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7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有一次

梅子涵

①有一次,在一个小学讲作文,一个男孩子突然举手问:“你写作文的水平比我们高吗?”我有点意外。“我小时候写作文的水平不一定比你们高,但我现在写的是小说、散文。”“你写的不是作文,可为什么也经常写‘有一次’?我们写作文也都写‘有一次’一件事。”我笑起来,感觉他问的天真得像一个可爱的玩笑,可又让人觉得必须得思考思考,好像走在一条多年走惯的林荫道上,突然被人喝住、拦下,让你回答这是为什么,而且是一个小孩。他的声音是稚嫩的,可神情特别负责、正义

②“有一次”的确是小时候写记叙文就学会的。只需顺手写下,不用具体年月,特别省事。后来写小说、散文,也常这么顺手一下。虽然同样是“有一次”,但里面具体的景象、气息肯定超过童年,要细绵得多。我猜想他的意思是不是作家写作文怎么也和孩子一样,不高级。小孩都认为作家是高级的,虽然那认为也十分懵懂。

③不过我没有这样问。和童年交谈,不要急着弄清楚他们的意思,不要把他们弄得结结巴巴;在他们认为自己不高级的时候,一定不要赞同他们的认为;他们露出幼稚的马脚,我们也要宁可装作没有看见——拆穿不如欣赏。事实上,童年即使有许多的无知,也往往比长大之后成熟得沟壑交错要多很多的干净和滑稽。我越想这个小孩问的“有一次”,就越觉得可爱,并看见了些哲学的光线、思想的羽翼从隐隐的远处走近!

④于是我回答道:“可能我一直还在写作文吧,却以作家自居,以为自己是写小说写散文的了。大概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事情都是发生在‘有一次’的,就好像,有一次,我在一个小学里,有一个同学问我,你写的作文水平比我们高吗?我说,我写的是小说、散文,他又问,既然不是作文,为什么也经常会写‘有一次’呢?”大家哈哈大笑。童年齐声的哈哈大笑仿若最天籁的无伴奏合唱。我请他到台上来,说要送一本我写的新“作文”给他,看看是不是有水平。我在新“作文”上写了几个字:“送给‘有一次’的你,很多美好的‘有一次’会在你长大的路上!”

⑤其实“有一次”也全在我们的路上,只是我们没有总能看见。家中的光阴,学校的光阴,世界的光阴,都等着我们捧出一小束鲜艳,一星点善意。这个我们总是顺手写下顺口说出的三个字,一个特别简单的叙事代词、寻常方式,被一个小学生认真、天真地提出,居然就是一个大命题! 不能把童年看低了啊,我心想。

⑥离开的时候,那个男孩子站在教室窗口,一直目送我。我想,留下十年的期许,如果再相遇,我会记得他。

(文章有删改)

【小题1】文章①——③段中,“我”对男孩提问的态度变化:____→重视→_____
【小题2】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
【小题3】第①段划线句中作者分别用“稚嫩”与“负责、正义”来形容男孩,是否矛盾?作者为何要这样写?请说说理由。
【小题4】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孩子眼中作家写作都是高级的,是不该用“有一次”这类词语的。
B.男孩的提问让“我”感到是一个滑稽的玩笑,以至于懒得去拆穿他。
C.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着很多美好的“有一次”等着我们去发现。
D.通过男孩的提问让“我”反思童年的纯粹和天真是不能小看的。
22-23六年级上·上海徐汇·期中
知识点:散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春夏秋冬大不同,四季之美皆风景,请你在经典美文的阅读过程中感受美好。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沭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摘自《中国电视报》(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以下表格。
时间情节“我”的心理或反应
周日的清晨前往郊外南山,发现橘林,嗅到淡淡余香_______
初夏的某天和小伙伴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满村子疯跑______
______帮父母采摘橘子,分享收获的喜悦高兴(快乐)
一次放学回家时___________心怦怦乱跳(紧张)

(2)品味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结合语境,品味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3)请为下列句子做朗读设计,并说明你的设计理由。
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4)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阅读文章《丁香结》,完成下面小题。

①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现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树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③在我断续住了近二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样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株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丁香,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④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妖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⑤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的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⑥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她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⑦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要看满城丁香,须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一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

【小题1】本文从题材上来说是一篇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小题2】仔细阅读文章,从中找出丁香在形状、颜色、气味方面的特征。
【小题3】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小题4】文中划线句子是________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对丁香的_______之情。
【小题5】说说文中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的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