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徒(节选)
①屋子里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挂的一顶蚊帐,是唯一的奢侈品。炕边摆着两只铁制的文件箱,一张木制的小方台当作办公的桌子。卫兵向他报告的时候,他正伏在桌子上看电报。
……
②他显然是中国一切人物中最稀罕的一个,他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他的行动完全和学识及信仰相协调。他是一个学者,却转变为造反者。
③他是一个世家子弟,祖父是清代高官,父亲是声望卓著的学者,母亲也非常奇特(她读书很多,实际上还欢喜现代文学)。他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文学天才,所以周恩来似乎是注定了要做一个学者。可是,像他同一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他在民族意识觉醒的大时代中,对于文学的兴趣转变了。经过了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新文化运动开始萌芽而逐渐成长起来,周恩来也就被卷入了摇撼中国的社会革命运动。
④他进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后来升入南开大学。南开是美国教会主持的学校,他在那里学习英文并受到了“自由的”教育。他是全班的高材生,领到过三年的奖学金。不久,日本向中国提出了“二十一条”,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全国爆发起义,产生了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运动,接着是一九二九年的学生运动。周恩来因为是学生领袖,在天津被捕,监禁一年。和他同时被捕入狱的爱国青年很多,其中有一个是天津女子师范的学生,思想激进,她现在是周的妻子和同志。
⑤周恩来被释放以后,到法国去读书。他为战后共产主义所影响,在巴黎帮着组织中国共产主义小组,同时在中国的共产党也成立了,所以他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他在巴黎读了两年书,到英国去了几个月,又回到法国,然后在德国读了二年书。一九二四年,他回到中国,已经是一个著名的革命组织者,他马上到广东去赞助孙中山,那时孙中山正在写中国共产党及苏联合作,准备北伐。
⑥二十六岁的周恩来,成为广州政治生活中的领导人物,他是著名的黄埔军校的秘书;是加伦将军的亲信(那时加伦将军是黄埔军校的首席顾问,现在他是苏联远东红军的总司令)。黄埔的校长蒋介石虽把周视为眼中钉,但因为他在激进的学生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不得不委他做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
⑦当蒋介石实行“清党”时,名单上的第一个就是这个有危险性的青年。蒋介石知道,周恩来固然能够给予他以胜利,却也能够使他失败的啊。于是,周恩来就开始了从国民党势力下逃亡的生活,成为第三次革命——擎起了红旗的革命…——的领袖……
⑧周给我的印象是:具着冷静的、合理的和实际的头脑。最近九年来,国民党的宣传以种种侮蔑中伤加于中国共产党,把他们形容为“无知的强盗”“匪徒”等等,可是,周的温文的谈吐,却和国民党的宣传完全不同。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胡念之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纪实类文学作品阅读任务单阅读方法 | 阅读任务 |
1.梳理书中事实的原因结果、发展脉络。 2.找到作者在文字中传达的言外之意。 3.从书中获得人生启迪,指导自己的成长之路。 | (1)任务一:结合具体内容,说说选文中的周恩来有哪几次反叛的经历。 |
(2)任务二:选文第一段传达出作者怎样的“言外之意”? | |
(3)任务三:除了周恩来,全书还有不少“叛逆”。请从目录(摘选)的划横线处挑选一个“叛徒”,仿照所给示例,谈谈你对这个“叛徒”的理解。 |
(2)选文第一段传达出作者怎样的“言外之意”?
(3)除了周恩来,全书还有不少“叛逆”。回忆原著,回忆书中类似的“叛徒”,谈谈你对这个“叛徒”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