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3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一朵茉莉香

柴翠香

①窗外有鸟鸣声传来,生物钟准时敲醒我。醒了,却懒得睁眼。慵懒中飘来一股醉人的芳香,带着一份绵绵的紫薇,沁入我的五脏六腑,挑逗我敏感的嗅觉,心情随之明媚起来。不用寻找,也不必睁眼,就知道是窗台上那株茉莉开了。真好呀,我的茉莉正微笑着待我醒来。

②晨风晓露,茉莉盈盈绽放,绿叶、白花、郁香,这一株茉莉安置在砖红的花盆里,红白绿倒是搭配得无可挑剔,但总觉得那花盆有些俗气。叶儿绿莹莹的,像一把把反射着光泽的起了褶皱的小扇子,那乳白的花蕾晕染了些许淡淡的鹅黄,那些干净的、细小的花蕾点缀在淡绿色的叶子中间,有几个花蕾俏皮地微微笑着,摆出撩人心魄的含苞欲放的姿态。那一片片白色的、细长却丰满的花瓣,簇拥着细小的淡绿色花蕊,盛放着,妖烧着。淡雅中透出一丝贤淑,圣洁中透出一份文静。玲珑剔透的茉莉俏立枝头,如穿着雪白舞裙的公主,在微卷的绿叶中起舞着,薄如蝉翼的花瓣沉醉在自己的美丽里,散发着馥郁的芬芳。

③今年春天,房里的花花草草陪我度过这段禁足在家的日子。此前的长寿花也是这样静静地开放,不疾不徐,一开就是一个月。一朵朵,一簇簇,就那么自顾自地美丽着。颜色如茉莉般纯白无二,只是长寿花味淡,多层花瓣,花期长;茉莉香浓,单层花瓣,不几天就不动声色地落幕了。

④树影摇曳,阳光细细碎碎地筛进我的房间,洒落在发梢眉间,洒落在我如春的心间。一念而深,深及而念,念及心中的喜欢,念及茉莉花开。它娇而不艳,淡淡的,素素的,静静地绽放于枝头。茉莉花会一朵朵、一簇簇次第盛开,在你为这花开花落而感到惋惜时,它却又在别的枝丫处冒出些许米粒大小的花骨朵,给人以希望,不几日又会芬芳满屋。只要温度适宜,茉莉就会一拔一拔地开着。洁白秀丽的花瓣,纤细而狭长,不卑不亢地伸展,吐露着,婀娜着,芬芳着,没有杂色,好像飞舞着的精灵不沾染半点尘埃。“天赋仙姿,玉骨冰肌。向炎威、独逞芳菲。轻盈雅淡,初出香闺。”冰清玉洁的茉莉花,虽小巧玲珑,却如雪花般素净洁雅,在心底寂寂怒放。

⑤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茉莉花吧。一朵开了,便会有两朵,三朵……一一盛开。看的书,写的文,都沾满茉莉花的香气,舒心、淡雅而温暖。

(选自《参花(下)》2020年第11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第③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把长寿花和茉莉相比较,表达了像喜欢长寿花一样喜欢茉莉的感情。
B.在作者看来,长寿花的缺点是自顾自地美丽着,茉莉的缺点是不几天就不动声色地落幕了。
C.茉莉和长寿花一样,也是在房间内静悄悄地开放,不张扬,令人欣喜。
D.本段中有关长寿花花开、颜色、味道、花期等的叙述,是运用了插叙的方法。
【小题2】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
玲珑剔透的茉莉俏立枝头,如穿着雪白舞裙的公主,在微卷的绿叶中起舞着,薄如蝉翼的花瓣沉醉在自己的美丽里,散发着馥郁的芬芳。
【小题3】请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处引用词句的作用。
【小题4】第②段和第④段都在写茉莉花,竟无重复之感,为什么?
22-23六年级上·山东淄博·期中
知识点:散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

刘世河

(1)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

(2)“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洋的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度过的。

(3)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一条小河蜿蜒渡过。过河不远便是一个高高隆起的沙土岗子,岗子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一到夏天使绿树浓荫,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

(4)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须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

(5)母亲常说:“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

(6)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 。

(7)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清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吃罢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

(8)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吃得硬实扛饿,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

(9)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贺。乡下人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饭蛮讲究,尤其懂得“想要肉更香,工夫必须长”的道理,小火慢炖,肉烂汤浓。因此,傍晚的炊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

(10)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乱云午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米”是辛弃疾笔下的炊烟;”“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则出自柳水笔端。

(11)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和“遥望炊烟疑可憩,试从行路问村名”都是他的。可见放翁对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喜爱。后来又读到陆游“雾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的句子,禁不住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

(12)直到离家多年后,有一回在梦里又见故乡炊烟,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才终于有悟。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比喻,突然觉得母亲就是一个十足的诗人。而在我的眼里,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它自由舒展,浓淡随意,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气在乡村的上空,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13)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为它的作者是母亲。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

