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7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老舍先生

①北京东城乃兹府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侍弄的。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一盆一盆抬进屋,是一身热汗。老舍先生曾说:花在人养。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叶浅予曾用白描为老舍先生画像,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微仰着头,意态悠远。这张画不是写实,意思恰好。

②客人被让进了北屋当中的客厅,老舍先生就从西边的一间屋子走出来。这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兼卧室。里面陈设很简单,一桌、一椅、一榻。老舍先生腰不好,习惯睡硬床。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他的握手是轻轻的,但是很亲切。茶已经沏出色了,老舍先生执壶为客人倒茶。据我的印象,老舍先生总是自己给客人倒茶的。老舍先生爱喝茶,喝得很勤,而且很酽。他曾告诉我,到莫斯科去开会,旅馆里倒是为他特备了一只暖壶。可是他沏了茶,刚喝了几口,一转眼,服务员就给倒了。他们不知道,中国人是一天到晚喝茶的!

③有时候,老舍先生正在工作,请客人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

④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其中一幅是很多人在文章里提到过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蛙声如何画?白石老人只画了一脉活泼的流泉,两旁是乌黑的石崖,画的下端画了几只摆尾的蝌蚪。画刚刚裱起来时,我上老舍先生家去,老舍先生对白石老人的设想赞叹不止。

⑤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一点白石老人的逸事,大都是从老舍先生那里听来的。老舍先生谈这四幅里原来点的题有一句是苏曼殊的诗(是哪一句我忘记了),要求画卷心的芭蕉。老人踌躇了很久,终于没有应命,因为他想不起芭蕉的心是左旋还是右旋的了,不能胡画。老舍先生说:老人是认真的。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用一个香烟罐头。一下、两下、三下……行了!——再添一点,再添一点!——吃那么多呀!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了。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老舍先生的意见表现了他对人的理解,对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对白石老人真正的关怀。

⑥一九五四年,我调离北京市文联,以后就很少上老舍先生家里去了。听说他有时还提到我。

(选自《汪曾祺散文》,有删改)

【小题1】选文中作者回忆了老舍先生生活中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小题2】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1)刮风下雨,一盆一盆抬进屋,是一身热汗。(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老人踌躇了很久,终于没有应命,因为他想不起芭蕉的心是左旋还是右旋的了,不能胡画。(从描写方法角度品析句子)
【小题3】文章题为“老舍先生”,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写齐白石老人。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小题4】有人说,汪曾祺的散文“淡而有味、有情”。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最后一段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22-23八年级上·河南商丘·期中
知识点:散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天香云外飘

丁立梅

①校园里植了桂花树,不葱都,亦不高大,姿色平平得很,平常日子里,人都不以为意。然而一进入秋天,树下便常有女孩子围着打转——她们在寻花呢。

我远远地看着笑,心里说:桂花哪里要寻,它若盛开,定会追了你纠缠不休

③真真是纠缠不休啊!某天,鼻子里先是钻进一丝香,一丝甜,香得很桂花,甜得也很桂花。正惊疑不定呢,那香,那甜,突然如巨浪般汹涌起来,奔腾起来,一浪一浪涌过来,把鼻子填满。又从鼻孔钻进嘴里,霸道地攻城掠地,一直钻进心里去。

④明知是它,还是要向人求证:“是桂花开了么?”“可不是,桂花开了。”答的人,也是满心欢喜的。又是一年喜相逢。眼下四下寻望,脚步却立定未动。对它,根本无须探寻来处,总是一家开花百家香的。你只管张开鼻翼,饱吸。吸是吸不尽的。哪里能吸得尽呢?清晨,露重,露是它的味道。傍晚,风起,风是它的味道。阳光遍洒,阳光也是它的味道。若是逢上雨,更是不得了了,每一滴雨里,都沁着它的香,它的甜。

⑤它的香,是停息在一片草叶上的;它的甜,是逗留在一扇门扉上的。碰一碰,那香便会逃走。那甜便会掉落。

⑥儿时,我的家中也有桂花树。秋深时节,浓郁的花香,追了人跑,让你情不自禁被它停获。你坐下时,花香便趴在你膝上。你站起时,花香停在你肩上。你吃饭时,花香落在你的碗里。你睡觉时,花香伏在你的枕上。哪里舍得关窗子,由着它进来,满屋子追巡。

⑦遍寻写它的诗词,唯有宋之间的最得我心;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好一个“天香云外叙”!月庭也小,哪容得下它都颗飘香的心?且许它四处逍遥去吧。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反倒使大众受了惠,每个生命都能分得一勺的香。众生平等,岁月静好!

