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97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问题。

妈妈的饺子

毕淑敏

①好受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一句俗话,前半句我以为是极正确的,后半句则“英雄”所见不同。但父母是正宗的山东人,有一种对饺子的崇拜。

②包饺子太麻烦。不是所有的菜都可以做馅,只有那些辛辣芳香的才好入选,例如韭菜、茴香。这种菜多叶嫩须长,需要“择”。“择”是很费时间的,掐去黄叶,裁掉老根……单调枯燥的过程把人的耐力磨得菲薄。

③然后是和面。因是偶尔为之,软了硬了就没个谱。该往肉馅里打水了。要顺时针方向搅拌,偷工减料可不行。直到手腕子像坠了铅镯子,才算勉强合格。

④终于可以包了。丈夫分管前期备料,我承包后期工程。揪面剂子可是个技术活。妈妈总说不能用刀切,有铁锈气。丈夫揪面剂子的手艺不灵:你说剂子小了,他就扔下来两个大的;你说大了大了,他马上又撕两个极小的……在我们的不断反馈调整中,饺子们三世同堂。丈夫擀皮的技艺也不敢恭维,最大的缺陷是不圆。包时稍一抻拽,就像成熟的石榴一般裂开,只不过露出的是绿色内容物

⑤好不容易一个个包得了饺子,又需一锅一锅煮。开盖煮皮,捂盖煮馅……往锅里点上个三四回水,饺子就可以捞在盘里了。

⑥还有许多的小讲究。比如“挤”的饺子比包的饺子好吃。“挤”是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力一卡,使皮和馅的排列发生结构性的重组,浑然一体。吃时整体感觉很好。这是山东人的专利,非得高手才行,一般不在行。

⑦吃饺子多么地烦琐!于是,我们除非春节便不再吃饺子。

⑧我的妈妈在600里外的石家庄。有一天石家庄来人,说你妈托我带给你一样东西。我解开塑料袋,掏出一个盒子。揭开盒盖……

⑨满满一饭盒饺子!

⑩片刻间,我的泪水像海潮似的涨出眼眶。我赶快吃了一个饺子,可什么滋味都没尝出来。喉咙口很热,像有一块火红的炭卡在那里,其他感觉都抵不过那热。

⑪“不咸,也不淡。正好。”我说。

⑫我父亲已经去世了,只剩下妈妈一个人。我们在遥远的地方,无以尽孝道,妈妈还这样关怀着早已成年的女儿。在凄清的凌晨,一个人披衣起身,孤零零地擀皮孤零零地包……一次只能擀几张皮,多了一个人包不过来,就皴了。妈妈是极讲究饺子质量的,这许多饺子她一定包了很久很久……

⑬“我过两天就回石家庄,我跟你妈说,你特喜欢吃她包的饺子。”来人很周到地对我说。

⑭“别!可千万别!”我慌得急不择言,“你就跟我妈说,饺子从石家庄带到这儿,路太远,都馊了。没法吃了。”

⑮“不能吧?”那人狐疑地俯下身,闻了闻,继续说,“没别的味呀!”

⑯我轻咬嘴唇,幽幽地说:“求求你,就这么说。不然我妈以后还会带饺子来。”

⑰他停了好一会儿,说:“就依你吧。”

⑱那盒饺子个个囫囵滚圆,是典型的“挤”饺子。饺子是一种时间的奢侈品,是家庭餐饮业中的豪举,是主妇功课里的长篇小说,是流淌在母亲指尖点点滴滴的爱……

【小题1】选文第⑦段说“吃饺子多么烦琐”。阅读②-⑥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理由。
【小题2】请赏析选文第⑫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在凄清的凌晨,一个人披衣起身,孤零零地擀皮孤零零地包……
【小题3】选文用“妈妈的饺子”为题目,作用是什么?
【小题4】请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分析选文结尾段的作用。
【小题5】赏析选文第④段画横线句子。
【小题6】分析选文第⑫段的作用。
22-23九年级下·辽宁丹东·期末
知识点:散文毕淑敏(1952-)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甲】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赖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浩渺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小题1】甲文描绘了春草图和___________两幅春天的画面,乙文描绘了四幅春天的画面,分别是田畴春图、__________、天空春图、_____
【小题2】【甲】段画线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作用。
【小题3】【乙】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小题4】甲文和乙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各题。

