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75
阅读下面的外卖骑手群体研究报告,回答问题。

【材料一】截至2018年,全国各大外卖平台的外卖骑手注册数量已经超过700万人,其中92%为男性,8%为女性。此外,由于工作需要长时间在外奔波,所以外卖骑手主要是精力旺盛的“80“90

【材料二】77%的外卖骑手来自农村,另外23%是城市户口。其中河南、安徽、四川、广东、江苏是外卖骑手的重要来源地,一共贡献了全国43%的外卖骑手,尤其是河南省,贡献比例超过10%。

【材料三】85%的外卖骑手为高中及以下学历,15%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凭,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辽宁、河南地区的大学生骑手占比接近30%,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超过40%的外卖骑手表示他们非常注重学习和提升,在工作之余,会通过读书、在线学习和线下培训等方式来提升自我。

【材料四】想要获得更高的薪水,骑手们就要去接更多的单。每个骑手的日接单量在2130单,如果按照每天20单、平均里程3千米计算,那么这些外卖小哥一天要跑60千米。此外,29%的外卖骑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只有1%的骑手月收入可以达到1万元,所以外卖骑手的薪资并没有一些人想象中那么高,也没有一些人想象中那么低。除此之外,35%的骑手拥有其他收入来源,他们可能同时是工厂的工人、企事业单位职工或者为自己打工的小老板。

【小题1】材料分别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外卖骑手?概括出小标题,填一填。
内容小标题
材料一①人员组成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小题2】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外卖骑手中男性多于女性,主要是“80后”和“90后”。(     )
②辽宁省的外卖骑手主要是大学生。(     )
③超过40%的外卖骑手表示非常注重学习和提升。(     )
④一半以上的外卖骑手拥有其他收入来源。(     )
【小题3】如果有人说“外卖骑手都是低学历、低收入的人”,你会根据这份报告中的材料三和材料四怎样回复他?
22-23七年级上·辽宁鞍山·期末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一:

黄旭华是大名鼎鼎的中国核潜艇之父——中船重工第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1988年,在完成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深潜试验和水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后,黄旭华把这个使命般的接力棒传给了第二代核潜艇研制人员。此后的20多年里,这位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每天8点半走到办公室,整理几十年工作中积累下的几堆1米多高的资料,希望把它们留给年轻一代。2017黄院士携夫人回到母校出席校庆活动,寄望同学们立自强之志,迈坚实步伐,成为新一代国家栋梁。

(摘编自《汕头日报》)

材料二:

1958年,中国的核动力潜艇完全白手起家。核潜艇技术复杂,配套系统和设备成千上万。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动力潜艇型是水滴型,美国为实现水滴型构造,谨慎走了三步。中国该怎么办?黄旭华大胆提出,必须三步并作一步走。既然国外已成功地将水滴型艇和核动力结合,就说明这条路切实可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国国力薄弱,核潜艇研制时间紧迫,只能少走弯路……”。要使想法变成现实,除了大胆,还要苦干。通过大量的计算和反复论证,黄旭华带领同事仅用3个月就提出5个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型方案。方案一出,黄旭华又一头扎进上海交大的试验室。

黄旭华至今还珍藏着一把前进牌算盘。在没有计算机之前,研制核潜艇的许多关键数据,就是从这把算盘上跳出来的。黄旭华说,为了保证数据准确,常常是两拨人一起算,结果一致还好,不一致两边都要重新算。

除此之外,黄旭华还用最的办法解决了许多尖端技术问题。核潜艇体积狭窄,而装艇设备和管线数以万计,如何知道艇体和设备的精确重量、确保重心稳定?黄旭华要求,所有设备都要过秤。在之后数年的建造过程中,大小设备件件如此、天天如此。斤斤计较使得排水量达4000多吨的核潜艇在下水后的试潜、定重测试值和设计值完全吻合。他和同事们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送走了一个个不眠之夜……终于,中国的核潜艇搞出来了。

(摘编自《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曾拿着算盘算数据》)

材料三:

下潜的深度,决定了核潜艇能否躲过对手的监视而成功攻击目标。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长尾鲨号核潜艇就是在深潜试验中葬身大海,艇上100多人全部遇难。

