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41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芦花运粮

舒同

①驻芦花的四团、五团、师直属队,每天都是在田里自割未熟的青稞麦而食,各人揉各人的麦子,各人做各人的馍馍,用自己的血汗去生产。经过整个一天的动员,经过干部和党、团员的领导,好容易才把这些粒粒皆辛苦、处处拼血汗的救命麦子、牛羊、馍馍粉搜集起来。

②已是下午一时,我还在五团帮助动员,师的首长猝然从电话上给我一个异常严重而紧急的任务,要我负责率领一排武装及几十个赤手空拳的运输队员,运粮食到那山脚下,迎接疲饿待救的第六团。

三四点天色像是要夜,乌云簇簇,细雨纷纷,我们这一大群人开始在路上蠕动。前后有少数武装,中间是运输队,背的背着粮,赶的赶着牲口。不上五里路,在一个桥头右边,山林深沉处,守河的一班人在那里搭棚子住着,他们是预定同去的。

人马同时饥,薄慕无宿栖!这诗不啻为我们的写照。走到一个深山穷谷里,没有人影,没有房子,没有土洞石岩,参天的森林,合抱的粗树,没胫的荒草,不知好远的前面才找得到房子,我们就在这个坡路上徘徊了很久。

⑤好吧!我们就在这里宿营。时间、天气都不容许我们犹豫选择了,于是集结队伍,我亲自去动员解释,大家艰苦奋斗的精神冲破了这阴霾险恶的环境。把粮食放下,羊、牛、马集拢来,靠着几棵大树,背靠背地坐着,伞连伞地盖着,四面放好警戒,大家悄然无声的睡下,希望一下子天亮。

⑥天是何等的刻薄呀!我们这点希望都不肯惠与。一刹那那风雨排山倒海来了,我们像置身于惊涛骇浪的大海中,虎豹似乎在周围怒吼,雨伞油布失去了抵抗力量。坐着,屁股上被川流不息地刷洗,衣服全湿透。我同两个青年干事,挤坐一堆,死死抱紧伞和油布。就这样挨寒、挨饿、挨风、挨雨,通宵达旦。

⑦天色已光明,风雨也停止了,恐怖似乎不是那样厉害,大家起来,如同得了解放一样,相互谈笑,重整行李担子,一队充满着友爱互助精神的红色健儿,又继续前进。一直走了二三十里,绕到高山上的几个破烂房子才休息。

⑧热度不高的太阳,破云出现了,我们放下担子,布好警戒,用了大力,才找到一些柴火、锅子,烧好开水,泡点熟粉,就这样吃了一顿。

⑨大家都在回忆着前夜,回忆着短短的过程。一部分正在咕噜地睡着,恢复肉体上的疲劳。

⑩山回路转,沿途都看不见人影马迹,这下子却有了我们的队伍开始往来,这使我们兴奋胆大。然而仅仅只是这一个地方,过此以往,那可怖的景象,又在我们的面前展开起来。

走吧!赶早,时间已过半了。

我们红六团还在那里望眼欲穿地等候着,我们早点去早点接济他们!

⑬哨子一发,队伍集合,于是又继续向着目的地前进。

⑭河水骤然高涨起来,泛滥在两岸山谷中。一条小路,有时淹没得不见,排山倒海的流水声,伴着我们行进。小雨,路又泥泞,我们埋着头一个个地跟着。

⑮离雪山只五里路了,六团先头的几个同志与我们尖兵相遇,大队亦继续赶到。

⑯除了把运来的粮食全部给他们外,连我们的私人生活必需的几天干粮也零零星星地分送给了他们,就是最后的一个馍馍,也基于阶级的同情心,分给六团的几个同志……

(有删改)

【小题1】请依据提示,简要梳理本文的故事情节。
部队扎在芦花,经动员搜集好粮食物资→①_____________→运粮队“蠕动”前行,与守河人员会合→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天继续前行,并在破房子里休息充饥→人迹罕至处遇到自己的队伍,遭遇暴涨的河水→③_____________
【小题2】结合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三四点天色像是要夜,乌云簇簇,细雨纷纷,我们这一大群人开始在路上蠕动。(从加点词表达效果的角度来赏析句子)
(2)一刹那那风雨排山倒海来了,我们像置身于惊涛浪的大海中,虎豹似乎在周围怒吼,雨伞油布失去了抵抗力量。坐着,屁股上被川流不息地刷洗,衣服全湿透。(从描写的角度来赏析句子)
【小题3】文章记述了运粮队伍遇到了哪些困难?彰显了他们怎样的品质?请简要概括。
【小题4】结合《老山界》的内容,简要分析两篇文章在叙述顺序和人物表现手法两方面的共同点。
20-21七年级下·广东广州·期中
知识点:散文回忆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透早的枣子园

