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483
班级计划做一期“柳宗元诗文主题阅读”专刊,小语想将下列诗文编辑到专刊中,邀你一同参与编辑。

(一)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二)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装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注释】①南州:指永州。②北牖:北窗。③日午:中午。④茶臼:指捣茶用的石臼。⑤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⑥播州:今贵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⑦偕:_____⑧易:_____⑨质:抵押。⑩没:没收。⑪营护:料理,护送。⑫义:_______
【小题1】请回答思维导图中的问题,帮助小语完成《夏昼偶作》的解读图示。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小题2】编辑时需要为《夏昼偶作》设计一幅插画,请你根据表格提示,完成设计。
插图名称插图色彩(为你的插图选择主色调,并阐述理由)简介画面
(1)_____(2)_____(3)_____

【小题3】请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补充《柳宗元传》的注释。
文言字词方法注释
如何与母成语推断法:白头偕老(1)_____
禹锡终连州语境推断法:根据上下文的语义判断或推断(2)_____
时人语法推断法:根据词语所在的语法位置推断它的活用现象(3)_____

【小题4】编辑时需在附录中选择一首(篇)与上面诗文进行组合,你会建议选择哪一首(篇)?为什么?
附录:《桃花源记》《核舟记》《关雎》《蒹葭》《式微》《子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3八年级下·浙江杭州·期中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韦)应物,京兆人也。尚侠,初以三卫郎事玄宗。及,始悔,折节读书。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必焚香扫地而坐,冥心象外。永泰中,任洛阳丞,迁京兆府功曹。大历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以疾归,寓善福寺精舍。建中二年,由前资除比部员外郎,出滁州刺史。居倾之改江州刺史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其进,媒孽之。贞元初,又出为苏州刺史。罢居永定,斋心屏除人事。

(节选自《唐才子传》)

【注释】①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平素志行。②冥心:泯灭俗念。③象外:尘世之外。④鄠:hù,地名。⑤除:授官。⑥栎阳:地名。⑦精舍:僧侣建的屋舍。⑧娼:嫉妒。⑨媒孽:比喻借端诬陷,酿成罪。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崩”是对古代帝王、王后及将相逝世的说法。
B.“以疾辞归”,与《送东阳马生序》“未尝稍降辞色”中的“辞”意思一样。
C.《说文解字》中,“为”字“从手从象”,像人牵着象,表示人牵象、役使象劳动的意思。“出为滁州刺史”中的“为”正是此意。
D.查阅字典,“或”字的义项有①代词,代人或事;②有时;③表示猜测,或许,也许等;文中选择第①个义项,理解为“有的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倾之改江州/刺史追/赴阙改左司郎中
B.居倾之/改江州/刺史追赴/阙改左司郎中
C.居倾之/改江州刺史/追赴阙/改左司郎中
D.居倾之改江州/刺史追赴阙/改左司郎中
【小题3】请说说下面句子的大意。
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必焚香扫地而坐,冥心象外。
【小题4】文学往往是生活的艺术再现,诗人的生活经历又往往影响到诗歌的风格。白居易评价韦应物的诗为“才丽之外,颇近兴讽”。请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话说说韦应物的哪些生活经历影响到他诗歌“才丽”“近兴讽”的风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①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②改之乎?不然,迨③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④。


【注】①还:通“旋”,掉转身。②盍:何。③迨:等到。④炯戒:明显的警戒。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白玉之环(      )   (2) 同舍生皆绮绣(      )
(3)善学者应有邪(      )           (4)夫善学者不下问(      )
【小题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断两处)
凡 师 之 所 言 吾 悉 能 识 之 是 不 亦 善 学 乎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小题4】甲文通过_______的手法,说明学习要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通过人物对话强调学习要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中丞成龙按部至高邮。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甚富,夜被穿窬席卷而去。刺史无术。公令诸门尽闭,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阖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乃嘱吏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曰:此真盗也。二人诡辩不。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节选自《聊斋志异·于成龙捉盗》)


【注释】①按:巡视,巡行。②窬(yú):洞,窟窿。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留一门放行人出入(           )  (2)乃嘱吏目(           )
(3)二人诡辩不(           )     (4)恐次日大搜(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而物多难携”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夜被穿窬席卷B.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临溪D.先天下之忧
【小题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甚富。
(2)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
【小题4】于成龙如何断定被捉的两人就是“真盗”?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