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80
阅读下面苏轼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与子由弟书

宋·苏轼

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骨间亦有微肉,熟煮热漉出。不乘热出,则抱水不干。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燋食之。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数日一食,甚觉有补。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刍豢,没齿而不得骨,岂复知此味乎?戏书此纸遗之,虽戏语,实可施用也。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

(选自《苏轼小品》中州古籍出版社2020年12月版)


(二)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东坡全集》中华书局2021年4月版)
注释:①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苏轼再次被贬至惠州(今属广东省)。②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③堂庖:指富贵大户的厨房。④刍豢:泛指家畜。⑤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苏轼遇赦北还,作于自海南岛返回时。⑥鲁叟:指孔子。孔子曾说,王道不实行,要乘小筏到海外。⑦奏乐声:这里形容涛声,也隐指老庄玄理。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乐曲,并借此说玄理。
【小题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得 铢 两 于 肯 綮 之 间 意 甚 喜 之 如 食 蟹 螯
【小题2】解释下列词语。
(1)率数日一食                           辄:___________________
(2)然犹杀一羊                           日: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语句的意思。
折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
【小题4】苏辙称赞苏轼晚年的诗“精深华妙”,请结合颈联赏析。
【小题5】林语堂在《苏东坡传》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请结合以上诗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3-24九年级上·江苏南京·阶段练习
知识点:诗歌鉴赏日常生活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班级开展“走近诗人文天祥”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甲】

________即事

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注释:①即事:就眼前之事歌咏。②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屈”字的意思。在这里指屈原。③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或蒸湘),合称“三湘”。也可以指湖南一带。④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
【乙】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挥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压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论曰: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尔。观天祥从容伏质,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潮阳:地名,与后文的“厓山”都是广东的地名。②弘范:元朝将领。③张世杰:南宋将领。
【丙】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小题1】【甲】文标题空缺处应填节日名,请你选出下列最恰当的一项,并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写出三点。
A重阳       B.除夕       C.端午       D.清明
【小题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与入厓山_______________
(2)天祥泫然出_______________
(3)不能父母_______________
(4)故不为苟得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使为书招张世杰。
(2)故患有所不辟也。
【小题5】参考【乙】文有关作者的资料,概述【甲】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小题6】【丙】文中最能表现文天祥精神品质的观点是什么?【乙】文中文天祥的哪些事迹证明了这个观点,写出三点。
古诗文阅读
【甲】

詹何钓鱼

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篠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

詹何曰:“曾闻先大夫之言,蒲且子之弋也,弱弓纤缴,乘风振之,连双鸧于云际,用心专,动手均也。臣因其事,放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投纶沈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之钩饵犹沈埃聚沫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强,以轻致重也。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将亦奚事哉?”楚王曰:“善!”

(选自《列子·汤问》)


【乙】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纶:钓鱼的丝绳。②芒:头端细长而尖锐的刺。③荆篠:楚国产的细竹。④汩流:湍急的河流。⑤先大夫:这里指已经逝去的父亲。⑥弋:射箭。⑦弱弓纤缴:拉力很小的弓,纤细的丝绳。缴,射鸟时系在箭上的丝绳。⑧连双鸧:一箭连射两只黄鹂鸟。⑨放:同“仿”。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纶不,钩不伸,竿不挠(       )
(2)五年尽其道(       )
(3)心无杂虑,唯鱼之(       )
(4)大王治国能若此(       )
【小题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鱼 见 臣 之 钩 饵 犹 沈 埃 聚 沫 吞 之 不 疑。
【小题3】乙诗的标题“江上渔者”看似平常,细细咀嚼,实含深意,请联系整首诗加以分析。
【小题4】下面两句话分别写钓鱼与打鱼,它们关注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1)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投纶沈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
(2)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小题5】有人认为:《列子·汤问》里的寓言试图以科学的方式来认识宇宙万物,突破人们的一孔之见,对人们开拓视野具有积极的意义。你是否赞同?请结合选文与《愚公移山》加以分析。
请阅读下面的三篇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归园田居•其一(节选)

【晋】陶渊明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乙】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丙】

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曹子桓、苏子由论文,以气为主,是矣。然气随神转,神浑则气灏,神远则气逸,神伟则气高,神变则气奇,神深则气静,故神为气之主。至专以理为主,则未尽其妙。盖人不穷理读书,则出词鄙倍空疏。人无经济,则言虽累牍,不适于用。故义理、书卷、经济者,行文之实。

文贵奇,所谓“珍爱者必非常物”。然有奇在字句者,有奇在意思者,有奇在笔者,有奇在丘壑者。有奇在气者,有奇在神者。字句之奇不足为奇气奇则真奇矣;神奇则古来亦不多见。次第虽如此,然字句亦不可不奇。扬子《太玄》《法言》,昌黎甚好之,故昌黎文奇。奇气最难识,大约忽起忽落,其来无端,其去无迹。读古人文,于起灭转接之间,觉有不可测识处,便是奇气。

文贵简。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

(节选自刘大櫆《论文偶记》)

【注】①曹子桓:曹丕;②苏子由:苏辙;③经济: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的主张、办法。④扬子:西汉文学家扬雄;⑤昌黎:韩愈。
【小题1】下面对甲诗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宅”句,意思是说住宅占地十来亩。“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B.“暧暧”两句的景物描写,远近结合,更富层次感。
C.“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一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D.这八句诗,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勾画出了优美画面,语言朴素平淡,却充满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自得自足之情。
【小题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余人各复至其家____________       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_______
③神浑则气____________       ④则言虽累牍____________
【小题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2处。
字 句 之 奇 不 足 为 奇 气 奇 则 真 奇 矣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盖人不穷理读书,则出词鄙倍空疏。
【小题5】甲、乙两文都描写了农村的生活场景,试比较二者的异同。
【小题6】丙文论述了“行文之道”,即“神为主,文贵奇,文贵简”,请你任选一点结合《桃花源记》内容加以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