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小题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亦(       )       (2)人不知而不(       )
(3)不习乎(       )       (4)博学而(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题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B.可以为/师矣
C.传/不习乎D.择其善者/而从之
【小题4】经过了两千多年,《论语》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谈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章给你的启发。
21-22七年级上·福建南平·期中
知识点:孔子(前551-前479)议论说理类读书学习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       逾:越过B.人不其忧       堪:能忍受
C.三军可帅也       夺:抢夺D.博学而       笃:坚定
【小题2】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人不知不愠,不亦君子乎
A.学时习之,不亦说乎B.学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切问近思,仁在其中矣D.与人期行,相委
【小题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以上节选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惜时等方面。
B.选文第五则写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其中,以学习为乐趣是最高境界。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要善于向周围人学习,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明学习的关键在于他人,只有择其“善”,去其“不善”,才能有所进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乙】

谢仁祖①年八岁,谢豫章将②送客。尔时语已神悟③,自参上流④。诸人咸⑤共叹之,曰:“年少,一坐之颜回。”仁祖曰:“坐无尼父⑥,焉颜回!”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谢仁祖:谢尚,字仁祖,谢豫章的儿子。谢豫章:谢鲲,曾任豫章太守。②将:带领。③神悟:聪明颖悟。④自参上流:自处于上等名流之中。上流,上等。⑤威:全,都。⑥坐,同“座”,在座;尼父(fǔ):孔子,字仲尼,尊称为尼父。
【小题1】请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字形推断法:“斧”,斤字旁和兵器有关,由此推断“斧”是一种兵器。
颜回组词法:目中不至,则是无信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小题3】结合选文,说说孔子为何赏识颜回?
【小题4】八岁的谢仁祖一句“坐无尼父,焉别颜回”语惊四座,请结合“助读资料”分析此篇选入“言语篇”的理由。

助读资料


言语,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为了各种目的而说的佳句名言,多是一两句话,非常简洁,可是一般却说得很得体、巧妙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