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外婆的世界

李娟

①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我妈家大业大,又是鸡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团团转。能专心照顾外婆的,只有我。

②我在偏远的外地,外婆便跟着我。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

③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

④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我今天晚上要来偷……。看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这是骗钱的!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密密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在水族橱馆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地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看着点,打烂了要赔。

⑤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地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这个城市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她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

⑥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拉着行李悄悄跑下楼。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系了根布条,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有。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根布条,是她有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⑦我很恼火。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摔跤了怎么办?她之前身体强健,自从前两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布条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她破口大骂。又哭喊着要回家,深更半夜地拖着行李就走,我筋疲力尽,灰心丧气。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陶大哭。我抹着眼泪下楼。心想,我一定要赚很多钱,有一天一定要带外婆离开这里。

⑧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却终日在她的世界边缘徘徊。——奇异的世界,难以想象的世界,孤独的世界,如蚕茧般的世界。

⑨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向她百般承诺,带她回家乡,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

⑩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根布条。终于痛哭出声……

【小题1】文章写了“我”与外婆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小题2】结合人物描写的手法赏析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
【小题3】外婆在“我”家生活期间和离开时都在门把上系了布,目的有什么不同?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外婆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
【小题5】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最后想对外婆说什么?
23-24八年级上·黑龙江哈尔滨·阶段练习
知识点:其他当代作家记叙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背向大地的爱

①父亲带着7岁的女儿去十里之外的村子走亲戚,下车时阴沉的天色变得越来越黑,雷声伴着狂风隆隆滚过天际

②女儿瑟缩着小小的身子:爸爸,我怕!他将女儿紧搂在胸前:丹丹不怕。把头埋进爸爸衣服里,闭上眼睛睡觉。他在对女儿说话的同时,脚下不停地狂奔。

③一道雪亮的闪电划过,在闪电的强光里,他看到一个巨大的黑色烟柱飞速移来——龙卷风!他大骇,本能地想要加快脚步。但一刹那间,他觉得脚下陡然失去了支撑,身子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吸得轻飘飘的。他知道此刻他和女儿都被吸到了高空,几分钟后就要被抛到九霄云外,然后粉身碎骨!

爸爸,我怕!紧紧贴着父亲胸膛的女儿颤声叫道。乖女儿,爸爸在和你做飞的游戏呢,你不是一直想和小鸟一样自由飞翔吗?我们正跟许多小鸟一起飞翔呢。现在紧闭眼睛,我们开始数小鸟……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面团一样被一只巨手揉来揉去,他什么也不敢想,只是尽力地弓身将女儿更紧地搂住。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他感觉这只巨手的力量渐渐小了,身体也开始慢慢下降,他知道龙卷风风力渐小,开始将吸入的物体抛向地面了。

⑥突然,他感觉自己的背撞到了什么东西,是电缆!他心里滚过一阵狂喜,一瞬间,他一手搂紧女儿,另一只手拼尽力气死死抓住那根电缆!

⑦他就这样单手悬吊着支撑父女两人的重量。天慢慢地变亮了,狂风也小了。渐渐地,他感到手臂发软打战,后背正在滴答流血。最要命的是,睡着后的女儿不自觉地放松抱紧父亲的双手。不能再犹豫了,他看到脚底十多米的地方是一块旱地,他搂紧女儿,紧抓电缆的那只手一松,他就成了一个背朝大地面向天空的自由落体。此刻怀里的女儿正在睡梦中甜甜呓语着,他笑了。

⑧父亲保住了性命,多处骨折并重度脑震荡。而女儿,纤毫无伤,睡醒了还天真地对父亲说:爸爸,我看到了好多好多可爱的小鸟,真美呀!

⑨有人问他: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次是侥幸从死神手里逃掉,因为这样背对地面从高空摔下,极有可能丢掉性命。

⑩他憨憨地说:我知道,但如果我不这样背对地面,我的女儿就可能丢掉性命。

——   《意林》

【小题1】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情节,完成表格。
      
风雷大作时搂着女儿狂奔
(1)安慰并搂紧女儿
背撞电缆时(2)
力竭臂软时(3)

【小题2】说说文章第①段画线句的作用。
【小题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⑤段画浪线的句子。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面团一样被一只巨手揉来揉去,他什么也不敢想,只是尽力地弓身将女儿更紧地搂住。
【小题4】本文以“背向大地的爱”为题,有什么妙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雪山下的国庆月夜(鲁珉)

