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5

这不正是我吗

刘继荣

(1)周末中午,我在家翻看一个男孩的微博日记,他这样描述妈妈:

(2)我妈,对待外人,拥有两百岁的淡定和宽容,永远温良谦让,不争不怒,像植物吐露芬芳,不倦不休。她温柔地对待整个世界。

(3)还是我妈,在家里,十二岁的头脑,三乘三亿吨的负能量。抱怨,抱怨,抱怨……物价、交通、天气、她的工作以及我忽上忽下的成绩,都能让妈妈抱怨不休。真想帮助她长大,真想告诉她:在家里,妈妈就是我的整个世界。

(4)我喝一声彩:“好文笔!”大脑一转,心里忽然咯噔一下:“这,这,写的不正是我吗?难道是我儿子?”我拍了一下桌子,继续翻阅微博内容,从中寻找蛛丝马迹。有了!初三年级,双子座,爱篮球,爱“火影”,爱网游,恨早起,恨理发,恨葱姜蒜。

(5)果然,证据确凿,真是那个无法无天的坏小子!我拍案而起,想大喝一声,把他押过来,打他,骂他,然后罚他背诵七千遍忠孝礼义。

(6)可是,慢着!难道我不是那样的人吗?假如说真话的孩子都该被打手心,那么十年后,社会上将挤满说假话的大人!

(7)我头痛欲裂,喝口水,命令自己平静下来,闭上眼,细细反思。

(8)儿子微博上所写,俱是事实,并无夸大。我在外刻意做人,努力维持好人形象,但在家人面前,焦躁任性,不懂得控制情绪,还美其名曰真性情……越想,我的脸和耳朵越烫。

(9)我用手撑住头,嘟嘟囔囔:“原来,我这么糟糕!”老公长年在外工作,我释放的情绪阴霾,笼罩了儿子十多年。

(10)我像一个行车中的司机,带着孩子,轰隆隆开过漫漫长途之后,忽然发现方向出现偏差,非修正不可。虽然改变自己痛过剥皮,可也不能耍赖放刁,一生就这样错下去。

(11)我停止了在家里的抱怨。怨了那么些年,也没怨出花来。可一停下,就觉得胸口像被黑色淤泥塞满,马上就要爆炸开“花”。我忍完又忍,觉得耐心就剩一格,在家里还好,在外边的好人形象快要维持不下去了。

(12)最奇怪的是,那个微博居然停止更新了。我期盼儿子会在那里表扬我,给我喊声加油。可他竟一言不发。不管了,就算没有掌声,我也要拼命跑,非得跑过旧我,才能赢得新我。

(13)这一周,老好人终于爆发了。当邻居习惯性占我的车位时,我放弃隐忍,直接上楼拍门,请他把车停好。办公室的那位男同事,照例把原本两个人合作的工作推给我。我一反常态,据理力争,弄得他瞠目结舌,只好悻悻接下自己那份工作。周末,那位远房表妹又来推销某种三无保健品,我不再敷衍地掏钱,而是明确表态:先前买的都扔了,以后不要再骚扰我。

(14)儿子冲我竖起大拇指:“妈妈好帅!你从前只敢在家里抱怨啊!”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才有勇气说:“对不起,以前是我错了……”

(15)从前的我,在外面一味地逃避矛盾,只图与他人和气,却将怨气释放在家中,伤害到小小屋檐下最亲近的人。

(16)说到底,这些年来我一直未学会与人相处,内心深处仍是一个孱弱的小女孩。如果不是被儿子的微博提醒,我可能还在拒绝成长。

(17)儿子却一口咬定,他根本没有什么微博。我愣了一下,忽然想到:哄着孩子说出真相,然后再秋后算账几十遍,这也是我昔日状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此时才领略到:种下兰花,收获幽香;种下荆棘,收获阴影。

(18)我要退后一步,才能渐渐看清自己。我愿意一直努力,直到拔出孩子心里的刺,让他看见并感受到我全部的诚意。

(19)电脑中毒,儿子成绩退步,工作出现瓶颈……但我不再像冲动的孩子般在家中捶胸顿足,气到眼泪乱飞。这些都是生活常态,有什么好怨的呢?我过去的口头禅是:烦死了,气死了,讨厌死了……其实,人哪有那么容易死?我无限放大了生活中的小烦恼,令自己焦躁不安,也令孩子郁闷不堪,整个家都雾霭重重。

