着地球的旋转而旋转的。在万类生命之中,它虽只是小小的一芥,但你从它的动作上,却可以感受到宇宙的节奏和律动。它和宇宙间的茫茫星云息息相通。

【小题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如果把时间稍加浓缩,你便会看到,当遇到一道坎的时候,它一跃而过,然后就高举着一朵金色的花儿犹如奏响着凌厉的号角,一往直前。

【小题2】文章以描写冬瓜为主体,前三段却用大段的文字写其它作物,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小题3】学校组织开展“编单元·学教材”活动,小语想推荐将这篇文章编入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请你结合下面的单元导读,分析小语推荐的理由。
【单元导读】

这个单元学习的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