⑧秋风吹,校园里的桂花也开得盛。爱它的女孩子,在树下四下张望,趁人不备,赶紧攀得一枝,塞衣袖里。突然瞥见我在一边看她,她脸一红,微低了头,唤声:“老师好。”不忍责备,我笑说:“回吧,把它夹书本里,能香一个秋天的。”

⑨何止是一个秋天?它会染香一颗青春的心,连同青春的记忆。


阅读这篇文章后,你一定会有一些阅读感悟,请帮助小盘同学完成“阅读记录卡”。

阅读记录卡

阅读方法

摘抄概括


关注修辞手法

那香,那甜,突然如巨浪般汹涌起来,奔腾起来,一浪一浪涌过来,把鼻子填满。________

关注段落作用

我远远地看着笑,心里说:桂花哪里要寻,它若盛开,定会追了你纠缠不休。________

关注记叙顺序

第⑥段回忆儿时家中桂花飘香的情景。③运用了 _____的记叙顺序,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充实。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沾衣欲湿杏花雨

肖复兴

①六十三年前,我升入初一,在这所陌生的中学里,我的第一个朋友,不是我们班上的同学。他叫小秋,比我高两个年级,读初三。印象最深的是,他读的课外书真多,我不仅很班上的同学。都没有听说过。

②那天,小秋对我讲起的狠多书名,我都没有记住,只记隹一本《千家诗》。我听说过这本书,但没有看过。他告诉我他家有《千家诗》,可以借给我看。

③上午第一节课前,小秋到我们班的教室门前,招呼我出来,把这本《千家诗》借给了我。

④这是一本年头很老的线装书,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书,以为是古书,起码也得是清末民初的书了。我很怕把书弄坏回家后,立刻包上了书皮。我又买了两个横格本开始抄上面的古诗。每天抄几首,一直把这一本《千家诗抄完。抄录的第一首诗,是宋代志南和尚写的七言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⑤那个周六,是初一第二学期开学不久,在食堂门口,遇见了小秋。他问我下午准备去哪儿?我告诉他去文化宫图书馆。他说我和你一起去!我们两人来到文化宫图书馆,各抱着一本书,像老猫一样蜷缩在软椅上,待了整整一下午。

⑥黄昏时分,我们走出文化宫,穿过天安门广场,走到前门楼子,再往东拐,就拐进我家住的老街。我知道他是特意陪我走到这里的。

⑦我指着旁边的有轨电车,挺感谢地对他说:你快回家吧!

⑧我们在电车站等车,他忽然对我说;明天星期天,你有空吗?

⑨我这才明显感到他明天有事,他陪了我一下午,其实就为要说这句话和这件事的,便忙对他说:有空!有空!你有什么事情吗?

⑩我想让你陪我去一趟东北旺。

⑪东北旺?

⑫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地名,这个陌生的地名,让我觉得不在城里,一定挺远。不知道他有什么事情,非要去那里?但他决定要去,而且是想让我陪他一起去,肯定是有要紧事情的。

⑬我对他说了句:行啊,没问题!心里还是有些好奇,忍不住小心翼翼地问他:有什么事情吗?

⑭他说:说来话长,明天在路上告诉你!

⑮行!我立刻答道。听他的语气,看他的神情,我明白,他中午就来找我,又陪我看了一下午的书,鼓足了勇气让我明天陪他去东北旺,是对我友情的表示,还有什么比朋友之间的友情更重要呢?

⑯他和我约好明天上午,还在这里碰头。他说:我坐电车到这里,然后,咱们再坐汽车,不过,得倒好几回车,路挺远的,你得做好准备!

⑰没事!咱们早点儿走!

⑱第二天早晨,天有些阴,风有些料峭。我早早赶到电车站,想自己离车站近,早点儿来,别让小秋等。谁想到,远远看见小秋站在电车站前了。

⑲确实倒了好几回车,公交汽车一直往北开,过了西直门,又往西北开。城里的高楼和商店都见不到了,见到的是大片大片的农田和矮矮的平房,乌云低垂,只能隐隐看见西山起伏的淡淡轮廓。在车上,小秋对我讲了去东北旺的原因。他的父亲犯了什么经济案,还不错,最后没有被判刑,只是到劳教农场劳教六年。这个劳教农场,就在东北旺。这是他刚上小学六年级发生的事情,那时,他小,不明白家里突然少了爸爸是怎么一回事。上中学之后,才彻底弄清事情的原委,妈妈觉得这事情太让她感到羞耻,所以从来没有到东北旺看过一次爸爸。小秋有一个姐姐,比他大好多,已经工作了,有时候会去看看爸爸。姐姐前两年结婚有了小孩,没有时间了,他就来东北旺看望爸爸。