(20)现在,如果朋友打电话来诉苦,只要超过十分钟,我立即劝阻,不像从前,耐心倾听到手机没电,还负责陪同哀怨叹息甚至落泪。我不让坏情绪影响别人,也不想被别人的坏情绪感染。我们都是大人了,没有理由赖在烦恼里不出来。

(21)生日那天,儿子为我订了蛋糕。点燃蜡烛后,他拍拍我的肩:“祝贺妈妈长大了,不再像个天天噘着嘴生气的小女孩,太吓人。”我看着他的眼睛说:“对不起,我过去做得那么坏,谢谢你用微博帮助我……”他笑嘻嘻地回答:“我没有微博!”哼哼,还是不信任我!看来,我还要加油。

(22)如今,我跟邻居与同事的关系还是挺融洽的,表妹也还上门,只是不再缠着我买保健品了。从前,我微笑恒久,腹诽不断,只能对着儿子发火抱怨。现在大家坦诚相处,彼此谦让,倒比从前愉快轻松。

(23)那天快下班时,我身旁的女同事忽然大惊小怪:“哎呀,你快来看,这微博一定是我儿子写的,看我不揍扁他才怪……”我俯身看过去,不禁掩住嘴:这不就是我以为是我儿子写的那个微博吗!

(24)同事激动地用手指点着屏幕:“爱篮球,爱网游……恨理发……你看你看,不是他是谁?”我忽然意识到:这是中学男生的普遍特征啊!也许,真的不是我儿子。可见我们这些妈妈,说话行事大同小异,连犯的错也雷同,所以才会一见惊心,对号入座。

(25)我按住怒气冲冲的同事,讲了我这些日子的经历。她坐下来若有所思,不再喊着要打要杀。我想:可能,又有一片天空要变蓝了。

(26)春节时,那个微博终于更新了。博主贴出近照:利落的短发,端正的眉眼,是个挺可爱的男孩。不是我儿子,也不是同事的儿子。

(27)真感激这个陌生男孩,他犀利诚实的文字,如大风清扬、急雨骤降,驱浓雾、洗尘霾,令我看到最坏的自己,也让我奋力拔足,向着最好的自己进发。

(28)只是,他的妈妈改变了吗?我给他留言:

(29)亲爱的小孩,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选自《读者》

【小题1】联系课文,以“我”为描述对象,完成填空。
(1)发现被讽,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痛改前非
(3)坦诚相处,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奋力拔足
【小题2】本文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一例,作简要分析。
【小题3】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果然,证据确凿,真是那个无法无天的坏小子!
(2)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我像一个行车中的司机,带着孩子,轰隆隆开过漫漫长途之后,忽然发现方向出现偏差,非修正不可。
【小题4】“这不正是我吗”是一个怎样的“我”?以此为标题有什么妙处?
2021·广东惠州·三模
知识点: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力车夫

①结识他,是种偶然。

②应故友盛情相邀,我们夫妻俩去浙江乌镇、南浔游玩了两天。江南水乡的风韵如诗画般令人沉醉。但此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位至今仍让我难忘、感动的三轮车夫。

③那日抵达南浔时已下午五点,匆匆在宾馆安顿好后,我们便急不可耐地外出欣赏黄昏时分古镇的别样神韵。初次去南浔,人生地不熟,且天色已晚,不知景点怎么走,就在疑惑犹豫间,突然瞥见在宾馆大门外,停有几辆人力三轮车在候客,于是,我们跨上了其中一辆半旧不新的三轮车,因而有幸结识了这位敦厚的车夫。

④甫坐上车,他便主动热情地向我们推介两条游览路径,一声亲切的“坐稳了哦”,给人细微体贴的感受,直觉得心里暖暖的。人力车一会儿在用石板铺就的巷子里晃悠,一会儿环绕着幽静的河浜穿梭,偶尔还到罕见的廊檐下穿越,轻微地颠簸摇晃着缓慢前行,我们坐在车上却感到特别舒坦安稳。此刻的南浔,祥和而宁谧。他一边使劲蹬着车,一边不停地为我们讲解着。

⑤游览了一圈,他把我们拉回宾馆。正欲下车时,一句“下车请当心,请拿好你的物品”,让人倍感殷切与关怀。当问及给多少车费时,他竟痛快而满不在乎地回道,随便你给吧。这使我十分不解——靠苦力谋生养家,却如此轻视钱财,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啊。怀着半是好感半是好奇的心情,我与他相约次日清晨六时再去晨游,细细赏景。

