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6

正己可以正人

勉人为善,谏人为恶,固是美事,先须自省。若我之平昔自不能为人,岂惟人不见听,亦反为人所薄。且如己之立朝可称,乃可诲人以立朝之方:己之临政有效,乃可诲人以临政之术;已之才学为人所尊,乃可诲人以进修之要;已之性行为人所重,乃可诲人以操履之详;己能身致富厚,乃可诲人以治家之法;已能处父母之侧而谐和无间,乃可诲人以至孝之行。苟惟不然,岂不反为所笑!

(选自《袁氏世范》)


【注释】①谏:规劝,使改正错误。②惟:只。③薄:轻视。④操履:操守。⑤惟:用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译。
【小题1】请用原文回答“正己”为何“可以正人”,并结合文中所举例子,说说你对文章标题的理解。
【小题2】下列选项中的“为”与文中“勉人为善”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为师矣B.尚思为国戍轮台
C.为人谋而不忠乎D.为人所尊
22-23七年级上·贵州贵阳·期末
知识点:议论说理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今有千里之马于此,非得良工,犹若弗取。良工之与马也,相得则然后成,譬之若枹之与鼓。夫士亦有千里,高节死义,此士之千里也。能使士待千里者,其惟贤者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良工:善于相马的人。②枹:鼓槌。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 才美不外 _________                       ②执而临之_________
马也        _________                         ④ 相得则后成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真无马邪             帝感B.伯乐不常有                 温故知新
C.不千里称也          刀劈狼首D.一食尽粟一石        异二者之为
【小题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今有千里之马于此,非得良工,犹若弗取。
【小题4】甲文中,“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刻画出统治者怎样的形象?
【小题5】比较甲乙语段的内容,它们有什么共同的人才观?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节选)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注】①李中丞:生平不详。中丞:官职名,御史中丞的简称,唐时为宰相以下的要职。②征南将:指李中丞。③明时:对当时朝代的美称。④三边:指汉代幽、并、凉三州,皆位于边疆。此处泛指边疆。⑤轻生:不畏死亡。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死亦我所
②故患有所不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④曾驱十万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两文都运用了对比的写法。《鱼我所欲也》(节选)主要是把_____作对比;《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主要是把_____作对比。
(4)刘长卿心目中的李中丞是否符合《鱼我所欲也》中“贤者”的标准?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