⑳每一次来,坐在长途汽车上心情都特别难受,特别想有个伴儿能陪陪自己,自己也好把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但是,这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找谁说呢?所以,犹豫了好久,想到了你!我想,你不会嘲笑我,看不起我……

㉑小秋这样对我说,让我好感动,我知道这是友情带来最真诚的信任,我从来没有感受过样的友情,这样的信任。那一年,我十三岁,小秋十五岁,一对这样年龄的孩子之间建立起来的友情,像水一样清澈透明这样的友情,这样的信任,没有什么额外要求,只要那么一点点的陪伴,和你的倾听与理解。

㉒我真的没有想到,平常那么好学向上又那么开朗的人,竟然有着这样的难言之隐。父亲带给他的压力,深深地藏在他的心里。听完小秋的话,我忽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我望望小秋,他并没有望我,而是扭过头望着车窗外。窗外的云彩压得很低,像要下雨。

㉓车子在东北旺的站牌前停下来,只有我们两人下了车。还要走老远的路,才到劳教农场。走到半路,我们走出一身汗。前面有一棵山桃树,鲜红的山桃花开得正旺,让阴云笼罩的田野有了明亮的色彩。小秋指着树说,咱们到那儿歇一会儿。他想得周全,带来了义利的果子面包和北冰洋汽水,让我先垫垫肚子,说到了那里没有饭吃。从他的手里接过面包和汽水,看他的那样子,感觉像一个细心的大哥哥;再看他的神情,又觉得掩藏着那样深深的忧伤,是我们那样年纪不应该有的忧伤。我闷头吃着面包,不敢再看他。

㉔真的没有想到,平常那么好学向上又那么开朗的人,竟然那天见到小秋爸爸的具体情景,记不太清了,只记住一个场面,他爸爸伸出两个胳膊,让我们两个一人抱着他的一只胳膊,在上面打摞悠。他是那么强壮,胳膊上隆起饱满鼓胀的肌肉,像学校操场上那结实的单杠。我们都是那么大的孩子了,真的抱住他的胳膊,蜷着腿,他像体操的十字悬垂,带着我们来回旋转着,我感觉就像坐在公园里的旋转木马上,惹得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连站在一旁的警察都忍不住笑了。我看见,小秋也露出难得的笑容。

㉕我们从东北旺回到城里,天已黄昏。乘车到前门,我送他坐上有轨电车的那一瞬间,趁着车门没关,一步紧跟着也迈上了电车。小秋吃惊地问我:你这是干嘛呀!

㉖我对他说:我送送你!

㉗这个念头,是他上车那一瞬间突然冒出来的。我不想在这一天他一个人回家。

㉘他望望我,没再说话。有些拥挤的车厢,在大栅栏这一站上来的人多了起来,挤得我们两人常会碰撞一起。从来没有挨得那样近过,能闻得见他身上的汗味,甚至能听到怦怦的心跳声。我想,他肯定一样,也闻得见我身上的汗味,听得见我的心跳。那时,我想这应该就是友情的味道,友情的心跳吧,尽管有些酸文假醋,却是我少年时期对友情最温暖最天真的一次感受。

㉙有轨电车,永定门是终点站。下了车,要走到沙子口。小秋没有再说什么,任我陪着他走到沙子口,一路上,我们默默地走着,没有说话。我们在沙子口的路口分手告别,他突然伸出双臂,拥抱住了我。那一刻,稀疏的街灯亮了起来,在越发晦暗而阴云笼罩的夜色中,浑黄的灯光洒在我们的肩头。

㉚返程的途中,憋了一天的雨,终于下了起来,不大,如丝似缕,沾衣欲湿。

(选自《文汇报》2023年3月8日,有改动)


(1)文章以“沾衣欲湿杏花雨”为题有什么好处?
(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①我知道他是特意陪我走到这里的。(“特意”写出了小秋怎样的心理?)
②我看见,小秋也露出难得的笑容。(小秋为什么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3)文章多次写到当时的天气,请找出两处有关的句子,并说说有何作用。
(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文章第②段,“我”为什么“不想在这一天他一个人回家”?
(5)引用诗歌往往可以增强感染力,有助于作者表情达意。读完文章,小杨同学想到朱自清的《春》中也引用了“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诗,在《春》中,引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写春风的轻柔,跟文章主题相关。小杨认为在本文中引用这首诗与主题无关,因此本文中的引用不恰当。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和诗歌内容说一说。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