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4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予观夫巴陵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感极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以悲,泫然不能自也。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注释】①愀:容色变得忧惧。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予观夫巴陵   胜:                  (2)朝夕阴             晖:
(3)客骚人    迁:                  (4)泫然不能自也 已: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前人述备矣                           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B.感极悲者矣                           禽鸟知山林之乐,不知人之乐
C.而长烟一空                           异二者之为
D.满目萧                                 以悲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2)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小题4】【甲】【乙】两文写的都是游览者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甲】文中,______________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苦之情。【乙】文中,清风、湖水、小船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愉悦之情,浓云、狂风、巨浪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__________之情。
【小题5】【甲】文中的“迁客骚人”和【乙】文作者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为什么?
23-24九年级上·山东滨州·期中
知识点:范仲淹(989-1052)山水游记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小题1】解释括号前的词。
(            )斯人               ②不(            )物喜
(          )请重法以禁之     ④上(            )之曰
【小题2】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予尝古仁人之心     甚解
B.然则何时而     怏怏不
C.或请重法以禁       鸿鹄
D.不暇廉耻耳        知新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安用重法邪?
【小题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1)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
(2)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小题5】《岳阳楼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座丰碑,更是一个宝藏。在甲文部分,你汲取了什么精神营养?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同时为中国梦助力。
古诗文阅读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选自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渔人甚
(2)便还家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麻枲之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②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小题3】请赏析《桃花源记》中的划线句子。
【小题4】“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请用简单的语言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暮冥冥(         )                   
(2)长烟(          )
(3)春和(         )                       
(4)予求古仁人之心(        )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
(1)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小题3】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唐贤今人诗赋。
B.第③、④两段在形式上是对称的,都是先写情,后写景。一悲一喜,形成鲜明的对照。
C.文章采用骈散结合的句式,加强了语言气势,使文章节奏鲜明,语言凝练、精辟。
D.作者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
【小题4】从【链接】材料看,范仲淹能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远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链接】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①再适:改嫁。②饘(zhān)粥:稠粥。③不充:不足,这里指喝不上。④昃(zè):太阳偏西。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