给父亲的礼物

①距家百多米处,他看到了那家熟菜店,他让司机就此把车停下。十分钟后他手上的袋里,装了一盒酱汁肉,一盒油爆虾,还有一包海苔花生米,他记得这些都是父亲爱吃的。今天是刻意来讨好老头的,老头的脸色该不会再那么难看吧?他这样想,一想就想到了从前的许多事情。

②父亲将近四十岁才有了他,他和姐姐相差了整十岁。他整个青少年时期都在学画,后来考进了大学美术系,再后来被分配到一家单位搞设计。工作了两三年后,他想辞职当个自由画家,可父亲坚决不同意。父亲认为,跟绘画有关的工作不会妨碍他当画家,而一个年轻人没有正当的职业又怎么行?终于他在父亲的劝说下妥协了。

③这份工作维持了八年后,他还是辞了职。这次他再没听父亲劝,而是雷厉风行在郊外租了房当画室,人也睡在那里,这让父子从此冷了脸。有一次他回家中,试图再次向父亲诉说他心中的理想,他问父亲,梵高你知道吗?谁知父亲气呼呼地说,你怎么没有像梵高那样把耳朵割掉呢?你就等着穷死饿死吧!父子对不上话,他回家的次数渐渐少了,有事只和姐姐联系一下。

④十多年后的今天,他的抽象油画,因独树一帜已在业界有了声名。他的画有人买,有拍卖行追捧,还有艺术机构收藏。一个画家,世俗上的成功,他一样不缺了。一周后他将要在此地举行一个盛大的以“胡子风”命名的抽象油画十年回顾展,现在一切事宜都已准备停当。胡子是业界朋友对他的称呼,他搞起创作来是拼命三郎,胡子头发顾不上理,时间一长索性留起一脸络腮胡子。

⑤他想,这次一定要和爸爸好好聊聊,要告诉他儿子这些年来的努力,他的抽象画能被人们看好是多么不易!抽象画并不是像不懂行的人那样以为是随便涂抹一气,他的每一幅抽象画创作都有严肃的思考,都是殚精竭虑之作,一幅画的最终完成,中途常常要推翻好几次,有时梦里觉悟,还会下床奔到画前,这样辛苦诚实地工作,认真地探索,爸爸你知道吗?

⑥当然他对父亲也深有愧疚。母亲去世早,毕竟这些年来他对父亲是缺少照顾的,但是儿子今天的成功不是送给父亲最好的礼物吗?这次画展,他一定要说服父亲到场,他带回来一叠开幕式请柬,要请亲朋好友还有老邻居们都来参加,要让老父亲感受一下儿子给他带来的光荣。他也知道四十多岁的他还未婚娶,总是父亲心中的痛痒,那么今后是不是要成个家?也是可以考虑的嘛……

⑦晚饭时分,他踏进家门。姐姐惊问,今天怎么有空来?颤巍巍的老父亲过来了,愣了一会,突然扑向他哭叫起来:爹爹,爹爹!你是来接儿子啊,我跟你走,跟你走……他惊恐不解。姐姐告诉他,父亲脑子糊涂已有大半年了。姐姐想了想又说,她小时候见过的爷爷也是络腮胡子,想必爸爸是把你当成爷爷了。他问姐姐爸爸患了病为什么不告诉他?姐姐说,你忙到家都不回,我告诉你有用吗?他大恸,转身朝外奔去。再进门,脸上的络腮胡子已被剃去了。这次是他扑向爸爸,他抓住父亲的手贴在自己脸上,一遍遍说:爸爸,爸爸!你再看看我,我是你儿子呀!

⑧一周后,他的画展如期举行。让所有人奇怪的是,他那标志型的络腮胡子不见了。他在答谢辞中,讲到了他的父亲,声音哽咽。有记者问他,这次画展后,以后的创作风格会不会有变化?他说这个问题留给时间吧。但他心里已经起了念头,今后一段时间,他的画一定是具象的。

⑨幼儿时父亲牵着他的手去买彩色蜡笔、小学时父亲的自行车上驮着去少年宫学画的他、中学时父亲给他当模特儿一本正经的样子、他大学录取书到达那天父亲满脸兴奋的神情……

(作者:徐慧芬,有删改)


美文分享课上,老师推荐了这篇《给父亲的礼物》,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文章记叙了“他”和父亲之间的哪几件事情?请结合文章内容,将相关情节填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
②晚饭时分,他得知父亲生病已久,深受触动,悲痛地剃去脸上的胡子。
___________
(2)从全文看,文章第②③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请结合上下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他的心理。

这次是他扑向爸爸,他抓住父亲的手贴在自己脸上,一遍遍说:爸爸,爸爸!你再看看我,我是你儿子呀!