林清玄

①返乡的时候,我的长裤因脱线裂开了,妈妈说:“来,我帮你车一车。”

②我随妈妈走进房间,她把小桌上的红绒布掀开,一台裁缝车赫然呈现在我的眼前,这个景象震慑了我,这不是三十多年前的那台载缝车吗? 怎么现在还在用? 而且看起来像新的一样?

③“妈? 这是从前那一台裁缝车吗? ”

④妈妈说:“当然是从前那一台了。”

⑤妈妈熟练地坐在缝纫机前,把裤脚翻过来,开始专心地车我裂开的裤子,我看着妈妈专注的神情,忍不住摩挲着缝纫机上优美的木质纹理,那个画面突然与时空交叠,回到童年的三合院。

⑥当时,这一台缝纫机摆在老家的东厢房侧门边,门外就是爸爸种的一大片枣子园,妈妈忙过了养猪、耕田、晒谷、洗衣等粗重的工作后,就会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一边监看在果园里玩耍的我们。

⑦善于女红的妈妈,其实没有什么衣料可以做衣服,她做的是把面粉袋、肥料袋车成简单的服装,或者帮我们这一群“像牛一样会武”的孩子补撕破的衫裤,以及把太大的衣服改小,把太小的衣服放大。

⑧妈妈做衣服的工作是至关重大的,使我们虽然生活贫苦,也不至于穿破衣去上学。不车衣服的时候,我们就会抢着在缝纫机上写功课,那是因为孩子太多而来子太少了。抢不到缝纫机的孩子,只好拿一块木板垫膝盖,坐在门槛上写字。

⑨有一次,我和哥哥抢缝纫机,不小心跌倒,撞在缝纫机的铁脚上,在我的耳后留下一条二十几厘米的疤痕,如今还清晰可见。

⑩我喜欢爬上枣子树,回头看妈妈坐在厢房门边车衣服,一边吃着清脆香甜的枣子。那时的妈妈青春正盛,有一种秀气而坚毅的美。由于妈妈在生活中表现的坚强,常使我觉得生活虽然贫乏素朴,心里还是无所畏惧的。

⑪如果是星期天,我们都会赶透早去采枣子,因为清晨刚熟的枣子最是清香,晚一点就被兄弟吃光了。

⑫妈妈是从来没有假日的,但是星期天不必准备中午的便当,她总是透早就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

坐在枣子树上,东边的太阳刚刚出来,寒冬的枣子园也变得暖烘烘的,顺着太阳的光望过去,正好看见妈妈温柔的倒脸,色彩非常印象派,线条却如一座立体派的浮雕。这时我会感到无比的感动,想着要把刚刚采摘的最好吃的枣子献给妈妈。

⑭我跳下枣子树,把口袋里最好吃的枣子拿去给妈妈,她就会停下手边的工作,摸摸我的头说:“真乖。”然后拉开缝纫机右边的抽屉放进枣子,我瞥见抽屉里满满都是枣子,原来,哥哥弟弟早就采枣子献给妈妈了。

⑮这使我在冬日的星期天,总是透早就去采枣子,希望第一个把枣子送给妈妈。有时觉得能坐在枣子树上看妈妈车衣服,生命里就有无边的幸福了。

⑯“车好了,你穿看看。”妈妈的声音使我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妈妈忍不住笑了:“大人了,整天愁呆憨呆。”