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也要做深潜试验。试验之前,艇员心理包袱很重,为了稳定军心,黄旭华在和潜艇的官兵们开会时,大胆提出了要一同下水的决定。时年62岁的黄旭华随着核潜艇下潜至水下300米,在这一深度,一张扑克牌大小的核潜艇艇壳要承受1.5吨的压力,黄旭华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并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摘编自臧江江、吴夏曦《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人间蒸发30年成就赫赫之功》)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写黄旭华93岁仍坚持整理几十年工作中积累下的几堆1米多高的资料,希望把它们留给年轻一代,还为了国家和地方的科技人才培养奔走操劳,贡献余热。
B.材料二中国早期核潜艇科研手段一片空白,当时美国谨慎走了三步才实现将水滴型艇和核动力结合,而黄旭华带领同事仅用3个月就提出5个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型方案。
C.材料二写在没有计算机前,黄旭华带领同事用算盘和最土的方法让原有的尖端技术问题都迎刃而解,也使核潜艇在下水后的试潜、定重测试值和设计值完全吻合。
D.材料三写70年代末,美国的“长尾鲨号”在深潜试验时,下去后再没有上来,艇上人员葬身海底,证明科学研究总是存在危险的。
【小题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黄旭华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原因。
七年级(2)班开展了“拒绝吸烟·健康成长”的主题活动,下面是各小组的成果汇报资料,请你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烟草危害是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当前全世界烟民已达13亿,每年因吸烟导致疾病死亡者约300万。在我国有3.5亿吸烟者,其中未成年人吸烟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卫生部门近年来所作的抽样调查发现,在大学、高中和初中男生中,吸烟的比率分别高达46%、45%和34%,形势异常严峻。

当孩子还未成年时,家长有责任关心孩子的健康,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积极引导他们健康发展。研究证明,10岁以下的儿童对烟普遍反感,认为吸烟又呛又难闻,11-13岁的儿童才逐渐对吸烟产生好奇心,跃跃欲试,15岁以后则开始把吸烟作为自己长大成人的"标志",由此可见,11—15岁是中小学生有可能染上吸烟嗜好的危险年龄。

吸烟对发育成长中的青少年危害很大,对骨骼发育、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生殖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青少年时期各系统和器官的发育尚不完善,功能尚不健全,抵抗力弱,与成人相比,吸烟的危害更大。此外,由于青少年呼吸道比成人狭窄,呼吸道黏膜纤毛发育也不健全,因此,吸烟会使呼吸道受损害并产生炎症,增加呼吸的阻力,使肺活量下降,影响青少年胸廓的发育,进而影响其整体的发育。

烟草中含有的大量尼古丁对脑神经也有毒害,它会使学生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学习成绩下降。调查发现,吸烟学生的学习成绩比不吸烟的学生低。青少年吸烟还会使冠心病、高血压病和肿瘤的发病年龄提前。有关资料表明,吸烟年龄越小,对健康的危害越严重,15岁开始吸烟者要比25岁以后才吸烟者死亡率高55%,比不吸烟者高1倍多。

禁烟宣传要从小学生抓起,让青少年远离电子烟和烟草是控烟的关键,无论是烟草制品还是电子烟,它们都含有一种物质就是尼古丁,尼古丁是一种精神活性物质,具有强成瘾性。拒绝二手烟,告诉家中“烟民”为了家人健康,每天少吸一支烟;青少年儿童拒绝第一支烟,不让烟草危害身心健康。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我们要大声呐喊:不要让烟雾笼罩孩子!作为青少年,更要充分自觉地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严格控烟,从自己做起。

【材料二】

早在2019年,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就披露:青少年吸烟率达到6.9%,尝试吸烟率达到19.9%。还有1.8亿儿童在家庭或公共场所遭受过二手烟危害。

这几年,国家对校园控烟越来越重视,这在数据上也有所体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发布的2021年中国中学生和大学生烟草流行调查显示,中学生尝试吸烟比例达16.7%,其中男生23.2%,中学生尝试吸烟比例下降了1.2个百分点,男生下降了2.8个百分点。

【材料三】

附:控制青少年吸烟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

1《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明确规定: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

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

3《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和社会加强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教育,禁止或限制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吸烟,劝限青少年吸烟,禁止中小学生吸烟。”

42001年国家烟草局规定:“所有取得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企业或个人都必须在经营场所的柜台醒目处摆上一块内容为‘禁止中小学生吸烟,不向未成年人售烟’的警示牌。”

5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中、小学校周围不予发放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也是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B.由于好奇心,11-15岁的中小学生有可能染上吸烟嗜好。
C.年龄小的吸烟者死亡率比25岁以后开始吸烟的死亡率高。
D.青少年应充分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不要让自己被烟雾笼罩。
【小题2】青少年吸烟有哪些危害,请结合【材料一】概括。
【小题3】阅读【材料二】文段与图表,得出你的探究结果。
【小题4】结合以上材料,说说如何才能有效杜绝青少年吸烟的现象。
【小题5】班级活动得到校学生会的支持,校学生会准备在12月22日下午三点在校大礼堂开设主题为“禁烟控烟,维护健康”的讲座,想要邀请当地派出所王警官到校开设讲座,请你拟一份邀请函。

邀请函

                     

2023年12月15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超级高铁即将到来

①近日,中国工程院和有关铁路部门确定了上海——杭州线路作为中国第一条超级高铁列车线路。这条长150千米的真空隧道预计将在2035年投入运营。超级高铁采用更先进的磁悬浮技术,全程在真空管道中离地飞行,时速可达到1000千米。乘坐超级高铁从上海到杭州只需15分钟,比目前最快的高铁列车节省45分钟。那么,为何超级高铁速度如此之快?

