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0.65 引用1 组卷343
阅读两篇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苦学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曾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粥不继。日晷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日晷,太阳偏西。
【小题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日晷            至终        蒙乃就学
B.异二者之为     夜昏怠        智者千虑,有一失
C.进亦忧            日更定        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D.不物喜            水沃面        蒙辞军中多务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然则何时而乐耶?
翻译:(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理解:“古仁人”们在朝廷为官为百姓而忧,远离朝政则为君而忧,故而无论进退都在忧虑。
【乙】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只有很少的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
理解:作者通过一句感慨万千的话语,表达了对古代那些具有高尚道德之士的向往和敬慕。
【丙】慨然有志于天下。
翻译:情绪激昂地树立起了治理天下的雄心壮志。
理解:范仲淹因为刻苦读书,精通了六部经典著作的要意,所以自恃才高,觉得只有自己才能治理天下。
【小题3】根据两篇短文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的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选自范公偁《过庭录》)

材料二:少嗜酒,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欲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选自《宋史·岳飞传》)


(1)滕子京因遭受贬谪而“愤郁颇见辞色”,故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目的之一是“”(填写材料一中的一个两字词语)。《岳阳楼记》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从侧面反映滕子京虽遭贬谪,却积极为民谋利,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他是一个能做到“”的人。(填写《岳阳楼记》选段中的一个四字短语)
(2)《岳阳楼记》是一篇融写景、抒情和议论为一体的记叙文,材料二的《岳飞传》则是一篇人物传记,文体不同,但两文都表现出的家国情怀(用自己的话作答,限4字以内)。
21-22九年级上·北京海淀·阶段练习
知识点:范仲淹(989-1052)人物传记类议论说理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