⑰我看着妈妈依然温柔的侧脸,头发却都花白了,刚刚那一失神,时光竟匆匆流过三十几年了。


注释:①“透早”是闽南方言,指清晨。②“印象派”指追求光和色彩表现的绘画流派。

选自《新编中学生经典阅读》

【小题1】本文采用了________的记叙顺序,通过作者的“ 失神”主要回忆了两件与母亲有关的往事,是: 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比作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阳光下母亲_________________的样子,表现出我对母亲的________之情。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主旨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中开头写到妈妈的缝纫机,是为了设下悬念,吸引读者,引起下文对三十多年前妈妈用裁缝车陪伴我们度过艰苦童年的温馨回忆。
B.第②自然段中的“震慑”有“震惊”的意思,作者震惊的是三十年过去了,这台缝纫机还像新的一样。
C.童年的我们都“透早就去采枣子”是因为清晨刚熟的枣子最是清香,晚一点就被兄弟吃光了,而且大家都希望自己是第一个把枣子送给妈妈的人,表达出孩子们对母亲浓浓的爱。
D.文章第⑤自然段“那个画面”所指的具体内容是“妈妈忙过了养猪、耕田、晒谷、洗衣等粗重的工作后,就会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一边监看在果园里玩耍的我们。”
【小题4】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文中的妈妈是个怎样的人?
【小题5】作者说“有时觉得能坐在枣子树上看妈妈车衣服,生命里就有无边的幸福了”,你有过类似的体会吗? 请结合自身实践,仿写出你生命中两个类似的幸福镜头。
(1) 有时觉得能坐在枣子树上看妈妈车衣服,生命里就有无边的幸福了。
(2)有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猫(节选)

郑振铎

①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②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③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④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⑥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⑦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⑧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⑨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⑩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选自《郑振铎选集》)

动物的麻烦(节选)

康拉德·劳伦兹

①当我还是个学生时,和父母住在维也纳的一处公寓。我在家里养了一只雌性僧帽猴,她的名字叫格洛丽亚。她住在我书房中一个宽敞的大笼子里。我在家且能够照看她时,就会让她在房间里面自由活动。当我出去的时候,就只好把她锁在笼子里。她一进笼子就百无聊赖,想方设法尽快逃出来。有天晚上,我出去的时间比较长,到家后就去开灯,但房间仍然一片漆黑。可是格洛丽亚咯咯笑了起来,笑声不是从笼子那边传过来的,而是来自窗帘的方向。

②毫无疑问,肯定是她干的好事。我去找了一支蜡烛,点上后回到房间,却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格洛丽亚把笨重的青铜床头灯从底座上插着,没有被拽掉,又把床头灯举到了鱼缸的最高处,并将其当做破城槌,砸开了鱼缸的玻璃盖,床头灯也沉到了水里。电流就这样短路了!下一步,或是早一步,格洛丽亚弄开了我书橱的锁(她能运用如此细小的钥匙真是一项惊人的成就),把施特吕姆佩尔医学教科书的第二卷和第四卷取了出来,拿到鱼缸边上,然后把书撕成碎片后丢到了鱼缸里。书的封面被丢在地板上,里面一页纸都没了。鱼缸里的海葵很郁闷,触须上都是纸屑……

③这些事的有趣之处在于,她会全神贯注于工作中的每个细节:为了她的“试验”,格洛丽亚一定花了不少时间,对于她这样的小动物,独自完成这种成就是值得褒奖的,当然,代价也太昂贵了。

④有一次我沿着多瑙河散步时,听到了一只渡鸦响亮的叫声,我也叫了一声回应它。这时,处在高空的大鸟收起翅膀冲了下来,速度快得让人窒息,我感到一股气流向我涌来,突然它张开了翅膀减速,落在我肩膀上时,轻若鸿毛。这一刻我觉得它所做的一切坏事都得到了补偿,我养的这只渡鸦不知撕坏了多少书、多少次捣毁鸭窝。这种奇妙的感觉,并不会因为重复经历而消失,哪怕天天都这样,我仍然感觉这事很神奇。奥丁的神鸟对于我,就像别人家的猫狗一样,是宠物。我和野生动物之间建立起了真正的友谊,对此我已经习以为常,只有在某些特别的情况下,我才意识到这是多么的独特。……

⑤你能否理解,我所忍受的所有这些麻烦和烦恼,换来的补偿不仅仅是科学成果,还有很多很多?