超级高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提出,其背后的原理是利用磁悬浮技术和真空管道,让列车在几乎没有空气阻力和摩擦力的情况下,以极高的速度行驶。磁悬浮技术是一种利用磁场的作用力让列车悬浮在轨道上的技术,这样可以消除轮轨摩擦力,降低噪声和能耗。真空管道是一种将管道内的空气抽走,形成真空状态的装置。这样可以减少空气阻力,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此外,超级高铁列车头是新研制的低阻力车头,具有流线型的鸭嘴形态,可以极大地降低行驶中产生的空气阻力。

③目前,除中国外,一些国家也在研发和测试超级高铁技术,试图抢占这一未来交通市场的先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埃隆·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美国超级高铁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美国内华达州建立了一条1.6千米长的真空管道测试场,用于测试超级高铁的各种组件和原型。美国超级高铁公司则在美国内华达州和阿联酋迪拜建立了两条超级高铁试验线路,分别长500米和10千米。除了美国外,欧洲以及印度、日本、韩国等国也在积极探索超级高铁技术。印度计划在孟买和浦那之间建造一条312千米长的超级高铁线路,预计将在2029年完成。日本和韩国也在研发各自的超级高铁技术,并已进行了多次成功的试运行。

④中国科学家自2017年起就开始研究超级高铁技术,主要研究方向是将超声速飞行技术和轨道交通技术相结合,即通过超导悬浮技术和真空管道技术的应用,实现超声速的近地飞行。这项技术研发了6年,直到2023年才真正迎来了重大突破。我国目前的超级高铁技术已经实现了在低真空环境运行,空气阻力比传统高铁的空气阻力低3%,再加上磁悬浮技术,真正实现了贴地飞行。与美国、日本等国打造的产品相比,我国的磁悬浮技术在成本上更加具有优势。普通超导体需要使用温度达到-269℃的液氨来冷却,才能保持超导特性,而我国研制的高温超导体只需要使用-190℃左右的液氮即可达到同样效果。由于液氮比液氮贵50倍,所以我国的磁悬浮列车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材料二】

超级高铁有哪些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速度快。超级高铁时速可以达到1000千米以上,甚至可以超过飞机的速度。这意味着人们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到达更远的地方,从而提高出行效率和便利性。

安全性高。超级高铁的设计十分安全,不会脱轨,更不会翻车。超级高铁运行在真空管道内,不受天气、地形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不会发生与其他交通工具的碰撞事故。由于采用磁悬浮技术,列车不会与轨道接触,不会产生火花、烟雾等安全隐患。

节能环保。超级高铁减少了空气阻力和摩擦力,能够大幅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它采用电力驱动,不会排放任何有害气体和废弃物,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舒适性好。超级高铁运行平稳、噪声低、震动小、加速度小等特点,能够给乘客带来舒适的乘坐体验。由于运行时间短,乘客不会感到疲劳。

运营成本低。传统高铁车轮每运行120万千米就需要返厂检修,每运行240万千米就要强制报废。而超级高铁没有车轮,没有摩擦损耗,所以投入运营之后维修量少,运营成本显著下降。


【材料三】

超级高铁系统所需要的真空管道技术和磁悬浮技术,目前已经有了一些突破性研究进展,但仍需要攻克很多难点。首先,如何以低成本实现、维持一个大体积的低真空空间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如何建造站台,使它既能方便乘客上下车,又能维持管道的真空状态。另外,超级高铁需要采用直线牵引技术,但目前这一技术的功效尚不能满足其动力需要,仍有待改进。还有,对于超级高铁而言,目前的磁悬浮技术也不够稳定。

(以上材料均选自《百科知识》2023年第15期,有改动)

【小题1】下列说法与前两则材料的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超级高铁背后的原理是利用磁悬浮技术和真空管道,让列车能以极高的速度行驶。
B.除中国外,美国、欧洲以及印度、日本、韩国等国也在研发和测试超级高铁技术。
C.中国第一条超级高铁线路已经建成,真空隧道长150千米,将在2035年投入运营。
D.超级高铁具有速度快、安全性高、节能环保、舒适性好、运营成本低等诸多优势。
【小题2】下列对三则材料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材料一按逻辑顺序来说明,是一篇文风平实的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为“超级高铁”。
B.材料一第②段加点词“几乎”意思是“十分接近”,体现说明语言的严谨性和分寸感。
C.材料一第④段画线句运用列数字的方法,解释了我国磁悬浮列车制造成本较低的原因。
D.后两则材料都采用分点表述的方法进行说明,使内容条理清楚,让读者容易抓住要点。
【小题3】超级高铁技术还需要攻破哪些难题?请简要概括。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