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较难0.4 引用3 组卷489
根据古诗文的学习经验,完成小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初出城留别

白居易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

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注释:①青门:京城东门

随园记

袁枚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随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园倾且颓弛禽鸟厌之百卉芜谢。

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园,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己巳三月记。

(选文有删减)


注释:①翕然:络绎不绝的样子。②岫(xiù):山穴,山洞。③宧(yí)窔(yǎo):房屋的东北角与东南角。④繁瘠(fán jí):繁多。⑤夭阏(è):《庄子·逍遥游》。“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夭谓折,阏为阻塞之意。此指没有改变山原来的形势。
【小题1】借助表格提示方法,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方法借鉴

文言语句

字词释义

课内迁移法: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1)______
成语推断法:移风易俗仍名曰随园,同其音,其义。(2)______
语境推断法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3)______
查找字典:①用;②派,差遣;③让,令;④假若,假使。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4)______(填写序号)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
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小题3】根据文意,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后 三 十 年 园 倾 且 颓 弛 禽 鸟 厌 之 百 卉 芜 谢
【小题4】结合丙文相关语句,分析袁枚取名“随园”的原因。
【小题5】根据小组对话,读文人之“归”。
组员:①______(朝代)的陶渊明在《归去来辞》中写:“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白居易和苏轼也在诗词中写到“归”字。可见,“归”字是理解诗歌的文眼。
组长:“归”本意是“返回,回到本处”的意思,社会动荡,宦海沉浮,经历其中的文人们赋予“归”更丰富的内涵:②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苏轼吟“一蓑烟雨任平生”,白居易唱“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袁枚取园名为“随园”。根据知人论世的方法,我们可知这三个人物志趣追求的异同在于:③_________
2023·浙江杭州·一模
知识点:白居易(772-846)苏轼(1037-1101)袁枚(1716-1798)山水游记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爱莲说》和《养竹记》,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尘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本:根;②体:体悟;③虚受:虚心接受;④砥砺:磨练,锻炼;⑤庭实:指将竹子种植在庭院中,随时欣赏。
【小题1】用“/”为下面句子标出三处停顿。
竹 心 空 空 似 体 道 君 子 见 其 心 则 思 应 用 虚 受 者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则思中立不依(           )
(2)人多(            )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莲,花君子者也/故君子人多树
B.陋之有/竹似贤,
C.竹节贞,贞立志/君子之行,静修身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小题5】比较分析甲乙两文在文中的具体表现,完成下面的表格。
篇名分类爱莲说养竹记
物的特征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亭亭净植竹性直竹节贞
对应君子的品质(1)_____(2)_____、正直端庄雅致正直无私(3)_____
两文共同的表现手法(4)____________
主旨(5)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君子贤者高贵德行的仰慕和追求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游大林寺

白居易(唐)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诗句。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寞无继者。嗟呼,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乐天序。


【注释】①元集虚:唐代隐士,隐居庐山,善文会乐,与向居易交情甚好。②聚落:村落,村庄。③别造:别外来到。造,到访。④迨:至,到。⑤垂:将近。
【小题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山桃始
②历东、西二林,化城
与集虚辈叹且曰
引凄异
【小题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遗爱草堂   非亭午夜分(《三峡》)
B.时节       哀转久(《三峡》)
C.余河南元集虚 未复有能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D.是孟夏   相与步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小题4】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