(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

【小题1】两文都提到了动物惹下的麻烦,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⑴《猫》:______________
⑵《动物的麻烦》:僧帽猴把“我”的房间弄得一片狼藉;
⑶《动物的麻烦》: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品味文中划线句子,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⑴“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请结合文本,发挥想象,用第一人称写出这只猫逃到屋瓦上时的心理活动。
⑵“这种奇妙的感觉,并不会因为重复经历而消失,哪怕天天都这样,我仍然感觉这事很神奇。”句中的加点词“奇妙的感觉”该怎么理解?
【小题3】两文都与动物有关,都描绘了人与动物相处的种种情形,都给我们留下了思考和启迪。为了向同学们推荐阅读相关的名篇佳作,请你参照示例,从下面文章中任选一篇,写一段推荐语。
①《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   ②《猫的故事》(梁实秋)   ③《安恩和奶牛》(约翰尼斯·延森)
【示例】《猫》: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作者记述了自己家三次养猫的经历,以人道主义的情怀,关注身边的小生命,对三只猫得而复失的过程进行了细腻的刻画,尤其是对第三只猫的歉疚之情,更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善于自我反省的精神。
所选篇名《          》推荐语: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张君燕

秋风顿起、气温骤降,走在街上,会有一种进入深冬的感觉。刚回到家,接到老妈打来的电话:“妞儿,我把你去年落在家里的羽绒服整理好了,赶快过来取一下。”“取羽绒服干啥?”“傻闺女,你看天这么冷,你不得穿羽绒服啊?”老妈的话让我不禁咂舌,这天确实是冷可还不至于穿羽绒服呀。可她哪里肯听我的辩解,摆下一句“你不来取,我给你送去”便挂了电话。

②在去老妈家的路上,突然想到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二十来度的天气,一位小美女郊游时却穿着羽绒服,面对好友们不解的目光,小美女幽幽地说,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联想到老妈的行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心头涌上温暖。

③从小到大,每次天气转凉,不管我身上穿着什么,老妈总会跟在后面喋喋不休:“死丫头瞧你穿的那点东西,快去加件衣裳。”那时候年少,一来爱美,二来也真不觉得冷,总是有意无意地和老妈作对,偏偏不肯多穿一件衣服。初中时住校,周末回家,老妈特意交代我多带点衣服,说看天气预报这周要降温。我撇了撇嘴,对老妈的话不以为意。临走时,还悄悄把老妈塞到我包里的毛衣毛裤取了出来。

④没想到,到周三时,天空竟然零星飘起了雪花。阴历十月,谁能想到会下雪呀。只穿一条秋裤的我坐在教室里冻得瑟瑟发抖,我一边不停地搓着手,一边暗骂自己不听老妈的话,活该受罪。课间我一路小跑着去厕所,隐约听到熟悉的叫声,下意识地回头,竟然看到了满身雪花的老妈。“死丫头,跟你说的话偏偏不听,这下冻坏了吧。”老妈嘴上责备着,眼神里却满是关切和疼惜。在寝室里换上棉衣后,浑身一下子暖和起来,这时我才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妈,你怎么来的呀?”老妈一直不会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可是十几里的路呀。“走路呗,又不远,正好锻炼身体。”老妈轻描淡写地回答。看着老妈花白的头发,略显肥胖的身躯,以及因腰病而不利索的双腿,我的鼻子一酸。

⑤如今我已长大成年,老妈却依然时不时地在我身后念叨,提醒我多穿衣服,仿佛我还是那个偏强的不懂事的孩子。那天和同事们闲聊,说起穿衣服的事情,同事们都争先恐后地“控诉”起老妈的“罪行”来。然而,我却分明在同事们的脸上看到了甜蜜,那是一种幸福的炫耀啊。其实,我们都知道,有一种爱,是最深沉最体贴的母爱。

【小题1】选文第①段画线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2】请你阅读③④两段,参照示例,填入表达作者的情感变化的词语。
周末回家,老妈交代我多带点衣服,(       );回到学校,突然下了小雪,(       );课间发现妈妈给我送衣服,(感动);看着妈妈逐渐衰老的样貌,(       )
【小题3】请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句。
①“看着老妈花白的头发,略显肥胖的身躯,以及因腰病而不利索的双腿,我的鼻子一酸,”(描写方法)
②然而,我却分明在同事们的脸上看到了甜蜜,那是一种幸福的炫耀啊。(赏析加点词语)
【小题4】请概括文章中母亲和女儿的人物形象。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