【小题1】请概括一天中三个不同时段炊烟的特征。
【小题2】请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
【小题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1)段开门见山点出话题,并与标题相呼应。“非家乡的炊烟莫属”以双重否定的句式强调了肯定的含义,加强了语气,突出了炊烟在思乡主题中的重要地位。
B.第(2)段是过渡段,通过“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句诗,引出下文话题,引起对儿时自家炊烟的回忆。
C.第(5)段母亲的话“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突出了一家人对饭香的巨大期待。
D.文中作者多次引用诗词中炊烟的描写,将普通的乡村景象上升到文学意象的高度,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抒发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E.文章采用叙述、描写、说明、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笔触平实而富有文采,感情真挚,读来温情满怀。
【小题4】文章最后一段内涵丰富,蕴含了作者哪些感情?
阅读《济南的冬天》,完成小题。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恒久那么毒,洪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胆怯。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稀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志向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似乎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宁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或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暖和,今日夜里山草或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焦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更加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似乎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似乎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望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似乎突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渐渐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完全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B.第④段划横线句子中的“白”指积雪,“暗黄”指的是草;而“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然之景的美丽。
C.第⑤段划横线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古老的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D.第⑥段划横线比喻句的本体是“自上而下”的整个空间,喻体是“空灵的蓝水晶”。
【小题2】下列描写观察角度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从上面看下面。)
B.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不断改变立足点描写所见景物。)
C.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地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从下面仰视上面。)
D.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写小雪后的山景。(从下面仰视上面)
【小题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的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美景。
B.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三组对比,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三处令人讨厌的气候。
C.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时,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和比喻、拟人,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色,流露出自己的赞美之情。
D.作者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①在鲁迅文学院,我找到了我的“微故乡”。

②这是一个小小的山坡,鸟儿们说着故乡的话,长长短短,一应一和。山坡上的小黄花,及不知名的小野花,在夕阳的余晖中多情地摇晃。我踩着脚下的松针,误以为一些野生的菌子就要从土地里冒出来。童年的故乡向我奔来,甚至那些未开的木槿花,白色、紫色,都唱出了熟悉的乡音。此时,我“遇见”了那棵松树,它直愣愣地“走”向我,它一定看见我从内心勃发的欢喜,正在它的近旁弥漫。大半个时辰,我徘徊在那棵松树下,有种家乡的气息,顺着鼻孔入驻我的心间,仿佛它就生长在故乡那座叫树家窝坡的山上,就像我曾经遇见过的结得最多松果的树。

③我们像多年未见的老友,拉着手亲密无间。松树的皮肤,贴着我手心的温暖,给了我一种上扬的坚定力量。向上看去,在高高的枝头,一个又一个的松果,挤着挨着欢喜着,都张着嘴巴有话要说。这情形,像几世同堂的大户人家在操办老祖母的寿辰。我盯着这棵松树,从天空看向大地,像是看见这世界满堂的福禄从一道道门里走来。老祖母用手里的拐杖撑起血缘的亲情,代代相传,才有了家,有了国,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如从学院走出去的师兄、师姐及未来的学弟、学妹们,他们散居在各地,文脉的根须像松树一样深入大地。他们也许都能在这里找到一个精神上的微故乡。

④在故乡云南那座叫树家窝坡的山上,也长着无数棵这样的青松。有风经过,松涛阵阵;夜色来临,互为战友。村子里的人为了纪念先祖迁移至此地时身居窝棚的苦日子,便把一个村子叫做魏家窝坡,同时也把一座山命名成自己的兄弟———树家窝坡。定然是那些松树成了村民们安身立命的脊梁,他们才对一座山充满了感激之情。

⑤村子里的生老病死,都会与这座山上的松树发生联系。结婚时,必然要找一棵粗直的松树,松树上一定要结满了松果。这样的树适合做成婚床,意为多子多福。烧火的柴,是松树上掉下来的枝丫。打成家具的材料,也离不得松树。落下的松针叶捂成土地上的肥料,滋养庄稼、蔬菜。劳累了小憩时,一棵粗壮的松树就是最好的依靠。松树默默地成为那片土地上实用的生活,成为精神的象征。先祖们肯定不知道后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诗句,然而,自然与他们,又是何其接近。一片一片的松树成为松林,它们在雾霭雷雨中自然成长。没有人注意过它们的存在,它们不管不顾地生长着,根深植于土里,叶相触在风中,它们互相问候、互相取悦,一天天,一年年,长粗,长壮,成为并肩挺立的兄弟。

⑥一阵风吹来,黄色的松花粉像一阵轻烟。有同学从树下经过,便一起在松花上抖落一些花粉,仔细尝味。润滑细腻的感觉从指尖传来,我们看着彼此发黄的脸色,大笑不止。有鸟儿从松树上惊起,扑棱棱飞到另一棵松树。原来,院子里的松树不止一棵。

(有删改)

【小题1】作者不仅描写了鲁迅文学院的松树,还回忆了故乡的松树。他在鲁迅文学院的小山坡上①______,恰如老友相逢。这棵松树②______的形态像是一位养育无数子孙、支撑起血脉亲情的老祖母,与③______的鲁迅文学院又何其相似。继而作者转入对故乡松树的回忆。
【小题2】作者对景物的描摹生动传神。请从文中任选一处进行批注,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妙处。
句子:
批注:
【小题3】结合上下文的内容,说说你对第⑤段画线句“松树默默地成为那片土地上实用的生活,成为精神的象征”的理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