⑥第二天清晨,醒来时天已彻亮,急忙洗漱一番,疾步来到宾馆大门前。我抬腕看了一下表,离约定的钟点还差五分钟,这时他已慢悠悠地蹬着车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⑦坐上车,按我们的意愿先朝农贸市场进发。临近周边,众多摊贩已在摆摊设点,销售各种当地特产和时令果蔬。他招呼我们下来后,便知趣地将车停在一旁静候。

⑧走出不远,我回眸张望,只见他人骑在车上,车把上挂着条擦汗用的海蓝色毛巾,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在专注地阅读。此后,我发现,只要有片刻工夫,他都充分利用起来,将随身携带的书拿出来读上一会儿。后来,他悄悄地告诉我,他心中有个梦想,就是想要学会英语,以更好地为海外游客服务。闻听此言,我惊讶得直视着他。无论他的想法是否切合实际,也不管他何时能够学成,至少,他那种不甘落后的上进心是真的让我尊敬和感动的。这是否该让那些时间充裕、置身优越环境却不思进取的人汗颜?他还坦诚而自信地告诉我,年底打算去考导游员。

⑨这一路,他轻快地踩着车,并借景发挥,侃侃道来。我们静心听他讲解,仔细观赏沿途的古宅老店。走走停停中,我们相继来到了石拱桥和古戏台,停车上前细察、摄影,不禁被古人的精妙匠心所折服。整个游览过程中,他不仅机灵卖力地蹬车,还热情讲述相关逸闻趣事或历史掌故,劝说难得来一次的我们多看看,却全然忘记了自己用来挣钱的宝贵时间。难怪他的同行和老乡有些羡慕并略带妒忌地对我说,他的生意可是全南浔人力车里最好的。

⑩其实,一个人,如果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到出彩,把卑微的活儿干到极致,就十分了不起,真的不平凡了。他,姓李名贺军,52岁,是一位来自安徽阜阳质朴憨厚的进城务工者。

【小题1】文中开头写道:“但此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位至今仍让我难忘、感动的三轮车夫。”这位三轮车夫使“我”难忘和感动的原因。
【小题2】任选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人力车一会儿在用石板铺就的巷子里晃悠,一会儿环绕着幽静的河浜穿梭,偶尔还到罕见的廊檐下穿越,轻微地颠簸摇晃着缓慢前行,我们坐在车上却感到特别舒坦安稳。
【小题3】结尾交代了人力车夫的姓名、年龄和籍贯,这一交代是否有必要?为什么?
【小题4】本文和杨绛《老王》一文的写作对象都是人力车夫。这两位人力车夫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具有相同的性格特征。试说说两人身上有哪些相同的性格特征。
阅读《女娲造人》,完成问题。
ㅤㅤ①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无论怎么说吧
ㅤㅤ②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作女娲。据说,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zhēn)的原野上,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
ㅤㅤ③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呢?
ㅤㅤ④走啊走啊,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加入世间呢?
ㅤㅤ⑤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揉着,揉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ㅤㅤ⑥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并且开口就喊:
ㅤㅤ⑦妈妈!
ㅤㅤ⑧接着就是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ㅤㅤ⑨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
ㅤㅤ⑩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
ㅤㅤ⑪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看起来便似乎有一种非凡的气概。
ㅤㅤ⑫女娲对于她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动手,使她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
ㅤㅤ⑬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ㅤㅤ⑭她一心想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干了许久,而她已经疲惫不堪了。
ㅤㅤ⑮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根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模一样。妈妈,妈妈的喊声
ㅤㅤ⑯用这种方法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的人类出现,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ㅤㅤ⑰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类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未免太麻烦了。怎样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可是一个难题。
ㅤㅤ⑱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几分为男人和女人,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担负起养育的责任。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
(1)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呢?”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结合全文,说说女娲是一个什么样的神?
(4)文章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请你找出一处相关语句并加以分析。
阅读《我的叔叔于勒》节选,完成后面小题

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

父亲赶紧走去。我这次可跟着他走了,心里异常紧张。父亲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一面恭维,一面打听有关他职业上的事情,例如哲尔赛是否重要,有何出产,人口多少,风俗习惯怎么样,土地性质怎么样等等,后来谈到我们搭乘的这只“特快号”,随即谈到全船的船员。最后我父亲终于说:"您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您知道点儿这个家伙的底细吗?"

船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谈话,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很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小题1】简要概括以上选文的故事情节。
【小题2】文中写父亲与船长之间的对话有何作用?
【小题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写出人物心理变化的?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小题4】简要说说“我”(若瑟夫)在文中起何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