4年前,我喜欢上了户外徒步旅行。

那年的国庆前夕,与友相约徒步穿越泸沽湖亚丁。为避开“十一黄金周”,我们提前几天就进入了宁蒗到木里的无人区。经过3天的徒步穿越,当我们到达川西亚丁雪山下一个叫呷洛的小村子时,正好是“十一”国庆节,农历八月十六。

向导提前联系了一个叫扎西罗布的藏家。傍晚时分我们到达时,热情的扎西大叔把我们领进一间典型的藏式房屋,非常大的正屋,中间是大大的火炉,原木地板。

放下重装包,大家开始动手做晚餐。扎西大叔的女儿白玛拉珠有些害羞,我们做饭时她笑呵呵地围着我们,看我们做汉族菜,还用不太流畅的汉语问这问那。经过一番忙碌,各种炒菜、凉拌菜、汤菜,还有饼干之类的食品,堆了满满一大桌子。

我们热情邀请扎西大叔一家和我们一起吃饭。席间,我把从千里之外带的月饼分给大家,说昨天是中秋节,今天是国庆节,我们一同共庆佳节。

扎西大叔咬了口月饼说:“这辈子还没吃过月饼呢。”我问月饼好吃不?他说:“好吃,很好吃。”他边吃边说,每当国庆时,我们就会在屋前升挂国旗。你看,那红旗在夜里也还是看得清清楚楚。

他起身从一个超级大的木柜子里搬出一个大壶,笑着说,一起喝青稞酒,庆祝国庆节。

那是我们第一次喝地道的自酿青稞酒。那青稞酒虽说有40多度,但入口好,感觉不到有那样高的度数。大家说笑着,互相敬酒,在雪山下度过了一个欢乐的国庆夜晚。

那个国庆节就是一个民族团结的节日。扎西大叔一家是藏族,向导是普米族,马夫是纳西族,湖南驴友是土家族,四川驴友是彝族。大家一起说着,笑着,喝着一杯杯清甜可口的青稞酒,藏家房屋里充满着别样的喜庆。

不知不觉已是深夜。此时,月光从藏家房屋的窗户透了进来,形成道道明亮的线条,把藏式房屋映照得格外美丽,似乎正散发着远古的幽香。透过窗户,还可以清晰地看见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雪山下的夜空里随风飘扬。

高原的天空湛蓝湛蓝,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着,丝丝白云时扰时离,犹如点画上去一般。远处的亚丁夏洛多吉雪山在月光下清晰可见,映入眼帘的景象宛如一场梦幻。或许,在极度亮丽的月色下,悠长的情愫会悄悄地生长成对静美雪山夜空的无限依恋。

其实,一年里有很多美好的月夜。只不过“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恰恰又是国庆,这一天就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寄托与思念。在那雪山下的高原上,有种情怀飘然而至:伟大的祖国,60多年来,走过风雨,遇见彩虹,承载着华夏儿女的深情与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屹立在世界东方。

这时,同行的驴友都出来了,仰望着湛蓝的星空,不知谁大声说,我们唱首歌吧,唱《我爱你,中国》!大家立马附和。顷刻,雪山下响起高亢的歌声:“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

月夜里,秋风起,天高云淡。抬眼望去,雪域高原下的祖国山河美丽妖娆。

年年有国庆,但在雪山下不同民族的同胞一起过国庆,却不是年年有。高原雪山下的国庆月夜,令我终身难忘。

那年以后,每年的国庆节假期,我都是背起背包,行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用脚步丈量着祖国的伟大与壮丽。

或许,只有繁荣富强、稳定和谐的社会,才可以让人们以这种自由美好的心,来欣赏祖国的奇峻雄伟与壮丽美好。

【小题1】根据选文内容,把“我们”共庆国庆佳节的内容补充完整。
做晚餐→_________发月饼→_______________看国旗,望星空→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结合文中内容概括出文中“扎西大叔”的人物形象。
【小题3】为什么说“那个国庆节就是一民族团结的节日”?
【小题4】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高原的天空湛蓝湛蓝,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着,丝丝白云时扰时离,犹如点画上去一般。远处的亚丁夏洛多吉雪山在月光下清晰可见,映入眼帘的景象宛如一场梦幻。
【小题5】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有什么妙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多事

马卫

鸡哈寨早没有房子,相传,抗战时大学内迁,上面办过辅仁法学院,住过好几百人。解放后就没有房了,那眼井,也渐渐枯竭,现在仅有筷子大的泉水冒出。

上面没房,也没有人。直到那天,喜欢爬山的我发现,那里出现了一个棚,用化纤皮搭的,像儿时生产队看秋的棚那样显眼。

难道还有人住棚?