(4)结合上文内容,为文章结尾补写恰当的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疲 倦

①疲倦是现代人越来越常见的一种生存状态,在我们的周围,随便看一眼吧,有多少垂头丧气的儿童,萎靡不振的青年,疲惫已极的中年,落落寡合的老年?……人们广泛而漠然地疲倦了。很多人已见怪不怪,以为疲倦是正常的了。

②有一次,我把一条旧呢裤送到街上的洗染店。师傅看了以后说,我会尽力洗熨的。但是,你的裤子,这一回穿得太久了,恐怕膝盖前面的鼓包是没法熨平了。它疲倦了。我吃惊地说,裤子——它居然也会疲倦?师傅说,是啊。不但呢子会疲倦,羊绒衫也会疲倦的,所以,穿过几天之后,你要脱下晾晾它,让毛衫有一个喘气的机会。皮鞋也会疲倦的,你要几双倒换着上脚,这样才可延长皮子的寿命……

③我半信半疑,心想,莫不是该师傅太热爱他所从事的工作了,才这般体恤手下无生命的衣料?

④又一次,我在一家工厂,看到一种特别的合金,如同谄媚的叛臣,能折弯无数次,韧度不减。我说,天下无双了。总工程师摇摇头道:它有一个强大的对手。我好奇,谁?总工程师说:就是它自己的疲劳。我讶然,金属也会疲劳啊?总工程师说:是啊。这种内伤,除了预防,无药可医。如果不在它的疲劳限度之前,让它休息,那么,它会突然断裂,引发灾难。

⑤那一瞬,我知道了疲倦的厉害。

⑥钢打铁铸的金属尚且如此,遑论肉胎凡身!疲倦发生的时候,如同一种会流淌的灰暗,在皮肤表面蔓延,使人整个地困顿和蜷缩起来。如果不加克服和调整,粘滞的不适,便如寒露一般,侵袭到身体的底层。我们了无热情,心灰意懒。我们不再关注春天何时萌动,秋天何事飘零;我们迷茫地看着孩子微笑,不知道他们为何快乐;我们麻木困惑,每天的太阳都是旧的;我们得过且过地敷衍着工作,因为它已不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

疲倦是一种淡淡的腐蚀剂,当它无色无臭地集聚着,潜移默化地浸泡着我们的神经,意志的酥软就发生了。在身体疲倦的背后,是精神率先疲倦了。我们丧失了好奇心,不再如饥似渴地求知,生活纳入尘封的模式。

⑧疲倦到了极点的时候,人会完全感觉不到生命和生活的乐趣,所有的感官都在感受苦难,于是它们就保护性地不约而同地封闭了。我们便被闭锁在一个狭小的茧里,呼吸窘迫,四肢蜷曲,渐渐逼近窒息了。

⑨疲倦的可怕,还在于它的传染性。一个人疲倦了,他就变成一炷迷香,在人群中持久地散布着疲倦的细微颗粒。他低落地徘徊着,拖抑着整体的步伐。当我们的周围生活着一个疲倦的人,就像有一个饿着肚子的人,无声地要求着我们把自己精神的谷粒,拨一些到他的空碗中。不过,如果我们这样做了之后,才发觉不但没有使他振作起来,自身也莫名其妙地削弱了。

⑩当疲倦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⑪看看大自然如何应对疲倦吧。春天的花开得疲倦的时候,它们就悄然地撤离枝头,放弃了美丽,留下了小小的果实。当风疲倦的时候,它就停止了荡涤,让大地恢复平静。

⑫面对疲倦对我们的伤害,需要学习大自然,遵循规律,停下追逐的脚步,倾听身体的声音。疲倦是可以战胜的,疲倦是可以化险为夷的。疲倦考验着我们,折磨着我们。疲倦也锤炼着我们,升华着我们。

(选自《毕淑敏散文精选》,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小题1】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第①段的两层语意。
【小题2】阅读文章⑤~⑨段,说说疲倦有哪些可怕之处,请简要概括。
【小题3】用直白的语句说说第⑦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疲倦是一种淡淡的腐蚀剂,当它无色无臭地集聚着,潜移默化地浸泡着我们的神经,意志的酥软就发生了。
【小题4】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疲倦的发生?请结合⑪⑫段内容分条概括。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