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性学习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4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的美景会震撼人们的心灵,激发内心的情感。请参与以“爱自然,护自然”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认真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着力提高森林质量,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着力建设国家公园。

材料二   敦煌壁画记载,北周的《福田经变》是一个独特的经变题材,其中包含了倡议人们安设桥梁便利行人、打井使渴乏者得饮、常施医药疗救病人、兴立堂阁、植树造园等社会慈善服务的珍贵画面。这是敦煌壁画中首次出现古人植树。

材料三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临近,武汉学院今年的植树节活动与往年有些不同,参加植树的师生不仅要种树,还要“养树”,种下的树木由种植人领养,学生在校期间要对树木进行维护,毕业了也应每年来“看望”一次自己种植的树木。


(2)品读下面的漫画,根据画面内容,解读其寓意。

21-22七年级·全国·课时练习
知识点:图文转换提炼与概括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材料二】古籍中关于“孝”的论述

①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大意: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除生病不能避免外,不要让父母担忧子女的任何事情。”

②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大意: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人们所说的孝,往往是指能够赡养父母。其实就连狗马之类都能够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恭敬之心,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之类有什么区别呢?

③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万章上》)

大意: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敬的侍奉双亲的。

④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礼记·祭义篇》)

大意:凡是深爱父母的儿女,必定具有温和的气质。有温和的气质,则表现于脸上愉悦表情。既然表情愉悦,则整个人的态度必定委婉柔顺。

⑤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庄子·人间世》)

大意:侍奉自己的亲人,无论在什么地方均可以使亲人感觉安定,是孝顺的最高境界。

【材料三】

中国人民一向视孝为最高美德。嘴里常说的、书上常讲的“三纲五常”,又是什么“三纲六纪”,哪里也不缺少父子这一纲。具体地应该说“父慈子孝”是一个对等的关系。后来不知道是怎么一来,只强调“子孝”,而淡化了“父慈”,甚至变成了“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古书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个人的身体是父母给的,父母如果愿意收回去,也是可以允许的了。在中国流传时间极长而又极广的所谓“教孝”中,还有一些提倡愚孝的故事比如“王祥卧冰”、“割股疗疾”等等都是迷信色彩极浓的故事,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节选自季羡林《谈“孝”》

我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期冀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节选自毕淑敏《孝心无价》

相比于传统的“孝”,“00 后”学生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他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 适度的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根据相关网络资料选编


(1)【材料一】是央视某公益广告的截图,请根据画意为这则公益广告拟一个恰当的标题: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材料二】古籍中关于“孝”的论述,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对于“孝” 的理解,除了“顺从”这一关键词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两个关键词)。
(3)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孝”的理解和实践更趋于理性和多元了,请仔细阅读【材料三】,分别概括季羡林、毕淑敏和“00 后”学生的孝顺观。
季羡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毕淑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 后”学生:_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