我这个人好奇,于是爬上寨,发现这棚不小,比以前看秋的棚大得多。

棚后,还垦出了一小块地,种着油麦菜、葱、丝瓜、南瓜、黄瓜、向日葵,还有几十株绿油油的玉米。

“有人吗?”我问。

这房子没有门,只有一道黑漆漆的门帘,油渍渍的。

我喊了几声,才听到回答。

终于,棚里钻出一位老人,头发、眉毛和胡子全白,脸上布满皱褶,他年纪应该很大了,或许是耳背,愣愣地看着我,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看来很久没有见过生人,他很寂寞,于是要我坐下,说说话。

“年轻人,我有房,可是住不了。”他一边拿出两本房产证,一边幽幽地说,“这是我的房改房。虽然偏远,可是福利房,当时只花了一万多块钱。”

我翻开,户名:朱本泉。原来是青田水泥厂的职工,我知道这家企业,在苎溪河畔,后来三峡移民搬迁,关闭了。

我翻出另一本,是商品房,在乌龙池三号区,80平方米。

“老人家,既然你有房,为啥还到这里来住?”我不解。

“唉,说起来……是家丑。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接我的班,后来企业关闭了,买断工龄。因为没文化,只能做力工,日子过得不好。所以,福利房一直由他住着,房产证我管。”

可怜天下父母心!

“还有一套呢?”

“这套是商品房,用尽了我一生积蓄。老伴去世后,我想再找个能相伴走完人生的人,可是,我儿子和儿媳妇坚决不同意。本来,他们有住房,却要搬回来住,好监视我。”

“他们就不理解老人也需要伴?而且也减轻他们的负担啊。”

“理解个屁。他们怕这套房子得不到手,如果我找了女人,他们就继承不了。”

我的心情沉重下来,因为这样的事,现实中不是一起两起。

我默默记下了老人儿子的名字:朱华敏……

我见到朱华敏时,他正在街头夜摊喝酒,上半身光着,下半身着短裤,吃着麻辣烫。

一番介绍后,他盯着我说:“我爹住哪里,关你屁事!”

“不关我事,可是,你爹在山上搭棚住,说出去也丢你的脸啊。”

“我丢啥脸,他才丢脸,都那把年纪了,还要找女人?老不正经!”说完又是一大口酒。

老人被儿子逼出了家门,这样的事,无论道德还是法律,都不允许。

我说:“就不怕你爹告你?”

他红着眼睛说:“告我?我还要告他呢!他非法同居!”

我哭笑不得,内心明白,这人是不折不扣地不讲理,再说下去,他也是油盐不进。

我把这事写成社会新闻,在本地都市报发表,并配了棚屋的照片。

我是真心想帮这位老人,别的不说,老人也有恋爱的自由,更有使用和支配自己房子的权利。

我再去鸡哈寨时,果然,那个棚没有了。我下山后打听,附近的农民说,几天前来了几个男人,把棚给拆了。

老人回家了?我为自己的正义之行而高兴,这是一位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品质。我决定亲自上门去看看,一定要为老人争取住房的权利。

到了乌龙池,还没有进小区,就见地坝上正在办丧事。

哀乐袭击耳膜。

我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抬眼望灵棚:朱本泉!那遗照,哭笑不得地望着我。

“他怎么就走了?一周前,我还见过他啊。”

有位老人轻轻拉了一下我的衣袖,阻止我问话。

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后来我才知道,儿子带人拆了棚,老人和后找的老伴分手,回到家的第二天晚上,上吊自杀了。

那晚,我醉了,我恨自己,如果不是我多事,不报道那个棚的事,老人或许还能活下去。

我真多事!可是,面对山顶住棚的老人,我能不“多事”吗?

(选自《2017微型小说15》)

【小题1】简要分析第一自然段在内容上和结构上的作用。
【小题2】品味下列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他年纪应该很大了,或许是耳背,愣愣地看着我,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2)那遗照,哭笑不得地望着我。
【小题3】文章多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举一例子,作简要分析。
【小题4】文章结尾提到“我真多事”,你认为文章中的“我”多事吗?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