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6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小题1】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_______,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增其旧
②连月不
暮冥冥
天下之忧而忧
【小题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景象。
【小题4】“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
【小题5】九百多年前,作者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曾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座右铭。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这种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2023·吉林·模拟预测
知识点:山水游记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B.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C.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D.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醉翁之不在酒
③甲子又
④而吾亭
【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小题4】【甲】【乙】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甲】文以________来命名,而【乙】文以________来命名。《醉翁亭记》全文用一个“____________ ”字为主线,把众多内容连缀在一起。
【小题5】【甲】【乙】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述其异同。
阅读下面一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西湖香市,起于花朝,尽于端午。山东进香普陀者日至,嘉湖进香天竺者日至,至则与湖之人市焉,故曰香市。

然进香之人市于三天竺,市于岳王坟,市于湖心亭,市于陆宣公祠,无不市,而独凑集于昭庆寺。昭庆寺两廊故无日不市者,三代八朝之古董,蛮夷闽貊之珍异,皆集焉。至香市,则殿中甬道上下、池左右、山门内外,有屋则摊,无屋则厂,厂外又棚,棚外又摊,节节寸寸。凡胭脂簪珥、牙尺剪刀,以至经典木鱼、伢儿嬉具之类,无不集。

此时春暖,桃柳明媚,鼓吹清和。岸无留船,寓无留客,肆无留酿。袁石公所谓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已画出西湖三月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西湖香市》,有删改)


【注释】①貊:我国古代称东北方的民族。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欧阳修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注释】①玉卮:玉制的饮酒器。②阑干:楼阁外的栏杆。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余一小舟___________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
(3)嘉湖进香天竺者日至__________            (4)与湖之人_______
(5)谁知闲阑干处 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岸无留船,寓无留客,肆无留酿。
【小题3】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雪后湖上的景致,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赏析乙文是如何运用白描手法表现西湖香市盛况的?   
【小题4】对选文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几个数量词的使用极其高妙,给人以旷远深沉之感。
B.乙文“三代八朝”泛指年代的久远,“蛮夷闽”泛指地域的广大,可见当时中国社会的商品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已相当密切。
C.乙文引用袁宏道(石公)之语进一步写出了西湖香市期间熙熙攘攘的人流和喧闹躁动的氛围。
D.丙词末两句动静结合,营造出了西湖耐人寻味的意境,表达出词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也透露出词人的闲适之意。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