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9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四时俱备
②未复有能其奇者
③月色入
④相与步中庭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3)下面各项中对《答谢中书书》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描写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和动静相衬之美勾画出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山水画卷。
B.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感慨结束。
C.文中的“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的用意在于表明自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山水的妙处,而作者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
D.本文描绘了“山川之美”,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沉醉山水的思想感情,并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仕途不得意之憾。
(4)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写了“_____之美”,乙文描写了“_____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 _____的思想感情;乙文表达了作者 _____的思想感情。
22-23八年级上·河北唐山·期中
知识点:苏轼(1037-1101)山水游记类日常生活类陶弘景(456—536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陋室铭》)

【乙】吾故人黎錞,字希声。治《春秋》有家法,欧阳文忠公喜之。然为人质木迟缓,刘贡父戏之为“黎檬子”,以谓指其德,不知果木中真有是也。一日联骑出,闻市人有唱是果鬻之者,大笑,几落马。今吾谪海南,所居有此,霜实累累。然二君皆入鬼录坐念故友之风味岂复可见!刘固不泯于世者,黎亦能文守道不苟随者也。

(选自苏轼《黎檬子》)


【注释】①黎錞,北宋著名经学家。錞(chún)。②黎檬子,水采名。③鬻(yù):卖。④鬼录:去世。
【小题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斯陋室       不知果木中真有
B.《春秋》有家法       孤岂欲卿经为博士邪
C.何陋       欧阳文忠公喜
D.谓指其德       公亦此自矜
【小题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今吾谪海南,所居有此,霜实累累。
【小题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二处)
然 二 君 皆 入 鬼 录 坐 念 故 友 之 风 味 岂 复 可 见?
【小题4】甲文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5】古人提倡君子之交,结合选文谈谈甲、乙两文作者分别结交了怎样的朋友。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